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良/建築原料價格翻倍 疫情打亂供應鏈「萬物皆可漲」

我們想讓你知道…疫情下,許多製造商都減少甚至取消了原材料訂單,因為他們預計未來需求會大減少。但全球資金大放水下,經濟的恢復速度超乎想像。現在訂單排起了長隊,而且還是很長很長。

▲國際原物料上漲,使得房價、物價飆高。(圖/記者陳建宇攝)

● 胡偉良/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疫情後,國際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揚,不只鐵礦砂價格創下歷史新高、銅的期貨價突破2011年以來新高點,就連運送原物料的波羅地海乾貨運價指數BDI也突破十年高點;種種跡象顯示全球不分產業的大漲價時代即將到來。

貨幣大放水的年代

過去這一年多,全球央行都是圍繞著一個主題,印錢、放水。

2019年年底中國武漢爆發新冠疫情,2020年2月份起,「疫情」肆虐全球,各國經濟都受到不同程度波及,出現了嚴重衰退: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也不斷增高,需要救助的民眾數量大幅增加。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從2020年3月份起,開始啟動印鈔機印錢。根據美國官方的資料顯示,過去22個月,美國向全世界釋放了32萬億美元。

▲為了因應疫情需求,美國狂印美元。(圖/pixabay)

美聯儲帶頭撒錢引發全球性通脹

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聯儲耗時6年,用了三輪QE,一共也只買了3萬多億美元資產,而這次因應疫情,美聯儲只花了6個月,QE就輕輕鬆鬆達超過了這個數值。

拜登上任後,延續了川普的撒錢模式,直接頒布了1.9萬億刺激經濟法案,每個月每人發給1400美元救濟金,大量的放水確也盤活了美國的經濟。因為美元是全球流通貨幣,美元增發引起的通脹,需要全世界來買單。在美國貨幣放水下,各國央行也放寬了貨幣政策。

疫情導致很多國家的產業及供應鏈執行不暢,其結果就是產品供給嚴重不足,而貨幣超發迅速抬高全球的原材料、服務、資產與消費品價格。

全球價格上漲 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

歸納起來,這次的全球性通脹是緣於:

第一、能源價格上漲。

疫情爆發初期,油價下跌,但隨著需求飆升,油價迅速上漲,目前已達到七年來新高,近期油價更可能突破100美元;

第二、商品短缺。

全球疫情肆虐,居民在家隔離、工廠停產。而疫情反覆更加劇供應鏈壓力,直接導致物價居高不下。尤其是日用品價格上漲幅度最大;

第三、運輸成本上升。

海運、空運費用都大幅上漲了。現在從亞洲向歐洲運輸一個40英尺的貨櫃,大約需要1.7萬美元,較之前增加了10倍多;

▲海運成本成長,帶動原物料價格。(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第四、薪資上漲。

疫情期間,許多人選擇離職或者轉換工作,導致企業招工困難,被迫加薪。企業的這部分額外成本,最終也傳遞到消費端;

第五、氣候影響。

2021年,全球多地出現極端氣候,對通脹產生一定影響。比如發生在墨西哥的颶風、美國暴雨、巴西乾旱等。

大宗商品開啟了超級漲價潮

在上述因素交相作用下,反應最早的是建築、建材行業,從2020年開始,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不斷調價,從板材、管材、線材、水泥到預拌混凝土、鋼材等,無一例外的開始調漲售價,而且是每隔數月就漲,不止一次。

接著食用油行業,也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原料瘋狂上漲,美國大豆價格創出九年新高,豆油、菜油價格都翻了一倍。

以鐵礦石、銅、鋁為代表的金屬價格更是以倍數計的拉升:這些產業鏈的原料價格上漲,已經迅速傳導到下游消費端。

以銅價為例,近期銅價開始飆升之日,正是拜登1.9萬億美元經濟救濟法案獲得眾議院通過的時候,期貨市場因預期需求量即將暴增,更是迅速反應。

▲銅價飆漲,帶動貨品漲價潮。(圖/路透)

碳中和造成的銅需求增加和鋼鐵減產

為了因應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全球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目標已成舉世共識,隨著巴黎協議的「1.5℃」目標提出,以及國際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於SR1.5報告中提出「淨零排放」的概念,各國政府陸續提出淨零排放或碳中和的宣言。各國也紛紛鼓勵及推動可持續技術和基礎設施專案。

像,5G基建、充電樁、特高壓、軌道交通、新能源……,幾乎所有的新興行業,都需要用銅。又比如光電和風電裝置對銅的使用率是傳統發電系統的8-12倍,新能源汽車的用銅量是傳統汽車的4倍。

