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昶宇醫師分享了友人小一女兒的題目。(圖/陳昶宇臉書)
● 鍾文榮/科普經濟學作家、資深產業分析師
前幾天,臉書上傳出一則小學一年級的數學題目:「數一數,填填看,全部有幾個人在排隊?」因題目設計與語意的問題,在臉書上出現討論與分享,然後新聞亦追逐報導。本於追根究柢及好為人師的精神,直覺得難道素養教學也同樣出現在小學階段?
到底幾個人在排隊?小學一年級的程度應該不是申論題,但這題拿來上課時問大學生,我認為效果不錯!
細看一下這則數學題目,題目問「全部有幾個人在排隊」,插圖計有6個學生,第2人標示為第42人,第6人標示為最後一個,在有限的資訊中,你會判定有幾人正在排隊?在臉書分享的畫面本來是46人,後來塗掉改為6人,然後新聞與社群網路討論就炸開了,到底幾人呢?我追了一下網路分享連結,原來這是個題組,且標準答案還是46人,這6人又是怎麼一回事?我在討論群組上留了一句:「視角決定一切!」
認知偏差導致選擇各異
行為經濟學理論中有個「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由行為經濟學家Amos Nathan Tversky與Daniel Kahneman所共同提出。「框架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意思是當我們面對同一個問題時,若用兩種在邏輯意義上一致的說法,結果卻導致了人們不同的決策選擇。
譬如說,一群暴徒挾持了一所學校的 600 名師生,只有以下兩個方案來化解這場危險,A方案會有 200 人獲救;B方案會有 33 %機率所有人都獲救,67 %機率所有人都被害。在這個情況下,兩個方案的期望值是一樣,但是大部分人都會選擇A方案。這個舉例就是說明「框架效應」極有可能會誤導我們的決策。
回到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考題,按圖說,我認為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邏輯程度會推論第42人為畫面的第6人,且畫面第6人後面也經標示為最後一個,一路數下去就會得到總共有46人在排隊的答案了。我想這應該是出題者所設定要學生推論的邏輯。
▲「框架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意思是當我們面對同一個問題時,若用兩種在邏輯意義上一致的說法,結果卻導致了人們不同的決策選擇。(圖/記者陶本和攝)
不同視角 各異其趣
為什麼社群網路與新聞討論會炸開呢?就是因為「框架效應」作祟。根據原理,總共有幾個人排隊應該是個真理(數一下就知道),但問法不同,且視角不同,答案就會不一致。若把視角侷限在題目的「在」字上,意即「正在進行」的意思,因為無法確定展示廳中有幾人,也許他們已經有位置了,答案即變成6人。因此,寫6人有何不可?
我們再把視角侷限一下,把自己框在「最後一個」,答案又會變成幾人呢?這時候你的視角是前面那5個人(想像一下自己在不同列上排隊購票的情境),寫5人有何不可?因此,寫0到5人有何不可?你只會在意你前方有幾個人,後面排隊的人,壓根也不會影響你,不是嗎?
我相信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一定不懂行為經濟學,大部分的成年人可能連行為經濟學也沒讀過,更何況還能夠理解「框架效應」中的邏輯謬誤。嚴格說起來,把這題數學題目的「在」字拿掉,或許我們這群成年人應該不會這麼在意,而我也認為無傷小學一年級學生的邏輯判斷(畢竟後面還有題組)。
經濟學之美
行文至此,一定有人會質疑,連這等小學一年級的數學題目,也值得搬出行為經濟學來討論,會不會有點殺雞焉用牛刀?我只能回說,誰教經濟學有「帝國主義經濟學」的稱號,還能夠入侵小學一年級的數學題目。這就是經濟學的威力與魅力,不是嗎?
熱門點閱》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根據「框架效應」原理,總共有幾個人排隊應該是個真理(數一下就知道),但問法不同,且視角不同,答案就會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