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雪珍/知名專欄作家
來上我的斜槓課程的都是上班族,比起下班後做斜槓,他們最關心的仍是工作的發展。
有一天,下課後照例大家又圍成一圈,其中一名學員是台成清交這類頂尖名校的研究所畢業,讀的是最熱門的財金,卻在科技業做採購,雖然還算勝任,但是並非興趣所在,而且負責的是日常行政,讓他擔心不具發展性。
我頗為不解,既然如此,怎麼不去金融圈,學以致用且「錢」途看好?
他解釋:「我是推甄進研究所的,不像其他同學是考進去的那麼優秀。」
「那又怎樣?」
「就覺得自己沒有資格進金融業……」
所以……就要放棄自己最愛的財金,去做自己不愛的採購?
這樣的邏輯令人難以理解,可是依照我的觀察,這種人多的是!
我也曾經是個「冒牌作家」
我有位朋友的兒子,情形一模一樣,非得上台大不可,第二年重考才上,照理說應該歡天喜地,反而得了憂鬱症!理由差不多,其他同學第一次就考上台大,自己是第二次考上,自慚形穢,覺得不如同學聰明優秀。坐在同一間教室上課,好比魚目混珠,是個冒牌貨,坐立難安,無時不刻都想奪門而出,久了就精神崩潰,沒法去上學。
▲曾有年輕人因這種「冒牌貨」的心情,以致於無法好好享受大學生活。(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不要說年輕人有這種「冒牌貨」的心情,連我年逾五十也有,還足足冒牌了三年。
話說二○一五年十二月八日,這個日期意義非凡,是個人歷史上很重要的一天。當天我決定開始寫作,於是開了FB粉專,首先FB會要求勾選身分類別,我想勾「作者」,可是左看右看,找不到「作者」選項,相類似的只有「作家」,心想我算哪根葱,何德何能跟作家沾上邊?
我急得冒大汗……到最後真的沒得選,無奈地勾了「作家」。那一刻面紅耳赤,丟死人了!一篇都還沒寫,連作者都稱不上,就先自稱是作家,網路無遠弗屆,這不等於跟全世界宣告,我扯了一個天大的謊嗎?所以每天打開FB時,看到勾的作家,只有一個念頭──躲起來!
跟朋友見面時,大家問起近況,我只是囁嚅地說:「現在嘗試寫作看看。」當中總有一些愛開玩笑的,就會嚷嚷:「你要當作家嗎?」這時候,我一定兩隻手搖得像博浪鼓似的,羞紅了臉說:「沒的事,寫寫而已。」不過我也注意到,其實沒有人在意這件事,因為在當時,誰會想到我可以寫出名堂?
你我他 誰不是在裝呢?
後來出了書,有人會介紹我是「作家」時,我都還很彆扭,心想才出一本書就稱為作家,未免太高攀,很不好意思,老想著要找個地洞鑽進去。一直出到第五本書,已經過了三年,別人喊我是作家才自在多了。至於自己要寫身分時,仍舊沒法寫出「作家」二字。這是什麼感覺?
就是「我不配」!
▲即便作者已成為知名作家,但一開始看到臉書寫著「作家」二字,依舊覺得自己是「冒牌貨」。(圖/翻攝自Facebook/洪雪珍)
很多人都有這種「我不配」的心結,像是有件任務表現得不錯,獲得讚賞,第一個反應總是「沒有啦」、「哪有哪有」、「我只是僥倖」、「其實誰誰也不差」、「這是誤會啦」;當有機會升遷時,雖然忍不住喜悅,心裡仍然冒出一連串的問號,像是「我行嗎?」、「我有資格嗎?」接著就是無窮無盡的擔心:
「萬一對方發現我根本沒那麼好、不夠條件,是個冒牌貨,怎麼辦?」
好像自己是個騙子,害怕被識破,發現能力被高估。這種心理狀態,自一九七八年起有了專有名詞:「冒牌者症候群」,男女都會有這個現象,女生尤其多。而這些人有個共同特色,都比別人加倍努力,因為他們老是憂慮自己不夠好、恐懼被看破手腳。問題是,不論怎麼努力,心裡還是漂不了白,無法自我感覺良好,認定自己徹頭徹尾是個冒牌貨!
▲洪雪珍最新著作《這世界,是留給膽子大的人》。(圖/商周出版)
有一次,我跟一位知名作家聊起這個心情時,他淡淡地說:「我曾經也是!到現在偶爾也會!」我楞住了,很不解呀,他寫得既好又勤,大家都肯定他的江湖地位,不至於吧!他聽了,反過來盯住我的雙眼說:「別人也是覺得你寫得既好又勤,你也不必覺得冒牌貨呀!」
他這是在告訴我什麼?
很多人心裡想的,根本不是事實!只是一個自編自導的小劇場,純粹是自己想太多!
誰不是在裝呢?
我突然醒過來,環顧周遭,這才發現不論成功者或平凡人,多數都有「冒牌者症候群」,是一個普遍存在的人性。這就奇怪啦,同樣是冒牌貨,有些人看起來氣場十足、捨我其誰,有些人卻老是一副怯懦模樣,永遠在說不敢當、我做不來,怎麼會差這麼多?後來我就花時間去觀察,最後歸納出這兩種人之間的差別:
● 誰會裝,誰就贏!
● 誰裝得更久,誰就更像!
有一位年輕人獲得升遷,他既感到榮耀,卻又深怕做不來,想要拒絕,對老闆說:「我的經驗不足,不像主管啦!」他的老闆只回他一句:「裝久了就像。」是啊,有哪個主管是一生下來就當主管的?有哪個主管不是從冒牌貨開始裝起的?重點是要敢裝──誰會裝,誰就贏;誰裝得更久,誰就更像。
像不像 三分樣
沒錯,就是「裝」這個一字訣,決定一個人看起來像是冒牌貨,還是正牌貨。職場上,每個人都在裝,沒在裝的早就被淘汰!老闆要裝得像老闆,主管要裝得像主管,員工要裝得像員工,大家心裡當然都會時不時飄過一絲「我是冒牌貨」的不安,不過還是要裝得和職位相稱,目的無他,就是贏得別人的信任。
▲所謂「像不像,三分樣」,管理界說的「當責」,也不過就是「做什麼像什麼」這回事。(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Stocksnap)
難道會裝的人就不會覺得虛假或彆扭嗎?也會!可是為了對得起被賦予的責任,這些彆扭一點都不值得一提。相反的,冒牌貨不想裝得像,老在心裡糾結不已,反映的雖然是「我不配」的心理,但是真正原因是不敢下承諾、勇於任事、扛起職位或頭銜應負起的責任。
所謂「像不像,三分樣」,管理界說的「當責」,也不過就是「做什麼像什麼」這回事,所以只是「幾分像」的差別而已。今天起,請拿掉冒牌貨的心態,一路裝到底、裝到成功為止吧!
熱門點閱》
► Omicron連環爆!年關將近 強化NPI以阻社區大流行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這世界,是留給膽子大的人》(商周出版),原標題為「職場上,誰敢裝、會裝,誰就贏!」。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今天起,請拿掉冒牌貨的心態,一路裝到底、裝到成功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