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德/新加坡、英國政府主動出擊 推動國家金融科技能力發展

我們想讓你知道…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大力培育科技轉型所需的技能;英國的政治與整體局勢則提高了金融科技業的重要性,使市場更快提出解決方案。

COVID-19,地緣政治,ESG,Gartner,PayNow,FAST,SGFinDex,金融,科技,S&P Global

▲2021年對銀行管理來說,是充滿各種挑戰的一年。(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 孫維德(David Stinson)/台灣金融研訓院特聘外籍研究員

由於COVID-19疫情、混沌未明的地緣政治,以及世界各地提高ESG的趨勢,2021年對銀行管理來說,是充滿各種挑戰的一年,但另一方面,新科技的發展也創造了能夠獲利的新方法、釋出更多人力,還能讓金融業改善民眾心目中的形象。

市場研究公司顧能(Gartner)在《2021年最重要的金融趨勢與優先事項》(Top Finance Trends and Priorities for 2021)中,調查了300位企業財務長與財務高層,整理出當代必備的5項數位金融技能:科技與自動化、企業流程管理、資料素養、高階分析方法、業務合作與協作。

同時也列出另外5項有助於數位化,或者可以解決宏觀問題的能力:科技素養、數位翻譯(科技傳播力)、數位化學習與發展、數位偏誤管理、數位企圖心(早期採用新科技的心態)。

這份清單讓我們清楚看見新興金融科技將帶來哪些變化,其中有一些變化是以新科技為基礎提高效率的方式;另一些重點則是提供更好的服務,以及附加更多價值。

而在報告所列出的技能中,有一些著重於改善企業內部,有些則用來面對整體金融環境,而且更常觸及演算法對於社會與監理的影響。

新加坡金管局投入5,000萬新幣養才

可惜的是,雖然新科技對成長很重要,大部分的金融高層卻都不具備相關技能。管理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報告顯示,有科技業背景的銀行董事非常少,2015年只有6%,目前則為10%。這很可能會帶來各種困境,除了整體戰略上的錯誤之外,也可能在選擇供應商和系統這些執行細節上失誤。

該報告指出,英國在這方面表現較佳,26%的董事有科技背景。另外,該報告沒有點名的新加坡,同樣也領先其他國家。

這兩個國家至今為止的成果,都跟政府主動出擊有關。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大力培育科技轉型所需的技能;英國的政治與整體局勢則提高了金融科技業的重要性,使市場更快提出解決方案。雖然兩國的狀況差很多,卻都提醒我們,如果要提升業界的科技技能,就需要更宏觀的視角。

COVID-19,地緣政治,ESG,Gartner,PayNow,FAST,SGFinDex,金融,科技,S&P Global

▲Pay Now是新加坡使用的線上轉帳與支付系統。(圖/翻攝自The Association of Banks in Singapore)

新加坡金管局與新加坡銀行業暨金融學院(IBF,相當於台灣金融研訓院的機構)最近共同舉辦了「培育新林地」線上系列研討會,金管局局長孟文能(Ravi Menon)在會議上說,「想像一下,如果沒有PayNow跟FAST,去年的『系統大停擺』會變成怎樣?」Pay Now跟FAST都是新加坡使用的線上轉帳與支付系統。

孟文能在會議中以SGFinDex為例,這是一家開放銀行推出的個人理財應用程式,應用程式的介面很直觀,乍看之下,開發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實同時涉及產品管理、業務分析、系統架構規劃、程式介面設計、使用者介面與體驗設計、軟體開發、產品支援、資料分析,每一項都是專業。「光是開發和管理這一項產品,就需要一大堆技術人才。」

COVID-19,地緣政治,ESG,Gartner,PayNow,FAST,SGFinDex,金融,科技,S&P Global

▲SGFinDex如何運作。(圖/翻攝自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金管局一邊持續關注整體局勢,一邊主動出擊,確保新加坡金融人才跟上世界脈動。他們推出的金融培訓計畫(Financial Training Scheme)和國際銀行標準培訓計畫(IBF-Standards Training Scheme)都補貼「未來所需」的「深度科技」(Deep-Tech)課程的所需費用。

其中許多實作課程的重點並不放在特定的科技或商業模型,而是著重於培養Agile和Scrum這類敏捷開發思維。

這些專案希望利用2020和2021年疫情造成的空窗期間,讓銀行業獲得未來所需的關鍵技能。新加坡金管局在金融培訓計畫上投入9,000萬新幣(相當於18億元新台幣)。而且無論是金融培訓計畫,還是國際銀行標準培訓計畫,都將年長與資深的銀行業人員包含在內,40歲以上的新加坡公民獲得的補貼高達年輕人的90%。

