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公投》洪申翰/真有「藻礁一寸不失」方案存在?

我們想讓你知道…我們能不能靜下心來面對一個事實:任何具體的接收站方案,只要它要銜接現在的儲槽區或大潭電廠,就幾乎不可能做到「藻礁一寸不失」。

● 洪申翰/立法委員

其實這段時間,有很多朋友對於我在三接與藻礁的公投問題上,還是私底下會傳訊息給我,表達一些疑問,尤其是上週那幾張鋼構的施工柱子插在藻礁礁體上的照片。

但投票還剩兩三天,我想,就一併把想說,都好好地說了吧。

一、這個鋼構柱插在礁體上的照片擺在眼前,還說沒破壞嗎?

A:那些上週被拍出來鋼構柱壓在藻礁礁體上的照片,確實是棧橋工程所施作,這是事實。但其實,這個事件並不是新的資訊,或揭發了什麼。

三接,藻礁,大潭,觀新,電廠,半導體,能源轉型,甲烷,燃煤,燃氣,天然氣接收站,保護區,生態,LNG,永安,蔡英文,蘇貞昌,鄭文燦,潘忠政,經濟部,中油

▲三接工程插入藻礁畫面。(圖/翻攝自Facebook/蕭敬嚴)

三接的工業港在外推後,其實工業港本體下已沒有藻礁會被開挖或破壞了,這在科學鑽探的資料中,一清二楚。但不用否認,工程對藻礁礁體的影響,還是會有。

因為要拉管把天然氣從工業港的收卸設備,輸送到岸上13公頃已開發的儲槽區,我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要明挖藻礁海床來埋管,另一個就是用棧橋。現在選擇的是影響最小的棧橋,但棧橋的落柱工程點,還是會有海底的藻礁礁體會受到影響,這是我們從2018年環評就知道的,在我讀到的公開資料中,這些從沒隱瞞。

要更精確說的是,這些照片上的景象,是整個工程極極少數真的會影響到的礁體,只有0.4公頃,而整個工業港的面積是超過1,000公頃。再說一次,外推後整個離岸的工業港工程,「幾乎」都閃避掉海底的藻礁礁體了,不會開挖,不會破壞。而潮間帶的藻礁生態熱區,更是早就全數迴避而留下了。

我看到提案方拿這幾張照片出來渲染,其實真的感到遺憾,我想補充幾個資訊讓大家知道。

其實在這幾年間,提案方團隊也提出過,要讓工業港再往外海移更遠的更遠,或是往北移(往白玉方向)一些的方案,另外也提過FSRU浮式接收站的方案。

三接,藻礁,大潭,觀新,電廠,半導體,能源轉型,甲烷,燃煤,燃氣,天然氣接收站,保護區,生態,LNG,永安,蔡英文,蘇貞昌,鄭文燦,潘忠政,經濟部,中油

▲即便是護礁方所在意的FSRU方案,都還是要從工業港或是浮式收卸設備拉管,把燃氣送到現在岸上的儲槽區。(圖/翻攝自第三接收站專網)

這些提案方所提出的方案,當然後來因為一些客觀條件不合適而沒法被選擇,但不要忘了上述任何一個方案,如果真的要執行,都還是要從工業港或是浮式收卸設備拉管,把燃氣送到現在岸上的儲槽區,也就是現在被拿出來渲染的照片,在提案方所主張過的方案中,一樣是會出現的景象。

難道我也可以說,提案方主張要破壞或是犧牲藻礁嗎?當然,我不會這樣說。

我們能不能靜下心來面對一個事實:任何具體的接收站方案,只要它要銜接現在的儲槽區或大潭電廠,就幾乎不可能做到「藻礁一寸不失」。甚至說要從台中港再多拉一條管上來,也不可能「一寸不失」。要堅持一寸不能失,那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什麼方案都不能做,那麼,就是在能源配比上,就要繼續更大程度地依賴燃煤或核電,這會是要付出的具體代價。

但我必須承認,當我看到提案方拿出照片來傳播,好像被逮住了什麼罪行,我真的很困惑,難道自己以外的人的主張,所造成的影響,就是「罪」,而自己的主張的影響,就都是因為「愛」嗎?

二、如果不堅持「一寸不失」,難道千年藻礁可以隨意犧牲嗎?

