振興發現金OR五倍券好?五倍券如何「完勝」發現金 一張圖告訴你

我們想讓你知道…民間消費增加一元,代表商家收入也會增加一元。商家要從這一元拿出一定的比例,支付額外的營業費用。這代表其他商家的收入也會增加,他們也要拿出一定比例支付額外的費用⋯⋯。這個連鎖反應會倍數擴大總消費金額。

● 翁達瑞/美國大學教授

行政院拍板定案,民眾不用支付一千元,政府直接發放五千元代券,振興遭受疫情影響的經濟。這是新冠肺炎爆開後蔡政府第二次發行振興券。

執政黨兩次發行振興券,在野黨只會找碴扯後腿,用的還是不符經濟學理的說詞。最混淆視聽的說法,就是「直接發現金,不要振興券」。

只要花十分鐘閱讀這篇貼文,你就可以一次看懂「現金」與「代券」的差別。

紓困,振興,五倍券,新冠肺炎,乘數效應,邊際消費,代券,現金

疫情管制期間,民間消費減少,影響百業收入。在疫情管制降級後,政府可發放現金或代券,刺激民間消費,達到振興經濟的效果。這個政策背後有兩大經濟理論:

一、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指的是民間消費每增加一元累積的總消費倍數。

民間消費增加一元,代表商家收入也會增加一元。商家要從這一元拿出一定的比例,支付額外的營業費用。這代表其他商家的收入也會增加,他們也要拿出一定比例支付額外的費用⋯⋯。這個連鎖反應會倍數擴大總消費金額。

乘數效應可以用等比數列計算。以這次振興券五千元的金額為例,若商家的成本是收入的八成,最後會有五倍的乘數效應,也就是五千元的原始消費可創造兩萬五千元的總消費:

總消費金額 = 5000 +5000(0.8)+ 5000(0.8)(0.8)+ 5000(0.8)(0.8)(0.8)……… = 25000

二、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指的是可支配所得每增加一百元的消費比例。

政府發放五千元的振興券,表示民眾的可支配所得增加五千元。問題是每個人的消費傾向不同。有人會把五千元全部花掉,也有人會把五千元全部儲蓄起來。多數人會介於這兩個極端之間。

民眾的邊際消費傾向越高,當然振興經濟的效果就越好。政府發放現金或代券,會影響民眾的邊際消費傾向。附圖一就是兩者的比較。

紓困,振興,五倍券,新冠肺炎,乘數效應,邊際消費,代券,現金

▲圖一:現金與代券比較。(圖/作者提供)

*窖藏儲蓄:政府發放的現金,部份民眾可選擇窖藏或儲蓄,削弱刺激消費與振興經濟的效果。代券沒有孳息,只能用來消費,振興經濟的效果百分之百。

*延遲消費:現金沒時效性,民眾可選擇在未來消費,沒有立即振興經濟的效果。代券過期就不能使用,可解決眼前消費不振的問題。

*境外消費:透過網路交易或銀行匯兌,現金可以在境外消費,振興的是他國的經濟。代券只能在國內使用,振興的是台灣的經濟。

*其他支出:現金的購買力未受限制,民眾可用在沒有振興經濟的支出。政府在發行代券時,可限定用途確保振興經濟的效果。

紓困,振興,五倍券,新冠肺炎,乘數效應,邊際消費,代券,現金

▲作者認為,以刺激消費與振興經濟的效果來說,振興券完勝現金,但仍多了額外的印刷與兌換成本。(圖/路透社)

就刺激消費與振興經濟的效果而言,上述的比較顯示「代券」完勝「現金」。代券不如現金之處,就是額外的印刷與兌換成本。

台灣有2,300萬人口,每人發放5,000元的代券,若消費的乘數效應是五倍,最後的總消費金額是五千七百五十億元。這個龐大的消費金額,對台灣經濟會有強大的振興效果,不容在野黨抹黑。

你給我十分鐘,我讓你看懂振興券。看懂了振興券之後,你就不會跟著在野黨起哄,唱衰執政黨的振興券。

熱門點閱》

► 林忠正/基於國家利益 美國能不協助台灣抗中?

► 鍾文榮/沒了中元節商機 超級市場與零售量販業還「兩枝獨秀」?

► 軍事家/絆索部隊的實踐 駐台美軍重現?

► 嚴震生/奧運團結台灣、分裂美國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臉書原標題為「十分鐘看懂振興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翁達瑞專欄

翁達瑞專欄 翁達瑞

成長於南台灣,無心插柳進入北美學界,曾任教多所大學。晉升終身職正教授後,開始撰寫政治評論,用理性呵護故鄉的民主與獨立。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