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副教授
極其危險的毒素——Bongkrekic acid在中文被譯為「米酵菌酸」是很大的錯誤!應該是從對岸抄來的。
Bongkrekic acid其原文名稱來自印尼用椰子渣製作的天貝tempe bongkrek。
我主張,Bongkrekic acid應譯作「椰酵菌酸」才更為正確!
Bongkrekic acid甚少在大米製品產生,而是在椰子或玉米製品中產生,和大米幾乎無關,譯作「米酵菌酸」不僅不對,而且還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恐慌!
再加上,產生Bongkrekic acid的細菌是唐菖蒲伯克氏菌的一個致病變種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其致病變種名稱cocovenenans來自拉丁文,其中「coco」通常指的是「椰子」,而「venenans」意味著「有毒的」或「產生毒素的」。
在馬來西亞,食物中毒十之八九和椰子製品有關,我們從小就被教導椰製品要選吃衛生良好的,並且保存不易要迅速食用,因此譯作「椰酵菌酸」,才符合其原名出處、致病變種的意思,並且有公共衛生上的意義!
在此呼籲衛生福利部和農業部審慎考慮統一和規範這個譯名。
▲ Bongkrekic acid甚少在大米製品產生,而是在椰子或玉米製品中產生,和大米幾乎無關。(圖/視覺中國CFP)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Gene Ng」。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Bongkrekic acid甚少在大米製品產生,而是在椰子或玉米製品中產生,譯作「米酵菌酸」不僅不對,而且還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恐慌,我主張應譯作「椰酵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