A: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從馬政府時期,當時核定了232公頃,要把所有潮間帶藻礁熱點都挖掉的版本,蔡英文政府真的一路縮減面積。

2018年一月,當時還有一個37公頃的版本曾出現過。後來2018年中,再縮到岸上23公頃的方案,很多人以為,這是還要破壞十分之一海岸上的藻礁,這是錯誤的理解,因為這23公頃,只用到早年就已整地完成的區域,潮間帶上生態最珍貴的G1、G2藻礁區,其實全都閃避掉,全都保留了。

潮間帶裸露的藻礁生態熱區都保留了,那海底的藻礁呢?今年五月,行政團隊也再提出再外推方案,讓工業港離岸1.2公里,成為名符其實的離岸接收站,再度閃避99%以上的海底藻礁礁體,是,就像上一個問題說的,因為拉管需要棧橋,所以落柱的時候,還是會損傷到0.4公頃的藻礁礁體。但不要忘了,這已經把會影響到的海底藻礁礁體,壓低再壓低到不到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了。

三接,藻礁,大潭,觀新,電廠,半導體,能源轉型,甲烷,燃煤,燃氣,天然氣接收站,保護區,生態,LNG,永安,蔡英文,蘇貞昌,鄭文燦,潘忠政,經濟部,中油

▲桃園大潭第三接氣站。(圖/記者林振民攝)

如果,不是為了護藻礁,為什麼要這樣一再的修改方案,如果不是因為理解到藻礁的珍貴,不能隨意犧牲,為什麼我們要全力留下完整潮間帶上的藻礁,再盡全力迴避掉,海下的藻礁礁體?

沒錯,這整個工程對於藻礁礁體的確不是100分的零損傷,但真的沒有隨意犧牲,如果要說這樣就是毀滅藻礁?或是要讓藻礁慢性死亡?這真的離事實太遠太遠了。

三、那為什麼政府要違背「藻礁永存」的承諾?

A:大家可以靜下心來想,真的有違背承諾嗎?過去到現在,甚至到未來,難道沒有一步一步朝向把藻礁好好保護下來的方向前進嗎?

難道真的只有「一寸不失」,才是「藻礁永存」嗎?

其實我們都很清楚,這些年來,桃園在地的保育團體率先大聲疾呼,提醒社會跟政府必須正視藻礁保育,然後生態學界也跟進投入自己的專業,而桃園市政府與中央政府也在民間的倡議後投入政策,其實藻礁的生態價值與珍貴,已經被很廣泛的認識了。

三接,藻礁,大潭,觀新,電廠,半導體,能源轉型,甲烷,燃煤,燃氣,天然氣接收站,保護區,生態,LNG,永安,蔡英文,蘇貞昌,鄭文燦,潘忠政,經濟部,中油

▲因總統蔡英文曾於2013年曾寫下「藻礁永存」,這也讓護礁方對其三接的建設政策充滿質疑。(圖/翻攝自Facebook/民眾黨)

而桃園沿岸27公里的藻礁保育也有很大的進展,從工業廢水的全面開罰管制,到劃設觀新藻礁保護區,而大潭三接從全面開挖到離岸建港、甚至再外推出去,都是明明白白的保育運動的成果。我自己也在再外推的過程中,試圖盡一些個人的努力,希望整個方案能對保育更友善更周全。

其實,我看到各方一步一步的推進,這個由民間、在地驅動的環保運動,成果是很豐碩的,這也是我一直對於潘老師和桃園的夥伴心存感激之處。

不過,坦白說,我對於走到今天的發展,還是感到遺憾,即便我們對於大潭藻礁的保育,與接收站的規劃,還存在有想法的差異,但我打從心底認為,真的不用為了自己階段性的完美期望,而一定要用「藻礁要被毀滅了」、「藻礁被判死刑了」這麼極端化的語言,甚至不符事實的語言,去否定其他人的努力,塑造某些人十惡不赦的形象,這不僅會扭曲了事實,也是不知不覺下,貶低了了各方過去努力的價值。

難道,只有從頭到尾的想法與主張完全一致的,不能有任何其他的想法跟考慮,才是堅持生態的價值,其他都是背叛嗎?

這對過去、或未來的保育運動,真的是好的嗎?我覺得不是。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藻礁跟他所帶來的生態價值,是被保育的越來越好,各級政府投入的資源越來越多,三接的方案也蓋在離岸的海上,距離藻礁生態的熱點越來越遠,所影響到的海底藻礁礁體,甚至已經低於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這中間,我沒有看到有誰,是願意當藻礁殺手的。

四、政府有好好做節能嗎?沒做好節能,有什麼資格談犧牲藻礁?

