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承澤/拜登《重建得更好》法案 一張反對票拖進「延長賽」

我們想讓你知道…曼欽這一張反對票雖然對民主黨左派造成極⼤打擊,但這也為拜登總統帶來新的契機;正視政治現實、重拾政治實際主義(pragmaticism)。

▲掌握關鍵一票的民主黨人曼欽(Joe Manchin)倒戈,粉碎了拜登政府打算在2021年底前讓「一籃子支出法案」通過的美夢。(圖/路透)

● 温承澤/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在美國聯邦參議院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民主黨籍西維吉尼亞州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表⽰,他將反對民主黨1.75兆美元的《重建得更好》(Build Back Better)預算調解法案。此法案包括了關於教育、醫療保健與氣候變遷等拜登總統的競選承諾與國內優先事項。

民主黨⼈花了數⽉時間起草和修改此法案,就是為了贏得曼欽的⽀持,因為民主黨在100席的參議院中只有50席加議長的脆弱多數、又沒有任何共和黨⼈⽀持此法案的狀況下,一票都不能少。

曼欽表達疑慮 民主黨公開譴責

曼欽在福斯新聞台和書面聲明中都重申了他對該法案表達的許多顧慮,包括可能對通貨膨脹產⽣的影響(據高盛公司分析,此法案會使通膨率於明年增加0.5%,摩根史坦利則預估0.3%),以及法案最後真正總數的顧慮(雖在帳⾯此法案是1.75兆美元,但若把當中許多項⽬永久化,根據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研究,總計將變成4.6兆美元,而國會預算局的估計甚至將變成將近5兆美元)。

▲美國總統拜登於2021年11月15日簽署1.2兆美元(約新台幣33兆元)的《基建法案》,也是《重建得更好》法案的一部分。(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曼欽認為在美國國債已經⾼達29兆美元且又連年⾚字的此時,不應該再繼續⾚字花費(deficit spending)。另外,他提到現在美國⾯臨了「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尤其是中國與俄羅斯的挑戰),⽽這法案將使美國更難對這些挑戰作出迅速回應,亦即美國將無法同時花鉅款維繫強大的福利國家與編列足夠的國防預算。

盼望拜登能成為第二個⼩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的民主黨進步派⼈⼠紛紛跳出來譴責曼欽傷害了民主黨與拜登的政治聲望。此外,桑德斯(Bernie Sanders)參議員公開譴責曼欽, 並聲稱將在西維吉尼亞進⾏報復;但這是無效的威脅,因為在最近的一次民調中,約有75%的西維吉尼亞州⼈反對此法案。

⽩宮新聞秘書薩奇(Jen Psaki) 則在一份聲明中幾乎明⽩指控曼欽是騙⼦。

欲靠法案提振選情 曼欽跑票早有前兆

事實上,民主黨⼈提出的議程遠遠超出了他們在2020年取得的微弱多數所代表的選民授權(mandate),因為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參議院是50-50、在眾議院則是221-213。

民主黨之所以想盡快通過此法案是因為他們深知在明年的期中國會選舉,⾃⼰非常可能迎來海嘯級的挫敗。因此在失去國會多數之前,得盡快完成長久以來的⽬標,同時他們也寄望在期中選舉前通過此法案能提振期中選情。

而且曼欽的反對票完全不令⼈驚訝。據報導,在七⽉份時曼欽就已經給了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一份備忘錄,當中提到曼欽可以⽀持的法案與⾦額,但是舒默卻遲遲不將此備忘錄公開給其他議員知道,隨後公開的法案內容中也有許多部分越過了曼欽劃下的紅線。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掌握的備忘錄紀載曼欽「紅線」卻未告知。回顧該備忘錄,可看出法案無法被通過的前兆。(圖/路透)

反對票也成為拜登轉變契機

曼欽這一張反對票雖然對民主黨左派造成極⼤打擊,但這也為拜登總統帶來新的契機;正視政治現實、重拾政治實際主義(pragmaticism)。桑德斯和沃倫(Elizabeth Warren)等左派總統候選⼈在2020年的初選中之所以輸給了拜登,是因為多數民主黨選民還是偏好當時還打著溫和派⼤旗的拜登。然⽽就在今年1⽉初民主黨確定奪回參議院多數後,拜登快速地往左傾,從承諾要替美國⼈帶來穩定與正常,一夕間變成要制定徹底改變美國社會的法案。這樣的野⼼最終是否會被曼欽的反對票所箝制,值得後續觀察。

持續協商 新版本長途漫漫

據報導,拜登在曼欽宣布他的反對票後有和他通電話,並在記者會上也提到不會因為此反對票就停⽌與曼欽的協商。同時,國會山莊和白宮的民主黨⼈開始思考如何改變法案內容以滿⾜曼欽的反對意⾒。

▲報載拜登並未放棄和曼欽對話,未來法案也會修正到都讓曼欽接受。(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可能的選項是選擇少數幾個法案項⽬並挹注資源來長期資助那些項⽬,⽤以取代原本的包含眾多項⽬但時間僅維持2至3年的模式。但這對民主黨來說將是一項政治上的艱鉅任務,因為不同項⽬的⽀持者會為了被納入法案內容⽽相互競爭。

另有報導指出,曼欽願意將約5,500億美元的氣候條款保留在新的法案中,同時根據《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擴大對醫療保險的補貼。但曼欽在此之前曾向拜登建議民主黨從該法案中取消擴⼤兒童稅收抵免(child tax credit)的延期,儘管此項目已成為民主黨內許多成員的核⼼優先事項。

曼欽在接受電台採訪時曾表⽰,支持撤銷川普政府2017年減稅法案的內容,並授權政府談判一系列處方藥的價格,但另一位中間派的亞利桑那州民主黨籍參議員西奈瑪(Kyrsten Sinema)則反對此二項目。從此看出,距離新版本《重建得更好》法案的協商成功及通過,還有一大段路要⾛。

熱門點閱》

► 蘇育平/人口問題步向衰亡? 未來的台灣可能需要「百萬移民」

► 2022前瞻》林忠正/台灣住宅只求租得起 美中交鋒帶起經濟挑戰

► 2022前瞻》王高成/維穩成習近平執政主調 兩岸關係仍難樂觀

► 陳一新/2021年中美台有驚無險 前瞻2022年三邊關係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