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董參選》郭台銘醒醒吧! 參選到底毀的是台灣未來

我們想讓你知道…郭台銘如果堅持參選到底,毀損的不只是自己的名聲、在野力量的整合希望,甚至是台灣現有的安好局面。

● 陳國祥/曾任《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

郭台銘宣布以無黨籍身分獨立參選總統,雖然口口聲聲要促進在野整合,共同「下架貪腐無能的民進黨」,但效果可能恰恰相反,原本兩個在野黨互不想讓的局面已使整合寸步難行,現在郭台銘加入在野戰局,各自都有不能退讓的原因,更將使整合不進反退,除非出現意想不到的變數,否則必然讓獨占四成左右基本盤的賴清德輕騎過關,順利登上總統大位。

賴躺著贏 除非出現雙棄保

根據近期民調,賴清德已突破天花板,支持度超過四成,侯友宜和柯文哲伯仲之間,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支持度,現在郭台銘又來搶食在野選票,將讓賴清德的領先局面更加擴大,真的可以備好鞭炮,只要郭台銘順利完成連署,三個在野都去登記成為候選人,就可以燃放鞭炮慶祝當選了。

依據各項民調,雖有五成以上民眾期盼換黨執政,但在野力量不能整合,相互瓜分選票的結果,除非出現「雙棄保」效益,就是其他兩位候選人的支持者都轉移到另一位最有希望當選的候選人身上,否則在野候選人必然死成一團,最後保送賴清德當選。

柯侯都想當王 郭更想當在野共主

▲ 侯友宜、柯文哲都有不得不以總統候選人身分選到底的理由。(圖/記者湯興漢攝)

目前兩個在野黨都不排斥整合,但都有不得不以總統候選人身分選到底的理由。柯文哲是民眾黨的唯一的母雞,要帶領還很羸弱的民眾黨衝刺立法院席次,追求成為關鍵性少數,左右政治大局,不能不選,所以宣告將以民眾黨候選人身分選到底。侯友宜更沒有不選總統的理由,國民黨目前仍是最大在野黨,放棄選總統必使黨走向末路,而且立法委員選情必然崩盤,如何能自棄制衡功能?

兩大在野黨沒有整合在對方之下的空間,如果出現一個強有力的魯仲連,或許還有一絲整合希望,但前提必定是這個魯仲連是第三方,不參與競逐,不是利益當事人。郭台銘反其道而行,以競逐者的立場加入戰局,還說要整合在野力量,說到底,就是要逼迫另外兩黨臣服於他,放棄參選或是當他的副手,讓他挾在野力量與執政黨候選人賴清德爭霸。

郭台銘憑什麼要兩大在野黨接受他為老大,為他讓路,為他效力?除非他民調遙遙領先,其他兩位參選人自知當選無望,不但棄守本黨的執政希望,連本黨立法委員選舉都可以棄守,否則簡直是癡人說夢。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不到成功不罷手 誠信原則如草芥

▲ 對於不服輸的郭台銘而言,誠信原則毫無拘束力。(圖/記者林敬旻攝)

郭台銘霸氣過人,過去近半個世紀在商場廝殺爭雄,建立企業王國,靠的就是非贏不可的堅決意志以及置對方於絕境的狠勁,為此而卯足拚勁、不擇手段、極限施壓競爭對手,絕對要將訂單搶到手,將勝利的果實供奉在家。郭台銘如今決意將商場的成功經驗與手法運用在政治鬥場上,非達不到絕不罷手。

基於他絕不服輸的性格,所以誠信原則對他毫無拘束力,視其如草芥。四年前國民黨為他開方便之門,讓他參加初選競爭,敗北後憤而退黨,惡言攻訐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這回國民黨讓他有被徵召機會,但所有民調數據和立法委員、縣市長的支持對象,他都落居侯友宜之後,未被徵召無話可說,也承認侯友宜民意基礎雄厚,允諾全力幫助他。但他公然違背承諾,而且極力挖國民黨的牆角,藉以壯大自己的基層實力。他的參選違背誠信原則,沒有正當性可言。

標榜「主流民意」卻離不開金權政治

至於他所標榜的「主流民意」,究竟是什麼內容?代表什麼價值?也語焉不詳,甚至未見蛛絲馬跡。讓人產生違和感的是,圍繞在他周邊,為他搖旗吶喊的,多是地方政壇角頭,他們多是灰色地帶人士,所代表的價值離不開金權政治,如何能彰顯主流民意?如何能實現郭台銘反貪腐的承諾?

▲ 圍繞在郭台銘周邊的,多是地方政壇角頭,所代表的價值離不開金權政治。(圖/翻攝自郭台銘臉書直播)

治國與經商大不同 遑論把台灣變「亞洲首富」

郭台銘唯一超越其他三位候選人的資歷是企業經營經驗,自認為懂產業、懂世界科技發展趨勢、懂經營管理,可將台灣變成「亞洲首富」。然而,企業經營大異於政府體制與運作方式,不是光憑眼光與霸氣就能成事;甚至恰恰相反,要把企業經營那一套照搬到政府體系中,必然處處碰壁,障礙頻生,最後一事無成。

即使他有過人的經營才能,是否能成為稱職的國家領導人,也大有疑義。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是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責任政治,政黨是執政的主體,也是政治責任的承擔者。他單槍匹馬闖進政壇,既無政黨擔當執政職能,又無立法院支持與奧援,更難順利推動政務。而以他唯我是從、獨攬大權、霸氣領導的作風,萬一掌權,極可能人不和政不通,陷入四面楚歌局面,如何能實現他的美好願景?

所以,郭董還是省省吧,如果堅持參選到底,毀損的不只是自己的名聲、在野力量的整合希望,甚至是台灣現有的安好局面。

▲ 郭台銘如果堅持參選到底,毀損的不只是自己的名聲、在野力量的整合希望,甚至是台灣現有的安好局面。(圖/記者周宸亘攝)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美麗島電子報專欄

美麗島電子報專欄 美麗島電子報

二OO九年十二月,美麗島電子報在「引領兩岸問題討論」的簡單想法中誕生。創刊以來,美麗島電子報每天擴充政治、國際、兩岸、財經、生活專論以及新聞,鎖定重大議題,尋找各領域關心台海的專家投入專欄群。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