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文/中國意圖改變國際秩序 世界正變得像中國

我們想讓你知道…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旗下,西方資本開始轉移全球產業鏈,成功促成中國的世界工廠成型。但西方萬萬沒想到的是經濟實力增強後的中國竟然會轉過頭來挑戰西方國家。

▲習近平上周剛結束莫斯科之行。(圖/路透)

● 丁學文/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70多年,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之間錯綜複雜的「Strategic Triangle戰略三角」始終主導著全球的地緣政治氣象。 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和史達林之間的聯繫讓美國決定阻止共產主義的蔓延,進一步導致了南北韓戰爭、美國和台灣的承諾關係,甚至許多其他地方的許多代理人衝突。60年代的毛澤東與赫魯雪夫撕破臉,推進了美國與中國的和解,結束了冷戰,並支撐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經濟的突飛猛進,最後終於讓中國成功晉升為全球經濟一大強權。

現在,另外一個回合的轉變正在進行。 在國際刑事法院 ICC對普丁發出逮捕令後的3月22日,習近平結束了對莫斯科為期三天的國是訪問,這是對西方團結的一個強烈宣示。 習近平甚至邀請普丁今年下半年訪問中國,也表態支持普丁在 明年的競選連任。普丁回報給習近平的是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兩場隆重宴會,除了讚揚了習近平的外交舉措,並表態會在台灣問題上支持他。 習近平致辭時表示:「我們正在見證一個多世紀從來沒有看過的變化,我們正在一起推動它們向前發展。」

習近平和普丁的晚餐:中國想要轉變全球秩序?

▲ 本期《經濟學人》封面故事議題聚焦在全球政治外交的新變化。(圖/截自《經濟學人》)

這期的《經濟學人》封面故事議題來到了全球政治外交的新變化。在一個宇宙行星圖上,代表俄羅斯、聯合國、沙烏地阿拉伯以及伊朗的四顆小行星圍繞著有著中國國徽的恆星轉。上面一排補充白字 「THE WORLD ACCORDING TO XI 圍繞著習近平轉的這個世界。」

在金融連環爆還沒有平息之際,《經濟學人》把焦點再度拉回地緣政治變化之上,用了緒論第一篇第7頁、第13頁的Briefing專文、中國板塊第一篇第37頁以及第53頁的國際板塊四篇文章試圖解析最近的中國外交動作。文章一開始提及 對很多人人來說,最近特別的錯亂。上個禮拜,習近平在莫斯科見了普丁,當他滿口「和平共處和雙贏合作」的話語出現時,你又親眼看見他和普丁這個正因戰爭罪而面臨國際逮捕的人在共進晚餐,是不是感覺有點怪?《 經濟學人》認為一點都不奇怪,因為現在的習近平相信那個以美國為首,所謂講求規則和人權的世界秩序正在衰落。他想把它轉變成為一個大國之間具有交易性質的交易系統。《經濟學人》疾呼不要低估這一情況的危險性,更不要小看它對全球某些國家的吸引力。

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保持中立 在中東搞和平

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很是聰明:它一方面確保了俄羅斯在面對中國時所處的從屬地位,但又不致於讓普丁政權面臨崩潰; 另一方面,在新興世界中,中國再次樹立了自己作為和平締造者的形象,並破壞了西方推動的那種制裁和軍事支持的外交政策合法性。習近平提出了一項有利俄羅斯,但烏克蘭肯定不會接受的「和平計劃」。它大聲呼籲應該「尊重所有國家的主權」,卻完全不提俄羅斯佔據了烏克蘭六分之一以上的領土。

▲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於3月10日經中國斡旋重新建交。(圖/路透)

這只是中國外交政策新手法的一個寫照,因為中國剛剛走出清零封鎖,準備好好面對那個更加團結的西方。於是乎,一招接著一招。3月10日,中國促成了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這兩個死對頭之間的握手言和,突顯了在美國入侵伊拉克 20 年後的今天,西方勢力在中東的影響力正在減弱。3月15日,習近平公佈了「Global Civilisation Initiativ全球文明倡議」,認為各國不應該將自己的價值觀或模式強加於人,這將助長意識形態的對抗。

交易性世界觀 在西方之外得到的支持比想像的要多!

所有的行動都不是興之所至,而是一系列具有戰略部署的方針部署。 鄧小平希望中國韜光養晦。但習近平想要重塑 1945年後的世界秩序。中國的新口號是讓多邊主義成為一個與過往的普世價值不同、卻可以平衡大國利益的最新代名詞。曾經的「全球安全倡議」反對遏制中國軍事威脅的努力; 「全球發展倡議」提倡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全球文明倡議」則強調西方在新疆和其他地區倡導的普世人權其實是一種新型態的殖民主義。

這種具備交易性質的世界觀在西方之外得到的支持比你想像的要多。本月稍晚,習近平會在北京會見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他是一個多邊世界的倡導者,巴西希望中國可以幫助烏克蘭的談判實現進一步的和平。 對許多人來說,2003 年的美國入侵伊拉克暴露了西方在國際法治和人權議題方面的雙重標準。 在川普執政後,拜登重新與全球開始接觸,但拜登的轉向亞洲,反而讓中東和阿富汗趁勢轉向了中國。

▲ 巴西總統魯拉希望中國可以幫助烏克蘭的談判實現進一步的和平。(圖/路透)