銅的使用量大增,這是大趨勢,而供應端卻不樂觀,產銅的龍頭智利和祕魯兩個國家,由於罷工、防疫封鎖等,銅產量還在持續下滑,根本趕不上需求的增長。

很多靠採礦挖掘的品種也是類似情況,尤其是金屬。

想讓產能跟上,就得先解決疫情問題,醫學專家預計,主要原材料供應國的群體免疫時間至少要等到明年,甚至可能更慢。

目前,智利銅產量已連續十個月下滑,祕魯銅礦產量尚未恢復常態,巴西鐵礦石產量明顯低於市場預期。

供應不足、需求旺盛、放水不止,這波大宗商品的走勢,還遠未結束。

另一方面,在全球基建需求上升的背景下,鋼鐵的需求殷切,但也因為鋼鐵是一個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在節能減碳的強力要求下,鋼鐵不僅生產成本大增,供應也將出現短缺,這也將促使鋼鐵走向高價時代。

貨運運費高漲

目前世界各地的原材料都處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伴隨著短缺,原材料價格正在不斷飆升。而導致原材料供應緊缺、價格大漲背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目前全球原材料的運轉基本都是通過海運來實現的,但在海運航線上,由於疫情導致碼頭作業的塞港,以美國為例,50%的進口貨物都是通過洛杉磯港和長灘港這兩個港口運入,而目前這兩個港口進出的船隻數量增加了31%,集裝箱的運輸量增加了49%,不只是港口的吞吐能力跟不上,與此同時,由於疫情要求的檢疫程序,加上大量碼頭工人因生病缺席,造成進港及下貨時間的拉長,這意味著運輸時間幾乎多了一倍。

其次,因為卡車司機短缺,意味著很難將空的貨櫃從最終目的地運回港口再運出去,貨櫃短缺加劇了運力短缺,港口運力短缺又加劇了貨櫃短缺,再加上目的地國家的封鎖,真正需要運出的東西並不多,比如抵達美國的每100個貨櫃中,只有40個被運出,這就意味著大多數貨櫃仍停留在原運抵的目的地或是以空貨櫃運回,這些因素都造成運輸成本大增,再加上供不應求,運費因而大幅上漲, 疫情衝擊下,航運連續大幅延宕,不少貨物滯留海上,造成世界各地嚴重缺貨。

▲國際海運價格走勢-2022年2月11日波羅的海貨櫃運價指數(圖/作者提供)

全球陷入了「萬物皆可漲」狀態

而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全球越來越多的人重返崗位,消費支出不斷增加,尤其是網上購物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由於外出旅行、飯店就餐、娛樂消費的機會受到限制,導致需要運輸的貨物增多,而產品進出的港口往往十分有限,進口原物料短缺導致市場商品短缺,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這種情況只會惡化。在世界範圍內,由於原材料稀缺性氾濫,從玩具、衣服、智慧手機、汽車、食品,幾乎所有產品的價格都在飛漲,似乎全球陷入了一個萬物皆可漲的時代。

而這一切的根源是全球供應鏈出了問題。在2020年春季,隨著疫情席捲全球,許多製造商都減少甚至取消了原材料訂單,因為他們預計未來需求會大減少。但全球資金大放水下,經濟的恢復速度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快。當前的問題是,現在的訂單排起了長隊,而且還是很長很長。

本輪全球性通脹將持續多久?

沃頓商學院教授Jeremy Siegel分析,美國通脹率在未來兩三年裡可能突破20%。據此可以得出結論,本輪通脹可能最長要持續3年。根據他的說法,未來美國的通脹還有進一步上升的可能。

此外,在2021年12月美聯儲會後新聞釋出會上,官員們認為,通脹至少會持續到2024年。從2022年算起,未來3年通脹仍會持續。

不少專家發文警告,「本輪全球性的通脹將會呈現出一個長期的、反覆的、波動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做好長時間應對輸入型通脹壓力的準備。」

熱門點閱》

►聶建中/年輕人當個「螞蟻族」 投資房產把握「致富關鍵」

►李沃牆/建築成本激增 「力抗打房」2022房價看漲

►周治邦/未來升息導致房價下跌 無殼族可「危機入市」找好房

►吳淡如/什麼時候是買房時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胡偉良專欄

胡偉良專欄 胡偉良

台大土木系畢業,具工、商、法的跨領域學術背景(博士學位),為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反對高房價和暴利,講真話、談內幕、不鬼扯。矢志以公正、不偏私的態度和民衆分享正確、專業的房地產和財經知識。

胡偉良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