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可能成為好的台灣領導人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郭台銘個人有兩大弱點也讓他與臺灣的總統大位不太相稱:誠信不佳、在中國大陸有利益龐大的投資與足跡。

▲ 郭台銘於8月28日宣布參選總統。在郭台銘參選之前,坊間即強力推薦他順便組黨,以利參選不分區,並順勢取得下一次總統選舉提名權。(圖/記者湯興漢攝)

● 闕志克/清大資工系合聘教授暨台達研究院院長

經過數個月的來回醞釀與故弄玄虛,郭台銘於前日宣布正式投入202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藍白綠各方的反應都在意料之中,一般非郭粉民眾的迴響也波瀾毋動、不溫不火,原本預期中的參選行情並不明顯。一般認為,郭台銘的政治資本來源有三。第一,過去幾十年來他對國民黨中央與地方派系力量的資金援助所換來的人情回報與支持。其次,在台灣社會飽受新冠疫情威脅之際,郭台銘登高一呼成功買回BNT疫苗,因而降低相關生命損失,很多民眾為此對他衷心感激。第三,許多經濟選民對於郭台銘以世界級企業家的見識、人脈與管理手腕能帶給台灣政府的刺激、改革與進步,充滿著過於美化的憧憬和想像,大部分的郭粉其實屬於這一類。

但是,傑出的企業CEO就必然能成為優秀的政府領袖嗎?就美國歷任總統的經驗歷練與治國成就來分析,答案其實是「不然」。

▲ 許多經濟選民對於郭台銘以世界級企業家的見識、人脈與管理手腕能帶給台灣政府的刺激、改革與進步,充滿憧憬和想像。(圖/路透)

二十世紀以來,絕大部分的美國總統不是律師、就是政治從業者,只有四個總統在擔任總統職位前有從商的經歷。胡佛總統從政前,在世界各地從事礦場開發與營運的生意有聲有色,但其總統生涯卻被1929年的大蕭條搞得灰頭土臉、疲於奔命,最終以一任總統黯然下台。杜魯門總統接手羅斯福留下的總統職位後,幹了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包括對日本投下原子彈結束二戰、執行馬歇爾計畫重建歐洲、柏林危機馳援、承認以色列、打贏韓戰、建立冷戰世界秩序等。然而,從政前杜魯門只開過男裝店,後來還因經營不善破產,需要朋友接濟才能償清債務、渡過難關,所以他的從商職涯算是失敗。

小布希總統有了十幾年還算成功的商業經營成績才開始他的政治生涯,但他的總統任期為入侵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的不義開啟、國安局的擴張監控、卡翠娜颶風的處理不當等事件所玷汙,成為美國歷史上下台前支持率最低的總統。最後一個例子是川普總統,當上總統前號稱億萬富翁,但毫無從政經驗,任期間因新冠疫情處理不當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傷亡,其偏頗言行引起國內極化分裂、中美正面對抗、盟邦關係緊張,更差一點摧毀了美國兩百年來的民主政治傳統。

▲ 川普當上總統前,號稱億萬富翁,但毫無從政經驗,任期間的偏頗言行引起國內極化分裂,更差一點摧毀了美國兩百年來的民主政治傳統。(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企業領導人之所以不見得能成為適任的政府領袖,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兩個工作的目標截然不同。企業經營以最大化公司營利及股東利益,目標相對單純;但政府治理則需考慮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然後權衡這些考量以作成最後可以讓所有人或至少大部份人不盡滿意但能接受的決策。因為考量的層面較廣,且不同議題的利益相關者群也各異,所以如何在複雜決策時妥善滿足安撫各方的利益,需要相當的輕重權衡技巧、政治敏感度與口頭溝通能力。

其次,跟其他行業一樣,政治這一行也是術業有專攻,在這領域的從業者也需經過相當的專業訓練才能有某種水準以上的表現。就管理、領導和溝通能力來說,企業與政治領導人雖有相通之處,但因對象性質不同,政治領導人尤重說服能力才能贏得選舉、順利執政。公司內的成員基本想法、思路與利益接近,所以從上而下宣達式的溝通只要勤作,大致就會有效果。但是,在政府面對的群眾千萬種,知識背景利害五花八門,溝通只能以平等商量甚至公僕向上服務的方式進行,萬一說服不了,只能持續以耐心作磨杵成針的努力,沒有硬性碾壓的選項。

有鑑於以上的差異,企業家常被稱許的優點,如錙銖必較的商場精明和乾綱獨攬的決斷力,可能就不必然是政治領袖最理想的特質了。

▲ 企業領導人不見得能成為適任的政府領袖,一來,工作目標截然不同;二來,對象性質不同。(圖/pexels)

此外,郭台銘個人有兩大弱點也讓他與臺灣的總統大位不太相稱。無論中外,政治領袖的道德品格對其施政號召力與可信度影響極大,誠信尤其是重中之重。可惜郭台銘性格反覆、信口開河,跟川普總統幾乎一丘之貉。在商業上,郭台銘主政下的鴻海在世界各地的投資承諾屢屢跳票,幾成業界笑話,川普稱爲世界第八奇蹟的威斯康辛州面板廠投資案就是此中之最。在政治領域,郭台銘先是在2020年總統大選出爾反爾,擺了韓國瑜和國民黨一道;2024年總統大選故技重施再次說話不算話,重創藍營;2021年,郭台銘以絕不再競選總統換取民進黨政府放行疫苗,如今時過境遷,就悍然爽約了。如此誠信殘缺的人一旦選上總統,對解決台灣內外挑戰應該是弊大於利。

最後,郭台銘的鴻海集團在中國大陸有利益龐大的投資與足跡,如果他選上總統,台灣民眾就會合理懷疑他的施政政策措施是否會受鴻海在中國大陸的利益所左右,美日友邦也會審思中國大陸是否會以鴻海為人質要脅郭台銘,傷害台灣或盟邦利益。類此利益衝突的考量在國外高階政治職位人選的篩選與任用時十分普遍,即使將財產信託,也不見得能通過審查;更不用說總統乃一國之首,以「連有一絲可疑空間都不可有」為審查標準應不為過。準此而言,郭台銘對這樣的疑慮一句「願意犧牲個人財產」實在太輕忽它的嚴重性了!

▲ 郭台銘在2020年總統大選擺了韓國瑜和國民黨一道,2024年總統大選故技重施,搞弄侯友宜,誠信已然破產。(圖/記者林敬旻攝)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奔騰思潮」。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奔騰思潮專欄

奔騰思潮專欄 奔騰思潮

《奔騰天下》以奔騰思潮對公共事務的關心為基石,期待在百家爭鳴的網路世代中觸及更多年齡層、價值觀甚至不同世代的閱聽人,提供理性對話且能容納紛呈意見的交流平台。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