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過量會影響健康,但以中醫的觀點來說,適當用酒仍有正面的功效。(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林巧薇/中醫師
早上起來看到新聞說花靈龍同學最近喝酒搞事,想説站在中醫觀點,討論一下關於酒的幾件事。
一、酒是用米、麥、黍、高梁、麴釀成的一種飲
而它跟醫生我有什麼關係呢?從「醫」字分析可見:「醫」由医、 殳、 酉組成。
「医」及「殳」分別指遠距離進攻武器及近距離進攻武器,「酉」就是酒,意思是,我們可以透過酒來治療一些因為武器攻擊造成的傷口。(造字是很有學問的)
二、酒的功效:性辛溫、苦甘,祛寒通血脈,溫腸胃,潤皮膚
醫生用酒,因其往內可使藥性抵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往外則可以達於肌表。
某些藥材的成分相對沒那麼好溶出來,就會需要酒精幫忙(創造所謂的藥酒)。此外,酒精還能殺蟲驅邪、辟惡除穢,這就是酒精消毒的來由之一。(疫情下噴爆75%酒精的你我)
講了那麼多,難道林醫師是要合理化男星喝酒後上新聞嗎?也不是。我其實可以理解明星工作壓力大,應酬也多,有時候工作就是透過一些觥籌交錯而來的。
▲中醫師林巧薇提醒,飲酒應避免在空腹、生病、有皮膚疾病等情況下喝,否則將導致病症加劇,得不償失。(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喝酒的正確姿勢
一、不要空腹喝
酒性溫燥,烈酒傷氣(辛棄疾沁園春都說了:我喝酒喝到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可見酒喝多了也會傷粘膜津液,吃點東西墊胃, 好嗎?
二、生病期間不要喝
這個沒有毛病吧?都病了還喝。
三、有皮膚疾患(像是酒糟性皮膚、容易泛紅者)、體質燥熱的人也不要喝
一樣,通常這類型的人體內發炎因子較多,喝酒後恐加劇症狀表現。
四、酒後,不要路邊躺下來就睡
台灣太潮濕,一個內外兩感,濕熱體質和關節炎就會一起來找你。另外,喝完酒後,不要因為覺得燥熱就跑去淋冷水,酒會讓肌表血管擴張,這種時候再來冷水,風寒濕邪因此鑽進血管內。
五、對中醫來說,房事前後不要喝酒
因為房事本來就會耗氣傷精,喝酒後四肢百骸湊裡開,然後你在內虧的情況下,毛細孔又打開,邪氣就鑽進來了。
六、高血壓、肝膽腸胃疾病、痔瘡之人應禁酒
我爸就是這樣人生登出的。
不過,林醫師你自己也會有應酬的時候吧?有沒有解酒的中藥?
▲中醫師指出,綠豆、黑豆具有解毒的效果。(圖/農委會提供)
有助於解酒的中藥材
葛根花
俗話說:千杯不醉野葛花。
葛根花味甘性平,善解酒,醒脾和胃又解渴,主治飲酒過度導致的頭痛頭昏、煩渴嘔吐、胸膈飽脹。
酒後飲用可促使酒精快速分解和排泄,輕肝臟解毒壓力。
●使用方式:飲酒後,取葛根花10~15克水煎服用。
枳椇子
性味甘酸,性平無毒,能治酒醉煩熱、口渴嘔吐、二便不利。
《滇南本草》中記載:治一切左癱右瘓,風溼麻木,能解酒毒,或泡酒服之,亦能舒筋絡,久服輕身延年;化小兒疳積,健胃養脾。
●使用方式:飲酒後,取10~30克水煎服用。
烏梅
烏梅味酸性溫,可以潤肺生津止渴、不正常的腹瀉、陰虛之人夜晚睡覺盜汗、解酒,因為酒會助長肝氣,肝氣太過,就要用「酸」味東西收斂一下。此外,因含有多種有機酸,可以促進消化。
●使用方式:可以取30-50克水煎服。可以加入一點冰糖、陳皮等。
另外,張步桃(編按:台灣已故知名中醫師,曾任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執行秘書、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兼任主治醫師)說過綠豆、黑豆、等等都具有解毒的效果。
熱門點閱》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雲端閨蜜中醫師-林巧薇」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某些藥材的成分相對沒那麼好溶出來,就會需要酒精幫忙(創造所謂的藥酒)。此外,酒精還能殺蟲驅邪、辟惡除穢,這就是酒精消毒的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