「經濟發展比自由信念更重要」廣受非民主國家精英歡迎

西方在烏克蘭問題上表現出了决心,但許多國家對這場戰爭的態度開始有了變化,並希望知道這場戰爭什麼時候結束。至少占全球GDP 40%的100個以上的國家迄今為止還沒有真的實施對俄羅斯的制裁。美國的持久力也開始令人懷疑。川普和他的共和黨對手Ron DeSantis都不認為烏克蘭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所有這些都為從土耳其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尤其是中國這些行動者創造了更佳的空間。它傳達出的是真正的民主需要經濟發展,而不是那些政治自由的信息,其實對很多非民主國家的精英很有吸引力。

現在重要的是怎麼評估這種利益導向的多邊化? 自1979年的伊朗革命以來,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一直互相敵視。今天的中國是這兩個國家的最大出口市場,因此它的影響力變得更大,也有動機阻止海灣地區的戰爭,而海灣地區更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來源地。它幫助促成的協定可能可以緩和葉門的代理人戰爭,這場戰爭已造成約30萬人死亡。就算以氣候變遷來看,中國在電池產業上推動的商業支持也是極大的跨境投資催化劑,還可以幫助這個地區的脫碳。

別讓那些強權看扁了 防禦聯盟就是要深化!

《經濟學人》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缺陷仍然難以掩蓋。權宜的雙邊關係交織在一起,隨時都可以產生衝突。中國支持伊朗,但選擇無視其持續的核武升級,這也威脅著中國在該地區的其他客戶。 在烏克蘭,任何持久的和平計畫都需要烏克蘭人的同意。它還應包括追究戰爭罪行的責任,並保證俄羅斯不會再次發動襲擊。 中國基本上反對這三者:它不相信民主、人權或所謂的對大國約束,無論是在烏克蘭還是台灣。面臨中國直接安全威脅的國家,如印度和日本,也會變得對中國更加警惕。事實上,任何面對著一個強大、咄咄逼人鄰國的國家,強權原則都意味著它將迎來更多的恐懼。

▲ 《經濟學人》認為無論中國的未來怎麼發展,早晚會讓全球各地的普通群眾感到威脅。圖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基輔會晤。(圖/路透)

《經濟學人》認為中國就是一個專制主義的政體,無論中國的未來怎麼發展,它的作法早晚會讓全球各地的普通群眾感到威脅。在那之前,全球的開放社會將面臨一個陷於相互競爭狀態的願景之中。一個工作是阻止烏克蘭被迫達成一個虛假的和平協定,並讓西方國家深化包括北約在內的防禦聯盟。長期目標則應該是公開反駁全球規則只為西方利益服務的這種說法,並揭露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宣揚的世界觀貧困。

警惕! 缺乏人性的超級強權崛起

文章最後再次強調:曾經的1945年,美國的偉大在於通過將自己約束在持久的聯盟和共同規則中來讓自己更加的安全。過去幾十年,這種理想主義的願景已經被種種現實世界發生的事情所玷污,包括美國入侵伊拉克。但中國和莫斯科的會面揭示了另外一種可能發展:一個追逐影響力而不帶感情,一個追求權力而不在乎彼此信任、一個高喊全球願景卻不具備普遍人權的超級強權正在崛起。曾經相信這個世界會越來越美好的人都應該開始心懷謹惕。

中國特色模式影響全球 世界正在變得更像中國

冷戰時期,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政治上的相互敵視,造就了經濟上的互不來往,最後終於讓社會主義越來越窮而不支倒地。冷戰結束,西方政客認為社會主義接受西方價值觀的時代終於來臨,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旗下,西方資本開始轉移全球產業鏈,成功促成了中國的世界工廠成型。但西方世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經濟實力增強後的中國竟然會轉過頭來挑戰西方國家。

現在這個世界,每個國家每一個人,安全感都在降低當中。安全感的降低有著各種不盡相同的原因,可能因為疫情的肆虐,也可能是烏俄戰爭造成的地緣政治緊張,更可能是通貨膨脹、經濟衰退以及最近的金融連環爆,也更可能是像東南亞或者開發中國家,那種在美中被迫選邊站的不安全感。

▲ 隨著習近平確定了他在中國的地位,中國在未來將會更加積極的與其他國家互動。(圖/路透)

我同意,不管是之前的「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再到今年兩會後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中國確實開始嘗試反制,並試圖改變現有的國際秩序。隨著習近平確定了他在中國的地位,而美國逐漸進入總統選舉季節,中國在未來2年只會更加積極的與其他國家互動,特別是所謂的「全球南方」(Global South) 國家。

很多時候,很多的改變都是不知不覺默默來到的,大家想想:各國產業的補貼政策難道不像中國特色的產業發展模式嗎?各國治理通貨膨脹的央行語氣難道不像中國那種大政府思維嗎?新興市場越來越多的專制政權難道不像中國的以黨治國嗎?唉,真的,誰也不敢保證,某天一覺醒來,突然發現全球秩序悄悄改變了。規則變得更像中國的規則,全球秩序也變得更像中國的秩序。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經濟日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丁學文

丁學文 丁學文

現任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畢業於台大經濟系、美國康乃爾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最愛孜孜不倦、與人分享的利他生活;希望拉高視野,帶給大家不同新觀點。

丁學文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