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憂台軍》揭仲/擴大對美軍購、五年兩千四百億 能應付2030年後台海?

我們想讓你知道…隨著共軍在大型運輸機、直升機、氣墊登陸船、地效飛行器等新式載具數量的成長,與共軍遂行聯合火力打擊作戰在準確度上的提升,當時間越接近2035年,共軍的首波突擊上陸可能逐漸演變為「全方位、全時域、全空域」的模式。

● 揭仲/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中華鄭和學會理事

自今年年初以來,台灣海峽的安全與穩定已成為國際間、特別是華府關注的焦點;各方的討論除關切共軍可能武力犯台的時間點及手段,也關切國軍因應共軍武力犯台的能力與準備。

為回應外界、尤其是華府對中華民國提升自我防衛能力的「關切」,國防部近年除持續增加國防預算並擴大對美軍事採購,還向立法院提出五年2,400億的特別預算,用於採購各式國造武器系統。

針對美方長期詬病的後備部隊戰力問題,國防部除分年編列預算採購手槍、班用機槍、120公厘迫擊砲、高頻通信機、野戰交換機與UHF地對空通信機等,來改善後備部隊裝備短缺、通訊裝備陳舊等積弊;也預備在明年開始試辦將部分後備軍人的教育召集,由現行的每次5到7天,延長為每次14天,人數約1萬5,000人。

然而,國防部的這些強化措施,是否能產生足夠的效果,來實現國軍「創造有利態勢,遏阻敵進犯意圖,擊敗敵侵略行動」之軍事戰略目標?則需先從共軍武力犯台的戰術戰法談起。

現階段共軍登陸作戰模式

目前華府與台北軍方的共識,是共軍戰力將從2025年起,因為075型兩棲突擊艦與大型運輸機等新型裝備開始形成規模、聯合作戰指揮管制效率提升、對西太平洋的追蹤監視能力增加,及指參人員對新作戰型態逐漸熟稔等因素,開始進入快速上升的階段。

中共,台海,解放軍,拜登,習近平,不對稱作戰,後備動員,教召,登陸作戰,M109A6,國防部,邱國正

▲解放軍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圖/翻攝央視)

但同一時間,美軍卻可能陷入既有裝備大幅裁減、新興戰力卻還未能形成足夠規模的窘境,導致美軍與共軍在西太平洋的戰力差距出現暫時性的明顯縮小,使美軍的嚇阻能力下降。

因而使華府與台北軍方擔心,在美軍戰力青黃不接的這段期間,中共不排除會在台灣海峽鋌而走險,尋求在2027年共軍建軍一百年時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性。

若共軍真的在2025至2027年之間犯台,則對國軍台澎防衛作戰最主要的考驗,在於隨著共軍新型載具,如075型兩棲突擊艦、氣墊登陸船,和運兵直升機數量的提升,共軍登陸船團海上「換乘區」位置的改變。

現階段共軍登陸船團從港口出發後,到登陸部隊搶灘,中間會經過下列階段:

第一,船團出港後編成海上機動隊形,並在海空軍作戰部隊的護衛下,快速完成航渡。

第二,船團在抵達距台灣本島約40公里的海域時,即進入所謂的「換乘區」,船團開始從海上機動隊形逐漸展開為換乘隊形,以便讓登陸部隊的垂直突擊群與快速突擊群,從大型運輸艦與兩棲船艦實施換乘。

第三,在距離台灣本島約30至20公里時,登陸突擊群開始實施換乘及展開,讓第一波登陸部隊由運輸艦換乘至登陸艇;登陸艇完成換乘後,即泛水編成登陸舟波。

第四,在距離台灣本島約10至7公里時,由登陸艦與兩棲裝甲車輛實施換乘及泛水,並於登陸艇舟波前方完成會合與編組,並以兩棲戰車和兩棲戰鬥車的火力、防護力與機動力,掩護後方登陸艇,並率先實施登陸。

第五,在距離台灣本島約2至6公里時,登陸舟波開始以最大速度進行搶灘。

估計從船團進入離台灣陸地約40公里的「換乘區」,到共軍第一批兩棲戰車接觸台灣陸地,整個時間約280分鐘。

中共,台海,解放軍,拜登,習近平,不對稱作戰,後備動員,教召,登陸作戰,M109A6,國防部,邱國正

▲金防部「109年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圖/記者林名揚翻攝)

