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哲銘/台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醫務管理學系教授
台灣自今年五月開始爆發新冠肺炎的社區流行,經過全國上下同心協力防疫,十月以來,本土感染又呈現「清零」(COVID zero)的狀態,近期新增個案都是境外移入。隨著疫情趨緩,政府端出振興內需的方案,但是春節年假將至,邊境管制的措施是否要放鬆也逐漸浮上檯面。
盼經濟恢復 各國倡議「與疫共存」解邊境
新冠肺炎已經肆虐全球兩年,因為有了疫苗跟治療藥物,各國期盼經濟活動恢復正常,開始倡議「與新冠肺炎共存」(living with COVID)解封邊境,根據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團隊的整理,只要持有PCR陰性報告、完整接種疫苗的紀錄,入境後不需隔離的國家有英國、歐盟、加拿大、新加坡、帛琉、菲律賓及泰國等。
國內各界也關注邊境管制何時鬆綁?民眾黨立委質詢因應疫情緩解,有各行各業的開放指引,但就是邊境管制指引大家都沒有碰,國人需要在餓死跟病死之間取得一個平衡。衛福部則表示邊境政策要綜合考量國外疫情風險,以及國內第2劑疫苗接種的情形,現階段是趕快提升疫苗覆蓋率,至於實際比例多少才適合鬆綁,也需要專家綜合研判各國疫情、公共衛生措施,再決定台灣可以鬆綁邊境管制的程度。
▲新冠疫情持續近2年,由於疫苗覆蓋率,疫情嚴重程度不同,各國對於邊境政策的檢疫措施也不太相同。圖為桃園國際機場。(圖/達志影像)
專家意見之外 民眾對疫情心態更重要
新加坡十月以來推動與新冠肺炎共存,但是近期每百萬人新增確診數7日平均值飆升為516.4,不過新加坡衛生部表示大多數病例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約2%是重症,死亡率約0.2%。英國開放之後,每日確診數也持續走高,近期單日新增超過五萬例,但是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表示接種疫苗後入院治療的機率很顯著的降低,即使現在確診數和去年冬天不相上下,但死亡病例卻低很多,所以英國政府多次表示不考慮再度封鎖。
五月疫情爆發之後,國人對航空公司機組人員放寬為3+11的檢疫政策到底是如何決策的多有質疑,雖然五月的社區感染大爆發成因可能很多元,但是這個陰影難免會成為邊境開放的緊箍咒。開放邊境跟清零的思維其實是衝突的,只要持有PCR陰性報告、完整接種疫苗的紀錄、入境後不需隔離,本土的感染勢必又會上升,這不需要專業知識只要有常識就可以預知。所以邊境管制的放鬆,重點除了專家對於本土病例增加的速度跟嚴重度的預測之外,更重要的是民眾在心態上,是否能接受本土新冠肺炎像季節流感一樣在台灣流行?
召開台版「市政廳會議」 溝通「如何共存」
最近國內媒體大幅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在巴爾的摩參加CNN舉辦的「市政廳會議」(CNN town hall),與民眾對談各種政策。市政廳會議(town hall meeting)是草根運動(grass root movement)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是民眾自發聚集在市政廳討論共同關心的社區議題,在美國也常常是政治人物用來巡迴各地跟民眾溝通的重要工具。因為入境後的長期隔離不但讓國際觀光歸零,對國際商務旅行也相當不利,新冠肺炎如果在全球無法根除,一旦入境隔離措施鬆綁,台灣就不可能一直維持清零。
▲CNN舉辦的「市政廳會議」(CNN town hall)成為政府和民眾溝通的重要工具,作者建議台灣政府也可以效仿。(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所以最近除了需要召開專家會議評估放鬆隔離措施的風險之外,更重要的是跟民眾溝通如何與新冠肺炎共存,不要再將清零奉為無限上綱,可以考慮巡迴召開台灣版的「市政廳會議」,邀請這半年來每天下午兩點檔記者會的主角們輪流擔綱,社群媒體跟實體的市政廳會議都可以安排,以形塑與新冠肺炎共存的國民意識,避免3+11檢疫政策飽受批評的覆轍。
熱門點閱》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蘋果新聞網」,原標題「邊境管制避免重蹈3+11覆轍 學者:關鍵在民眾能否接受與新冠共存」,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開放邊境跟清零的思維其實是衝突的,本土的感染勢必又會上升。邊境管制的放鬆,重點除了專家對於本土病例增加的速度跟嚴重度的預測之外,更重要的是民眾是否能接受本土新冠肺炎像季節流感一樣在台灣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