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少子化高齡化,不僅製造業,就連服務業也極度缺工,勞動部推出「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效果不佳,仍無法解決各產業缺工問題。(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朱雲鵬/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我國人口老化,生育率快速下降,連帶也使得勞動力的供給下降。許多學校面臨招生困境,可能會步入停辦:大學生人數在 103 年有 129.1 萬人,110 年驟減至 105 萬人,去(111)年更降至 97 萬人,短短的八年間,減幅高達近二成五。依據國發會的估計,到了 117 年,大學生人數估計將降至78 萬 人、118 年更只有 76 萬人。
少子化、高齡化 企業徵人愈來愈困難
學生人數下降,畢業生人數也一定下降,企業找人就愈來愈困難。這不是短期問題,是長期問題,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難過的長期問題。其他國家,同樣有老化問題,許多都採取措施鼓勵生育。不過,真正有效的方法,應該還是引進外來的勞動力。美國生育率也在緩慢下降,但人口不減反增,主要就是靠移民。其他許多歐洲國家也認真思考或已經更大幅度地放寬移民或難民入境。連一向最封閉的日本,面臨少子化的嚴重壓力,也不得不開放更多的國外移工入境。
開放移工移民 產業根留台灣 創造雙贏
過去政府的外勞政策,主要是為了製造業而設。屬於3K(危險、辛苦、骯 髒)的製造業,或加工製造業,可以有外勞的配額,引進外勞。當初的想法是,這些工作找不到本國勞工願意做,如果不開放外勞,產業必須外移,那這個產業所造就的其他非3K工作,例如正常作業人員、管理人員、工程人員,以及所帶動周邊的服務業,都會消失,對本國勞動不利。因此,當時的思維是,如果開放外勞,不但不會造成替代本勞,壓迫到本勞的薪水,反而可以讓產業留在台灣,為本國勞工保住工作機會。
▲歐洲和中亞等多國難民為了尋求安全的生活,偷渡尋庇護等待安置。(圖/路透)
現在的情況已經和當時有很大的差異。不但製造業找不到願意從事3K工作的本國勞工,也找不到願意從事正常工作的作業員。服務業的就業占全部的六成以上,缺工缺員的情況也非常嚴峻,基本上開出職缺後,常常無人應徵。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政府不改變政策,等於是強迫許多服務業走向結束的路, 有些服務業像電子商務,等於是強迫其將市場拱手讓給境外公司。
老病僱用外勞看護 巴氏量表重重關卡
還有一個重要的服務業,就是居家看護。政府以保護本勞之名,對雇用外勞設下重重關卡,醫院開巴氏量表,需要兩個醫師簽字;前一陣子還發生病患家屬因此而毆打醫師的不幸事件。大家懷疑會堅持這種政策的官員和民意代表,很可能是家裡沒有老人要照顧,或者完全不瞭解社會實況。老人上了年紀,除非癱瘓,居然連請個居家外勞的福氣都沒有。說什麼可以請本勞,根本是天方夜譚;同樣的服務,不是請不到,就是天價,不是一般民眾所能負擔。管理當局,為什麼要這樣卡住國人的福利?
我們呼籲政府要改變心態,救救台灣的老年人,救救台灣的服務業。而且外勞的引進,本來就會課徵就業安定費,目前已經累積到很大的數目;把這些經費拿來做本勞的再度學習或增加福利,不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嗎?趕快做,不要把明明可以雙贏的局面,變成雙輸:企業輸、家庭輸,全民都輸。
熱門點閱》
● 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如果政府不擴大移工或開放移民,等於是強迫許多服務業走向結束的路,形同強迫企業將市場拱手讓給境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