現階段國軍防衛作戰構想

依國軍作戰計畫,是要在共軍登陸部隊從港口或機場出發前,先運用部分源頭打擊火力,包括雄二E與萬劍彈等,除製造共軍攻擊部隊的先期損失外,更希望能遲滯或打亂共軍的作戰計畫;等共軍登陸部隊自港口或機場出發,則運用先前實施戰力保存之空軍戰機、海軍水面艦隊、潛艦、岸基長程反艦飛彈、防空飛彈與智慧水雷等,於共軍航渡與飛越海峽的階段中,盡可能造成共軍的損傷。

中共,台海,解放軍,拜登,習近平,不對稱作戰,後備動員,教召,登陸作戰,M109A6,國防部,邱國正

▲萬劍彈、萬劍彈聯合遙攻武器系統。(圖/《軍聞社》)

若經過重層截擊後,共軍登陸船團仍保有相當的戰力,則為應付共軍的搶灘攻擊,國軍地面部隊計畫從距台灣本島約40公里的共軍海上部隊換乘區起,運用多管火箭、各式火砲、反裝甲飛彈與陸航攻擊直升機等,構成層層火網,以便在共軍登陸部隊從換乘區推進至灘頭的這280分鐘內,盡可能大量殺傷共軍登陸部隊;這也是國軍陸軍現行射程最遠的雷霆二千多管火箭,要求最大射程需達45公里的主要原因。

若仍有共軍部隊以搶灘或空中機動等方式登上台灣陸地,則由部署在海岸或後方縱深防禦地帶內,以後備部隊為主的守備旅來拘束、限制共軍的行動,以便讓常備部隊聯兵旅的主力在陸航直升機的支援下,打擊登岸的共軍。

中共,台海,解放軍,拜登,習近平,不對稱作戰,後備動員,教召,登陸作戰,M109A6,國防部,邱國正

▲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重砲齊放。(圖/《軍聞社》)

換言之,整個國軍防衛作戰構想的重心,就是利用共軍登陸部隊還在海上與空中時,以最大的火力實施重重打擊,讓共軍的登陸行動無法成功。

2025年至2027年的挑戰與國軍的因應措施

然而,前述國軍作戰構想在未來將遭到不小的挑戰。隨著共軍各式新型載具在2025年後逐漸形成規模,與共軍運用直升機垂直登陸的能量增加,使共軍的「超地平線」登陸攻擊能力大幅提升;導致共軍登陸船團的換乘區,將從現行的離台灣本島40公里海域,後退至離台灣本島約70公里的海域;而首波突擊部隊則搭乘直升機及可高速行駛的氣墊登陸船,快速越過這70公里的海面,於國軍防禦陣地的前方、側翼與後方同時突擊上陸;所需時間也從原本的280分鐘,大幅縮短為40分鐘。

共軍登陸作戰方式的改變,不僅使國軍陸軍的長程火力,無法在共軍登陸船團最脆弱的階段進行打擊;也讓共軍突擊部隊在朝台灣陸地前進時,暴露在國軍地面火力的時間大幅縮短,讓國軍射擊指揮自動化程度不足的傳統火炮更難發揮效力。

中共,台海,解放軍,拜登,習近平,不對稱作戰,後備動員,教召,登陸作戰,M109A6,國防部,邱國正

▲M109A6。(圖/Army Times)

國軍和美軍也看到共軍登陸方式改變所造成的威脅,因此在近年美國對台軍售項目,與國防部擬透過特別預算所採購的國造武器系統中,包括不少用來延伸國軍岸基長程火力的項目,以便打擊共軍後退至離台灣陸地70公里的「換乘區」;包括「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岸置魚叉飛彈系統(但是否有必要一次採購100套,值得討論)與國造岸置機動雄二及雄三飛彈等,和有助於提升國軍砲兵射擊指揮自動化程度的M109A6自走砲。

中共,台海,解放軍,拜登,習近平,不對稱作戰,後備動員,教召,登陸作戰,M109A6,國防部,邱國正

▲魚叉飛彈發射。(圖/US Navy)

