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呼籲再次重審民調,柯文哲表示,「哪有可能多讀兩次結果會變不一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競選總幹事黃珊珊今(22日)則婉拒重審民調,同樣數據不會有不同結果。(圖/記者袁茵攝)
● 葉慶元/執業律師
11月15日,喧騰已久的「藍白合」突然露出曙光,雙方在馬英九前總統的見證下,簽署協議,決定透過全民調決定正副總統人選,勝選後並將共組聯合內閣。一時間,大選局勢翻轉,各項民調均顯示,不論是侯柯配或是柯侯配,均顯著領先賴清德,似乎情勢一片大好,「下架民進黨」指日可待!在雙方六點協議中,最關鍵的一項,就是「誤差範圍內計為侯柯配得點」,以換取國民黨放棄民調中應計入「政黨支持度」的主張。
不料,到了應該依據民調結果宣布人選的11月18日,情勢卻急轉直下!藍白雙方對於「民調誤差範圍」無法達成共識。雖然一般民調都是以正負3%作為誤差範圍,民眾黨卻堅持應該是正負1.5%,導致雙方無法依照原計畫宣佈總統及副總統人選,柯文哲及侯友宜也先後表示將參選到底。雖然在總統登記前似乎還有轉圜空間,但是藍白合看來已經希望渺茫。
或有以為,此次的爭議,在於11月15日的協議「用字不夠精準」,未能明確定義「民調誤差範圍」。實則,早在11月4日,柯文哲即已公開宣稱,「沒贏過3%都算輸」,這正與一般對於民調誤差範圍是正負3%的認知相符,但柯文哲卻在民調揭曉後,改口主張應該是1.5%,是否背信毀諾,社會當有公評。
坦白說,柯文哲善變的人格特質,在政壇早已人盡皆知,就算11月18日宣布了藍白合,並且辦理了選舉登記,其實還是會有以下(萬一、最糟、期待不要發生但又不能排除)的變數:
1. 柯文哲當總統:
當選以後,拒絕任命國民黨人擔任行政院院長,或是任命「向柯文哲輸誠的國民黨人」擔任行政院院長,內閣閣員也完全不尊重國民黨中央的意見,甚至透過各項人事任命,收編國民黨的西瓜派,在「聯合執政」的名義下,將國民黨完全邊緣化。
2. 柯文哲當副總統候選人
選前最後三天,突然宣佈「走自己的路」!痛批「國民黨比想像中更腐敗、沒救」!然後回頭跟民進黨合作,甚至出任民進黨的行政院院長。
其實,以筆者從事法律實務工作超過20年的經驗,一個合約是否能夠順利履約,「契約當事人的人格特質」遠比「契約文字」重要。就算契約文字有爭議,如果契約當事人具備誠信正直的個性,還是會公平公正履約。反言之,如果當事人個性就是機詐善變,就算契約文字滴水不漏,當事人還是會找到拒絕履約的理由。
藍白合不合,三天內答案就會揭曉。但藍白合到底是好是壞,值得國民黨黨中央以及侯友宜市長三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奔騰思潮」。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筆者從事法律實務工作超過20年的經驗,一個合約是否能夠順利履約,「契約當事人的人格特質」遠比「契約文字」重要。就算契約文字有爭議,如果契約當事人具備誠信正直的個性,還是會公平公正履約。反之,如果當事人個性就是機詐善變,就算契約文字滴水不漏,當事人還是會找到拒絕履約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