此外,新加坡金管局也知道,未來除了需要熟悉科技,還需要在其他國家生活和工作的經驗。所以它推出金融助理管理計畫(Finance Associate Management Scheme),每個月最多補助金融機構5,000新幣,鼓勵他們把有潛力的年輕人送往國外輪調。

英國為金融科技人才設置新簽證

地球另一頭的英國,也正在試圖利用金融科技來維持金融業的競爭力。該國的傳統金融服務因為脫歐而深受威脅,之前倫敦因為同等監理標準而成為很有吸引力的金融中心,但脫歐之後,這項優勢如今已經不再;而之前一度想要讓金融業能夠毫無阻力地橫跨英吉利海峽的「牌照通行證」(Passporting)計畫,最後也宣告失敗,金融服務業只好「無協議」脫歐。

如今的英國金融業正在和歐陸的同行公開搶生意,其中一項戰略重點就是提高既有的科技優勢。其實,英國最初脫歐的動機之一,就是想脫離歐盟綁手綁腳的投資環境,例如歐盟對於虛擬貨幣匿名性的保守觀點,就讓區塊鏈的支持者覺得處處受困,他們希望英國可以走上另一條路,成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心。

倫敦的開源DeFi協議公司Aave執行長Stani Kulechov表示,「雖然英國脫歐給金融業帶來了許多風險,但這類風險虛擬貨幣和DeFi圈經常都在處理。金融科技人士和政府決策者也可以藉著脫歐的機會,把英國打造成一個更有利於新創的環境,成為DeFi與數位資產的領導者。」標普全球(S&P Global)也引述了這段話。

COVID-19,地緣政治,ESG,Gartner,PayNow,FAST,SGFinDex,金融,科技,S&P Global

▲英國財長蘇納克(Rishi Sunak)有意為金融科技人才設立一道新的簽證系統。(圖/路透)

英國之前的環境很適合發展金融科技,它的開放銀行走得很前面,歐洲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金融科技新創企業有44%都把總部設在英國,而在英國脫歐以及面臨COVID-19危機的重創之後,英國也把金融科技當成一條出路。

廣受引用的《Kalifa英國金融科技評論》(Kalifa Review of UK Fintech)指出,「在COVID-19期間,有70萬年輕人離開學校,進入極為艱困的就業市場。充滿活力且不斷成長的金融科技,可以為這些年輕人提供就業機會。」

這份與倫敦市聯合發布的評論,還指出金融科技引發了一道新的簽證潮流,金融科技界的勞動力目前已經有42%是外國人。報告發布後不久,英國財政部長瑞斯・蘇納克(Rishi Sunak)也宣布要為金融科技人才設立一道新的簽證系統,將於2022年3月啟用。

有鑑於歐洲人士在英國脫歐之後更難移民至英國,這項政策顯然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此外,這份報告也提出了一些教育培訓的看法,它建議投資平價教育課程,並提供工作實習與高等教育進修的機會,尤其是中小型金融科技業最為適用。

讓人才具備彈性

當然,產業環境橫跨的領域越多,進修技能的空間就越大。即使不仰賴其他行業,沒有深入研究未來,銀行業還是可以用其他方式跟上潮流。新加坡金管局的孟文能建議,銀行可以聘用理工科和科技領域的畢業生與中階專業人才。顧能公司也說,金融業在規劃人才庫的時候不要預想太遠,反而應該強調人才的整體能力與靈活性。

尤其在地緣政治詭譎未明的時代,這一點最為重要。如今很難預測5年之後的監理方向會如何改變,所以能夠系統性地思考問題,把解決方案套用在自動化系統中,反而才是成敗關鍵。有這個能力的人才,很多都位於傳統科技業或科系。(譯者為劉維人)

熱門點閱》

►唐雲明/城中城大火釀嚴重傷亡 四管齊下補強「防火管理」

►李沃牆/國內外通膨壓力增 振興五倍券恐推波助瀾

►鍾文榮/主計長 如何用200元五倍券買十碗蚵仔麵線?

►向網路巨擘收費》陳清河/內容市場交易複雜 平台「限制競爭行為」認定成難題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台灣銀行家》。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