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做一向是學習最快的方式,只要心態正確,覺得多做是自己賺到,便不會抱怨。(圖/記者林悅翻攝)
●洪蘭/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朋友打電話來:「我決定自己上梯子換燈泡,如果你五分鐘後沒有我的消息,就幫我報警」。原來她家客廳的燈泡壞了,但因為是挑高的建築,椅子不夠高,必須爬梯。一個坐七望八的人怎麼敢爬梯子呢?但是換燈泡是個小工程,找不到人來做,好不容易有人說:「好,好,等我有空就來替你換」,她等了二周也沒等著有空的人。無可奈何,決定自己換,事前先給自己打氣:「求人不如求己,老人當自強,想當年,我是校隊」。話雖如此,她仍然打電話來囑咐,表示還是有害怕。我幫不上忙,只能叫她梯子下面鋪點枕頭棉被,她說:「這當然,我四周已經排好沙發墊了」。
不知為何,我想起大陸文革期間傅雷夫婦在上吊時,椅子底下墊著棉被,生怕踢翻椅子時,吵到樓下的人。這兩件事風馬牛不相及,但帶來的感覺卻是一樣辛酸。唐朝的王昌齡說:「悔叫夫婿覓封侯」,現代的我們是悔讓孩子去留學。孩子書讀得好,父母面上有光,但是當年的喜卻變晚年的愁,被迫成為獨居老人了。
老來本錢最重要 有老本才能享五福
李四端先生曾經在節目中問我:「老友、老伴、老本哪個重要?」
不用說,當然是老本重要。《尚書.洪範》中的五福是「壽、富、康寧、脩好德、考終命」。老了,有錢,才不會討人嫌,長壽才有意義。所以老時口袋要鬆,出去吃飯老爸付錢,周末自有兒孫回來探望;嘴則要緊,孩子不問,千萬別開口,縱有萬般經驗,憋死也別說。
▲台灣退伍軍人權益保障協會抗議年金改革。(圖/記者楊佳穎攝)
說到富,這是為什麼當年政府年金改革,公教人員拚死也要上街去抗爭,人最怕就是老了,做不動時,衣食無著落。身為公教人員若想有外快,多半會犯法,因此唯有靠勤儉立命,勤能有餘,儉則無匱。只是這個勤儉需從小養成,由奢入儉難,老了再來學儉是很悲慘的。看到現在年輕的月光族,不免替他們的未來擔憂,寧可少年苦,不要老來窮,年輕時沒流的汗,到老時,會變成淚流出啊!
從錯中學 出錯時的大腦活性強
勤儉是個好習慣,自己動手做一向是學習最快的方式,只要心態正確,覺得多做是自己賺到,便不會抱怨。早期的師徒制,師傅很少把著手教,都是自己眼睛看,心中揣摩,從錯誤中學習。從錯中學的道理,法國的神經學家S. Dechaene在大腦中看到了,他發現當學生答錯時,他的大腦會馬上活化起來:為什麼錯了?錯在哪裡?活化程度遠比答對時還多。所以他主張錯誤要立即回饋,避免錯誤的神經迴路形成緊密的連接後改不過來。
年輕時勤儉 才能有尊嚴的老
天道酬勤,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儉是珍惜已有的,不去奢求沒有的,「窮」這個字很有意思,就是在屋頂下弓著身子,人窮志短,在人屋簷下,哪能不低頭?幸好孩子只要體驗過一次匱乏的滋味後,馬上學會節儉。
人是一定會老,卻不一定會成熟,要能有尊嚴的老,年輕時得學會勤儉,「但願少年有知」那是我們做老師的責任,「但願老者能為」,那是我們的福氣,老了要能動,考終命,像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一樣,那才叫福壽雙全。
熱門點閱》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尚書.洪範》中的五福是「壽、富、康寧、脩好德、考終命」。老了,有錢,才不會討人嫌,長壽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