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掀中國地產風暴 成功兌付外債穩定市場情緒

我們想讓你知道…如果碧桂園能夠成功兌付外債,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市場情緒,但如果出現違約情況,可能引發市場的連鎖反應,進而對整個房地產行業產生不利影響。

▲ 碧桂園的危機升級,引發了人們對其未來的猜測和擔憂。(圖/視覺中國CFP)

●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近年來,碧桂園作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一顆明星,備受關注。然而,最近二個月來,公司陷入的困境引發了人們對其未來的猜測和擔憂。在分析碧桂園的過去、當前局勢以及可能的未來走向時,不僅需要關注公司內部的財務狀況,還需考慮外部環境、政策因素等多重因素。

碧桂園曾被稱作中國房地產業佼佼者

回顧過去,碧桂園可以被稱作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佼佼者。自1992年創立以來,公司經歷了多次高速增長,其銷售業績在行業內一度居於領先地位。以銷售額為例,2022年公司累計權益銷售金額達3575億元,雖然相較於2021年下降了35%,但仍體現出公司銷售實力。然而,近年來隨著政府的樓市調控政策逐步收緊,碧桂園的銷售開始受到壓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公司的財務狀況造成了影響。

今年到期債務達178億元

眼下,碧桂園的境況確實複雜且嚴峻。公司面臨著巨額的債務壓力,尤其是2023年內到期的債務總額高達約178億元。其中,海外存續債券共計約171億美元,面臨到期的海外債券總額為4億美元。同時,公司近年來的銷售業績也逐步下滑,2023年前7個月的權益銷售金額同比下降35%,單月銷售額甚至可能降至100億人民幣左右。

▲ 碧桂園啟動債務重組,並加大了資產處置力度。(圖/路透社)

為了應對這一局面,碧桂園採取了多種策略。首先,公司啟動了債務重組,嘗試與債權人達成展期方案,以減輕還債壓力。其次,公司加大了資產處置力度,出售部分資產來增加現金流。此外,碧桂園還尋求政府支持,希望政策調整能夠為公司提供更多的喘息空間。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政府無法伸出援手

而關於政府是否會對碧桂園進行救助,市場輿論眾說紛紜。一些觀點認為政府可能不會輕易出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救助的難度較大。碧桂園的土地儲備主要集中在三四五線城市,由於市場低迷,未來量價齊跌的風險較高。

其次,政策選擇受限。政府在樓市調控方面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想為碧桂園提供特殊支援,可能會引發其他房企的不滿和不公平感。

最後,社會輿論影響。如果政府對碧桂園進行救助,可能會引發社會輿論質疑為何要用納稅人的錢來救助一個民營企業。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認為政府可能會採取一些救助措施。畢竟,碧桂園作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重要企業,倒下可能會對整個行業產生連鎖反應。政府有可能通過減少限購、放寬信貸等方式,為碧桂園提供一定的支援,以維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 碧桂園的土地儲備主要集中在三四五線城市。(圖/路透社)

若違約引發市場連鎖反應

目前,碧桂園已經採取了債務重組的舉措,嘗試通過展期等方式來緩解債務壓力。如果碧桂園能夠成功兌付外債,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市場情緒,但如果出現違約情況,可能引發市場的連鎖反應,進而對整個房地產行業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外債寬限期到期的情況還可能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政府是否會出台救助措施,以及措施的具體力度,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此前政府已經對部分房地產企業進行了支持,但在碧桂園這樣的大型企業面臨困境時,政府的態度和決策將更加引人關注。

因此,9月7日外債寬限期到期是否違約,不僅是碧桂園公司自身的一項重要考驗,也關係到整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穩定。這一事件的發展將牽動市場情緒,引發廣泛關注,也可能引發更多的討論和分析,影響著社會大眾對於中國房地產行業未來走勢的看法和預期。同時,政府在面臨碧桂園困境時的決策也將成為眾多人關注的焦點,或許能為整個行業的穩定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

▲ 如果碧桂園能夠成功兌付外債,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市場情緒。圖為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惠妍。(圖/翻攝碧桂園)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蔡鎤銘

蔡鎤銘 蔡鎤銘

曾獲金融研訓院校園黑客松大學組金獎指導教授、第二屆行政院終身學習楷模。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國際事務召集人、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任委員。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