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間「去風險不脫鈎」 兩岸維持交流對話

我們想讓你知道…中美關係是影響兩岸關係的最大變數。台灣明年即將舉行總統大選,無論誰勝選取得執政地位,都必須面對一個變動中的台美中三邊關係。兩岸交流才能累積互信,對話才能維護和平。

▲▼李強會雷蒙多(圖/新華社)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會晤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中方願與美方加強經貿領域對話合作,盼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雷蒙多則表示,拜登政府不尋求與中國脫鉤,願維護美中正常經貿關係。(圖/新華社)

●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於去年十一月在印尼峇里島會面以來,中美關係經過「氣球事件」的衝擊,最近似乎出現回暖的跡象。拜登政府的高層官員,接連訪問了中國大陸。由於經貿被視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也是測量雙方關係的「寒暑表」。因此,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和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的相繼訪華,特別引發外界關注。

雷蒙多本月訪華的目的和葉倫一樣,都是討論中美出口管制問題。但在美國,商務部長的傳統職責是捍衛美國商界利益,並推動美國企業的對外經貿關係。因此,雷蒙多利用此行轉達美國企業的抱怨,認為「中國已不適合投資」。雷蒙多列出的原因包括:沒有任何解釋的高額罰款、新修訂不夠明確的《反間諜法》,以及針對外國企業的「突襲檢查」。

雷蒙多的說法當然遭到中國的反駁。大陸學者認為,拜登政府的對中政策雖從「全面脫鈎」、「精準脫鈎」,轉變為「去風險」(de-risking);但在「保護國家安全」的考量下,美國打壓中共企業,限制美中金融、投資與人文等領域的交流。其中對大陸的科技和貿易限制,多數是由美國商務部所施加。

葉倫曾說過,「沒有任何一次訪問,能在一夜之間解決中美之間的挑戰」;雷蒙多則表示,中國大陸之行「富有成果」,雙方展開坦承而有建設性的會談,會談沒有任何挫敗,最大進展是兩國同意繼續對話。

拜習會共識 中美持續對話與管控風險

持續對話和管控分歧就是峇里島「拜習會」建立的共識。對習近平而言,面對大陸內部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的失控,外交「突圍」成了當務之急,因此必須維持中美之間「鬥而不破」的關係。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中美關係「去風險不脫鈎」

緩和中美緊張關係,對拜登最具邊際效益。今年亞太經合會(APEC) 將於11月在舊金山舉行,而拜登即將展開一連串總統競選活動。如果美國此刻能就美中雙邊議題與北京取得實質進展,對拜登的爭取連任是一大「利多」。可以證明他在美國國內「反中」氛圍下,仍能有效處理美國外交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除此之外,拜登也可落實美歐已就「去風險,不脫鈎」達成的共識。美歐之間過去存在的一個重大分歧是,歐洲不願因與美國的軍事同盟傷害到與中共的經貿關係,包括涉及航空等高端製造業、電池工廠等新能源產業,以及港口基建工程等合作領域。

▲在隔了三年新冠疫情之後的首次線下雙城論壇在上海圓滿舉辦。(圖/記者趙禕攝)

▲三年新冠疫情之後的首次線下雙城論壇,各界對兩岸的雙城交流充滿期待,希望為台胞、台青、台商和兩岸民眾帶來福祉。(圖/記者趙禕攝)

交流與對話才能維持兩岸和平與互信

中美關係是影響兩岸關係的最大變數。台灣明年即將舉行總統大選,無論誰勝選取得執政地位,都必須面對一個變動中的台美中三邊關係。民進黨政府與中共沒有對話管道,除「唯美」馬首是瞻外,幾乎沒有「戰略自主」的空間。因此,中美關係出現任何變化,都是民進黨執政當局,在處理外交和兩岸事務時,必須接受的重大考驗。

台海形勢在台灣選前仍呈現外弛內張的狀態,台北市長蔣萬安此時率團前往上海出席「雙城論壇」,如大陸學者所說,是為企業交流做實事、做好事,「補足2016年以後,兩岸經濟因無法務實溝通所出現的空白。」

經濟是「下層基礎」,習近平倡議兩岸「融合發展」,希望「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來促進兩岸的「心靈契合」。「雙城論壇」雖屬兩岸地方層級的互動,但它發揮的外溢效應卻能驗證:交流才能累積兩岸互信,對話才能維護兩岸和平。

● 本文獲授權刊登。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

曾任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東亞所及俄羅斯所所長,並參與政府中國大陸事務諮詢工作,見證兩岸關係不同階段的發展。深信只有兩岸和平對話才能創造兩岸互利共贏的局面。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