這些武器採購計畫中,除部分岸置魚叉飛彈外,其餘都規畫在2027年前交運完畢,就是希望讓國軍能在美軍戰力青黃不接的2027年前,具備使共軍登陸攻擊失敗的戰力,進而嚇阻共軍可能的冒進。

但中華民國也為此付出了巨額的國防經費,甚至超過國家正常稅收所能負擔的程度,必需在未來五年內舉債2,400億方能支應。

但令情況更棘手的是,雖然在未來五年我國將支付高額的武器採購經費,卻未必能應付共軍在2030至2035年之間所構成的新挑戰。

2030年至2035年的挑戰

隨著共軍在大型運輸機、直升機、氣墊登陸船、地效飛行器等新式載具數量的成長,與共軍遂行聯合火力打擊作戰在準確度上的提升,當時間越接近2035年,共軍的首波突擊上陸可能逐漸演變為「全方位、全時域、全空域」的模式。

即首波攻擊部隊將在共軍的聯合火力打擊作戰,對國軍防禦體系所造成的震盪效果還未消退,且共軍海空軍成功確保一定程度的局部優勢後,從大陸東南沿海出發,搭乘各式新型載具,快速越過台灣海峽與台灣海岸的設防陣地,立即對國軍指揮中樞、重要通訊節點、機場與港口等發動攻擊。

等共軍突擊部隊成功壓制國軍指揮中樞並控制若干碼頭後,再由主要徵集自民間航運業者所屬之滾裝貨船與各式特殊船舶所組成的「戰略投送支援船隊」與「戰略海運船隊」,經由具備一定程度安全性的海上走廊,載運增援的重裝部隊快速上岸,嘗試在最短時間內瓦解國軍有組織的抵抗。

在此種新型態登陸作戰模式下,由於首波突擊共軍是採「岸對岸」的方式,既無大規模集結的船團、也無所謂的「換乘區」,使國軍耗費大量預算所部署的岸置火力打擊效能大幅降低。

而且,共軍首波突擊部隊的主力也不會從少數能遂行一定規模登陸作戰的海灘進入,使國軍現行防衛作戰計畫所規畫之陣地防禦方向、火力指向、部隊戰術位置等,都需要大幅的修訂。

中共,台海,解放軍,拜登,習近平,不對稱作戰,後備動員,教召,登陸作戰,M109A6,國防部,邱國正

▲漢光演習第四天「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反擊作戰操演」。(圖/軍聞社提供)

然而,國軍對2030至2035年之間共軍的新威脅型態,似乎還缺乏完整的應對構想;相關台澎防衛作戰計畫的調整修訂,從近年漢光演習實兵演練的場景規畫來看,似乎也還未下定決心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令人憂心。

後備戰力空洞化依然難解

至於裝備更新與教召時間的延長,特別是戰鬥教練時數由原本的12小時,增加為56小時,當然有助於提升後備部隊的戰力;但對導致國軍後備戰力空洞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軍士官幹部人數嚴重不足,且專長不相符比例偏高等,國防部迄今還是拿不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以2020年底為例,國軍後備部隊軍官人數僅為需求數的39.82%,士官也只有需求數的56.13%;在教育召集的過程當中,士官專長相符的比例僅約40%。

國防部目前的解決方案,是從4個月軍事訓練役中,挑選人員於4周的基礎訓練後,繼之以11周的軍士官訓練,然後在教育召集和動員時,擔任後備部隊的基層軍士官。但由於這些完訓的人員在退伍前,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部隊經驗,也未實際在戰鬥部隊中執行士官任務,根本不可能培養出合格的士官。

換言之,這種做法只能在帳面上滿足目標人數,對改善後備部隊基層戰力空洞化的助益,無異於杯水車薪。

熱門點閱》

► 何志偉/青壯年健身、生存遊戲盛行 國軍訓練可以不草莓

► 外媒憂台軍》梅復興/對台「愛之深責之切」 美國軍援台灣期望與現實

► 亓樂義/防共軍奪東沙 台美軍事協作迫在眉睫

► 王志鵬/10月國慶行情 西南防空識別區為何態勢緊張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原標題為「共軍武力犯台,國軍準備好了嗎?」,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揭仲專欄

揭仲專欄 揭仲

揭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現任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中華民國國防政策、中華民國南海政策、中共軍事改革與中共強制外交專題等。

揭仲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