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赴日觀光,消費額高居各國首位,去年度達7786億日圓(台幣1691億元)。(圖/翻攝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
● 劉憶如/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這一波全球通膨自2021年初至今3年,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央行起初雖在對抗通膨上慢了半拍,但過去2年的積極升息與縮表,卻有效控制通膨。例如歐美通膨自1年半前10%上下的高峰,降至目前3至4%之間;台灣也同樣自1年半前的高峰3.59%降至半年前的1.75%,惟去年下半台灣通膨再度升溫,去年10月上升至3.05%後,12月再降至2.71%;去年台灣全年通膨率為2.5%。
相較於上一波1970至1984年間全球反覆發生的兩位數通膨,這次全球抗通膨成效甚佳。但在許多人的感受上,只覺得通膨數據雖大幅下滑,物價水準卻仍居高不下。通膨數據與消費者感受,實存在著不小的距離。
已經上漲的物價不會消失 通膨下降只表示物價水準「上漲幅度減緩」
感受的差異首先來自於對通膨定義認知的偏差。通膨數據雖有下降,但因通膨率仍為正數,因此通膨下降只表示物價水準「上漲的幅度減緩」,不代表「物價開始下跌」。
累計這一波通膨發生以來的3年間,幾乎各國的物價都漲了不少,但歐美漲幅普遍高於亞洲。譬如美國、德國和歐元區的CPI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自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都個別上升18%,表示過去3年來美國、德國及歐元區的平均物價上漲18%,英國上漲21%;位處亞洲的日本及台灣則分別上漲7.6%及8.3%。基本上,不論累計通膨率的高低,除非日後通膨由正轉負,否則已經上漲的物價並不會消失。因此即使通膨下降,一般人卻只感受到目前物價水準仍然居高不下。
消費者對物價上漲感受 與匯率變化相關
其次,對消費者而言,物價上漲的感受亦與匯率的變化相關。過去3年來,台幣相對於美元貶值超過8%,去年10月底台幣最弱貶至32.46兌1美元時,甚至貶了13%。因此,雖然美國3年間物價上漲率18%,但從以台幣兌換美金的台灣角度去看,美國物價3年間上漲的程度甚至快要接近30%了。這是台灣許多人近年去美國時,主觀上會感覺美國物價較疫情前貴了許多的原因。
但相對地,若台幣對某些貨幣升值,則即使這個國家3年來物價有上漲,但台灣旅客卻不易感覺到該國的通膨,日本就是最好例子。3年來,日本與台灣物價的上漲大致相當,但因台幣相對於日圓升值26%,因此許多從台灣去日本的旅客,往往覺得日本東西好便宜,更因為覺得台灣物價相對高出一截,因而進行大採購。去年1至11月間台灣至日本旅行人次達383萬人次,遠高於其他國家(中國159萬人次、美國43萬人次),此與日圓大幅貶值所造就的物價低廉優勢有直接關係。
CPI通膨數據是客觀事實 消費者感受是主觀認定
另外,物價上漲的感覺常是依據消費者主觀接觸到的商品而異,但CPI通膨數據卻是依各國政府選定的商品計算得之。譬如美國的CPI是由包括住屋、交通運輸、食品、醫療保健等共8大類的8萬種消費品項的加權平均所組成;台灣的CPI則包含食物、居住、交通及通訊、教養娛樂等7大類368個品項的加權平均。
許多含在CPI內比重高的商品,可能幾年才購買一次,即使價格上漲幅度縮小,甚至價格下跌,雖會反映在CPI通膨數據的下降,但消費者卻感受不到。反倒是比重非常小,或甚至不列入CPI計算的一些購買頻率極高的商品,價格上漲雖未反映在CPI通膨上,但消費者卻特別有感,譬如便當、滷肉飯、咖啡或茶葉蛋。CPI的通膨數據是客觀的事實,但消費者的感受卻是主觀的認定;主觀客觀之間,雖存在不可消弭的距離,但如何減少其間的差異是必須持續努力的課題。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中時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通膨數據與消費者感受,實存在著不小的距離。感受的差異首先來自於對通膨定義認知的偏差。通膨數據雖有下降,但因通膨率仍為正數,因此通膨下降只表示物價水準「上漲的幅度減緩」,不代表「物價開始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