A:我不用否認,我對於這幾年政府的節能政策也不滿意,所以在這一年中,我的辦公室已已很頻繁地找耗能產業、能源效率服務產業來開專家諮詢會議,也已數度質詢,要求經濟部重新規劃節能與能效提升的政策資源,也準備好把業界跟專業者的建議,化為下個階段的預算提案跟倡議。

但我也必須承認,這兩年在中美科技戰與全球疫情爆發後,所出現的國際產業分工新局與能源需求,確實是2016、2017當時在規劃需求面管理政策時,沒有料想到的局面。

對於這個中美爭霸新局帶動台灣的供應鏈機會,更直接說,因為國際對於供應鏈安全的重視,台灣會經歷一個半導體的高發展期。是的,在兩岸的緊張與風險狀態下(要提醒,這風險不是我們自己去挑釁來的,是來自習近平越來越強的民族擴張企圖),半導體供應鏈安全已經成為台灣在地緣安全上的重要籌碼,這誰也無法否認。台灣接下來的半導體發展,確實是我們在地緣生存的關鍵戰略之一,不可能只是以圖利企業的角度看待。

三接,藻礁,大潭,觀新,電廠,半導體,能源轉型,甲烷,燃煤,燃氣,天然氣接收站,保護區,生態,LNG,永安,蔡英文,蘇貞昌,鄭文燦,潘忠政,經濟部,中油

▲即便是「護國神山」,半導體產業在台灣的發展也可能成為下波社會衝突的導火線。(圖/路透)

但我也同時認為,台灣未來的半導體發展,不能只是廠商在某個時期,覺得機會大好,說要什麼,就必須給什麼。政府對於這個新局,整體規劃的戰略想法是什麼?怎麼評估水、電、土地、人才資源的限制條件,因為在具體的國土空間與人口發展下,不管新技術怎模發展,不可能毫無上限。

所以,要怎麼在有極限概念下,做最有效率的配置?如何拿出政策來引導配置?這些都是必須回答的重要問題,否則,半導體的發展,必然也會成為下一波社會衝突很麻煩的導火線。

雖然這些國際地緣局面的變動,確實還在發展中,都還存在預測的不確定性,但整體發展跟資源的戰略思考、風險管理,都需要各領域、各專業接下來更直面地辯證補實。

這是多變數的動態賽局,內外各類型資源的情境,當然也是真實的限制,不可能視而不見。

三接,藻礁,大潭,觀新,電廠,半導體,能源轉型,甲烷,燃煤,燃氣,天然氣接收站,保護區,生態,LNG,永安,蔡英文,蘇貞昌,鄭文燦,潘忠政,經濟部,中油

▲不管節能做得好或是做得不好,在這轉型的中間,如果可以把三接做好,就可以讓更多機組「以氣代煤」。(圖/記者林振民攝)

不過,我也要提醒,一個轉型工程,一定是包括非常多的面向,你很難因為一個面向還沒做好,就說其他面向沒資格進行。能源效率跟節能該更大力做,但不做好就沒資格增加燃氣發電,或是綠能,這個邏輯推演下去,任何轉型其實都不用談了。

這也許可以反映一個人在意或價值的優先順序,但在政策規劃上,真的很難以此來做絕對前提的規劃。無法否認的是,不管節能做得好或是做得不好,在這轉型的中間,如果可以把三接做好,多增加燃氣供應,就可以減少五百萬噸更髒的燃煤發電。

五、關於這個公投,最後想說的?

如果回顧整個三接方案的歷程,我認為,我們與公投正方對於藻礁價值的認識,真的沒有太多的差異了。這真的不是保護與破壞的二選一。

三接這個案子,在台灣社會已經爭議了很多年,現在提案方發起公投,這當然是一個對於既有政策非常嚴肅的挑戰。但我也願意,把這次公投視為一個機會,一個讓執政團隊重新說服社會,再一次授權政府,把事情做好的機會。

以上,這些想法是我這段時間一直想說的內心話,也包括在公投後不論結果都必須努力的方向。

在公投最後兩三天,希望能好好說話,再一次爭取讀到這的朋友,在這次第20案公投案,也就是三接遷移案,請大家投下不同意票。

麻煩大家了。

熱門點閱》

► 萊豬公投》李淳/拒萊豬進口有價!別落入自己創造的枷鎖中

► 藻礁公投》趙文衡/反三接救藻礁 覺醒年輕人準備承擔代價嗎

► 藻礁公投》牛煦庭/生態價值外的在地政治視角

► 1218公投》陳瑞麟/從風險倫理學看三大公投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臉書,原標題為「關於三接與藻礁,公投最後想說的」。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