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趙少康的爆料,使得岳飛這歷史人物成為台灣政壇焦點。(示意圖/達志影像)
● 藍弋丰/專欄作家、台大醫學系畢業
過去常被稱黨政媒「三棲」、黨籍也在國民黨、新黨、無黨籍中三棲的趙少康,不知有沒有經過郭台銘同意,就爆料其家人隱私,在社群網路平台公開說:郭台銘告訴他「女兒不知道岳飛是誰」。
趙少康大肆借題發揮,說這都是因為歷史課本「去中國化」,以後學生都不知道「宋朝岳飛熱血的報國故事」,不過翻開目前的國中歷史課本,明明就有岳飛,所以趙少康當場遭網路酸民批評不念書就亂講話。
趙少康從岳飛學到什麼?
說起來,不知趙少康從岳飛的故事學到了什麼?話說29年前,趙少康應該向黨國盡忠報國,可是當中國國民黨發了一道不提名給他,趙少康並不是像岳飛一樣解除兵權回去受審,而是立刻造反,脫黨成為無黨籍,一舉奪下23.5萬票,颳起「趙少康旋風」,隨後馬上以無黨籍身分,指使還在國民黨內的其他「新國民黨連線」成員,全體脫離中國國民黨,組成新黨。
好吧!或許趙少康認為國民黨已經不值得他效忠,他的新黨才是真正的黨國,但是,趙少康總應該向自己親手組成、裡面每位支持者都是跟他一樣,認為國民黨「被李登輝佔據」,因而追隨趙少康,希望像他的名字一樣「少康中興」的新黨效忠了吧?豈料2002年趙少康又拋棄新黨,再度成為無黨籍,如今,新黨還在,趙少康又恬然回到國民黨了。
▲作者質疑,趙少康熟讀岳飛熱血的報國故事,難道是發現黨國風向不對就立即造反?(圖/翻攝趙少康臉書)
所以,趙少康熟讀岳飛熱血的報國故事,所學到的,就是黨國風向不對立刻造反,黨國情況不妙馬上開溜?或許這樣也沒錯,畢竟誰想像岳飛一樣白白送命呢?
但是,如果想學習這樣的賽局智慧,那別再講岳飛了,先知道凱撒如何?
話說岳飛接到十二道金牌,凱撒則是在政敵龐培的陰謀下,接到命令自高盧帶兵返回羅馬,當時羅馬共和有一道不可觸犯的規矩:任何將領不能帶兵越過盧比孔河,只能把部隊留在河對面,自己渡河。龐培又笨又壞的認為:凱撒按照規矩只能把部隊留下,孤身進入羅馬,沒有部隊單獨一人的凱撒很好對付,如此就能輕易了結他。
凱撒留下的「賽局智慧」
凱撒當然不是笨蛋,他在盧比孔河畔,對此情勢長嘆:若是帶兵渡過了盧比孔河,打破了這文明的規矩,以後勢必進入武力決定一切的時代,那麼,將是人類的悲劇;可是,若是不帶兵渡過盧比孔河,那麼,凱撒面臨的,將是自身的毀滅。
▲頭戴月桂冠凱撒雕像,羅浮宮藏。(圖/維基百科)
面對這樣的一個歷史難題,凱撒才不考慮什麼盡忠報國或人類文明,就算人類文明因此毀滅,要負責任的也是先想出這餿主意的龐培,他連一秒的猶豫都沒有,就立刻帶兵過河,這時他拋下一句名言「骰子已擲(ālea iacta est )」意思就是覆水難收、木已成舟、事已至此,無可挽回。
凱撒殺進羅馬,出乎龐培意料,他毫無準備,只能倉皇出逃,龐培與元老院的陰謀,連同羅馬共和的未來,一同灰飛煙滅,羅馬無可避免的往帝國時代而去。
至今,「渡過盧比孔河」也好,「骰子已擲」也好,都是歐美國際與國內政治與社會上經常使用的一句話,至於國際政治,即使是亞洲國家或中國與台灣,引用岳飛十二道金牌故事的,幾乎是沒有。
▲「渡過盧比孔河」(英語:Crossing the Rubicon)已成一句很流行的成語,意為「破釜沉舟」。(圖/讀書共和國)
凱撒之後,歐洲歷史上就比較少有人敢用龐培這種卑鄙的陰謀來對付有實力的人了,因為想這樣做的人,只要夠聰明,夠有歷史素養,都會先想到凱撒毫不猶豫的渡過盧比孔河,所以歐洲歷史上的「岳飛」就減少了(雖然也不是完全沒有)。
凱撒留下了一個賽局範例,讓日後有實力的人,比較容易得到應有的尊重,而不是輕易遭呼來喚去甚至慘遭殺害。
論歷史素養,凱撒可是比岳飛重要多了,到國際上,成天也要講到凱撒,不論是用到其名諱的「凱撒的歸凱撒」,還是他的名言「我來我見我征服」,就算只是普通觀光旅遊,遍地都是以凱撒為名的人事物,看電影裡頭也是到處凱撒,例如「猩球崛起」的主角猩猩就名為凱撒。
比愛國故事更重要的戰略討論
岳飛可遠遠不如了,雖然金庸小說中很好心的創造出「武穆遺書」,但是金庸讀者對岳飛的印象,恐怕遠少於張三丰。
事實上,岳飛個人的故事,就歷史教育來說,也實在太過微觀,若要教宋朝歷史,最重要的應該是:北宋在遼、宋、夏的賽局中,應該選擇聯夏制遼,卻反而跟西夏開戰,勞民傷財導致國力嚴重受損;接下來當金快速崛起,顯然實力已經勝過遼的時候,北宋在金遼宋的賽局中,應該選擇及早聯遼制金,卻反而選擇聯金滅遼,其結果是金滅遼之後立即攻打北宋,才造成靖康之禍,宋室南遷,也才有岳飛的抗金。
當北宋已經受過這樣的教訓,到南宋時遇到蒙古崛起,實力又勝過金的時候,應該選擇及早聯金制蒙,但是南宋再度選擇聯蒙滅金,結果就是重蹈覆轍,金滅亡之後蒙古立即揮軍伐宋,最終葬送了南宋。在人類歷史上,如此違背賽局常識,在賽局選擇中一再犯錯,終於滅亡的地區主要國家,宋實在是一個極為鮮明的案例。
▲岳飛背上刺「精忠報國」。(圖/翻攝網路)
討論岳飛的北伐,也不應該執著十二道金牌,或是岳飛干預立太子,還是秦檜其實是聽皇上命令等等枝節問題,應檢視戰略上,岳飛孤軍深入,自以為打下開封就能恢復全部國土,然而當時華北已經殘破不堪,要如何維持後勤?就算不被召回,也只能落得繞幾圈後就得回兵的結果,參考魏晉南北朝時代劉裕的北伐,結果恐怕相差無幾。
這樣的賽局討論、戰略討論,才是對學生有益,對國家社會有益的歷史教育,而不是什麼「熱血的報國故事」,這種演義性質故事留給喜愛歷史或歷史劇的人討論就好了,郭台銘的女兒不需要一定得知道,一般人家的兒女,也不需要一定得知道。
若真的要非得要知道歷史人物生平故事,才覺得有歷史素養的話,那還是先從凱撒開始吧!
熱門點閱》
► 亓樂義/先有積極反制才有「戰力保存」 漢光演習需要突破!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至今,「渡過盧比孔河」也好,「骰子已擲」也好,都是歐美國際與國內政治與社會上經常使用的一句話,至於國際政治,即使是亞洲國家或中國與台灣,引用岳飛十二道金牌故事的,幾乎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