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台灣有事」 日本確保能源供應並深化同盟

我們想讓你知道…為了應對中國的威脅,台灣和日本必須強化能源基礎設施,提升儲備能力,並加強與盟友特別是美國的合作。

▲ 解放軍「聯合利劍-2024A」軍演區域示意圖。(圖/翻攝央視)

●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在當前地緣政治局勢日益緊張的背景下,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於5月23日至24日在台灣周邊展開大規模聯合演訓,此舉似有對台獨勢力及外部干涉勢力嚴厲警告的意圖。同時,面對可能的台灣危機,日本佳能全球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杉山大志在書評中強調,中國大陸可能會通過封鎖台灣海域、切斷能源供應來達成統一目標,這也將對日本的國家安全構成重大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威脅,杉山建議日本通過長期能源進口協議加強與美國的合作,以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並提升美日同盟的戰略合作,從而共同應對來自中國大陸的威脅。台灣也應考慮與美國簽訂類似協議,強化其能源安全及地區穩定能力。

中國大陸統一台灣的可能情景

日本佳能全球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杉山大志3月15日在日本電氣新聞中發表了一篇評論峯村健司的著作《台灣有事與日本的危機》(PHP研究所2月15日出版)的書評中提到,中國大陸統一台灣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類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即所謂的「斬首行動」,通過政變奪取國家機構,同時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迅速控制台灣。然而,考慮到烏俄戰爭的長期延宕,該書作者峯村健司認為第二種情況更有可能。這種情況下,中國大陸將通過軍事演習和檢查封鎖台灣海域,因台灣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僅能支持90天和11天,而食品自給率僅為30%,這樣的封鎖可導致台灣陷入經濟停滯和糧食危機,造成能源和食物短缺,最終迫使台灣無抵抗的妥協。中國大陸曾在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期間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以及今年2月19日對台灣離島船隻進行檢查,顯示了這種情況的現實性。

▲ 峯村健司著作《台灣有事與日本的危機》。(圖/蔡鎤銘提供)

該書作者峯村認為,中國大陸擁有壓倒性的常規力量,因此除非美軍介入,否則台灣統一將取得成功。一旦美軍介入,將必須利用位於日本的美軍基地,這將使日本成為中國大陸的攻擊目標,甚至包括自衛隊基地。雖然該本書沒有提到,但書評作者杉山大志指出,為了挫敗日本的戰意,中國大陸可能會針對其核心基礎設施,尤其是能源供應進行攻擊。俄羅斯和烏克蘭已經互相破壞了彼此的能源基礎設施,日本也處於中國大陸導彈射程之內。

依照峯村健司的說法,不要讓中國大陸輕易統一台灣,因為這將促使他們使用武力。必須讓中國大陸確信美軍將介入,中國大陸將陷入國家性的危機,甚至會危及習近平政權。峯村認為,日本不應輕易自動捲入台灣危機中,必須儲備能源和食物,充實能源基礎設施,加強軍事和反恐措施。如果台灣防衛失敗,中國大陸軍隊的勢力將開展到西太平洋,日本的防衛將變得更加困難。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評估現有能源進口管道

杉山大志另於4月20日在JB press發表了一篇名為《台灣有事的準備》的文章,指出面對可能的地緣政治危機,特別是台灣局勢的持續緊張,日本必須積極準備,尤其是在確保能源供應方面。能源供應的穩定性是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尤其對於日本這樣一個幾乎完全依賴進口能源的國家來說。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經濟利益導向,使得日本主要集中於中東地區進行原油採購,這種趨勢已持續了30多年。契約形式從長期合同轉變為短期契約,船舶運輸方面也偏向於追求成本最低的組合,導致94%的日本原油進口集中在中東地區。

▲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經濟利益導向,使得日本主要集中於中東地區進行原油採購。(圖/路透)

在面臨可能的台灣局勢危機時,日本可能面臨能源供應中斷的風險,特別是如果海上封鎖導致國際形勢緊張,中國大陸對日本近海實施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將無法繼續進口石油和天然氣。

日本與台灣的共同能源挑戰

杉山大志在4月25日的另一篇《能源戰略計劃》文章中指出,目前,日本總共擁有200天以上的石油儲備,但儲油槽都在地面上,一旦遭受攻擊,將會毫無作為。煤炭只夠一個月,天然氣只夠兩個星期。日本必須加強能源儲備,充實發電設施等能源基礎設施,並加強防衛力量和反恐措施。

日本面臨著能源供應體系高度依賴進口的挑戰。這一挑戰也同樣存在於台灣,對於兩國而言,保障能源供應的穩定性至關重要。在能源供應體系方面,日本和台灣都高度依賴進口,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等關鍵能源。這種依賴性使得兩國在面對地緣政治變化和衝突風險時,都面臨著脆弱性增加的挑戰。

因此,加強能源基礎設施的防衛成為兩國共同的任務。無論是保護能源進口通道還是提升能源儲備,都是確保能源供應穩定的關鍵措施。同時,加強防衛力量以應對潛在的威脅和攻擊,以及與盟友和夥伴國家加強合作,也是兩國共同應對能源挑戰的重要途徑。

因此,杉山認為日本和台灣須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地區和全球性的能源供應挑戰,以確保兩國的能源安全和國家利益。

▲ 日本和台灣須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地區和全球性的能源供應挑戰,以確保兩國的能源安全和國家利益。(圖/ETtoday資料照)

加強與美能源合作促進區域安全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杉山建議通過美國籍船舶進口美國生產的石油和天然氣,增加中國大陸對攻擊美國旗下船舶的猶豫,減輕日本的安全風險。這樣的能源進口契約應該是長期契約,政府間的協議,避免政治波動對能源供應的影響,保護民間活動免受政治影響,確保穩定的能源供應。

杉山在文章中進一步建議,日本與美國之間的長期能源進口協議對於日本的能源安全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這樣的協議可以確保日本石油和天然氣的穩定供應,加強美日在能源領域的合作,鞏固兩國同盟關係,並加強在安全領域的協作,共同應對來自中國大陸等地區的威脅和挑戰。透過加強與美國的能源合作,不僅可以確保日本的能源供應安全,還能降低中國大陸對日本的威懾力,促進亞太地區的穩定,加強區域安全,同時,台灣也應考慮與美國簽訂類似的長期能源進口協議,以提升其國家安全和地區穩定的能力。

強化能源基礎設施 加強與盟友合作

在當前複雜且緊張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台灣與日本面臨著相似的能源安全挑戰,特別是在可能的台灣危機情景下。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選擇於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之後的5月23日至24日在台灣周邊展開大規模聯合演訓,顯示了中國大陸在地區軍事態勢上的進一步強硬。

為了應對這些威脅,台灣和日本必須強化能源基礎設施,提升儲備能力,並加強與盟友特別是美國的合作。簽訂長期能源進口協議是確保穩定供應和減少政治波動影響的關鍵措施。此外,通過與美國的戰略合作,不僅可以增強對中國大陸的威懾力,還能促進亞太地區的穩定和安全。總之,面對可能的台灣危機,強化能源合作和防衛措施是確保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必要步驟。

▲ 台灣和日本必須強化能源基礎設施,提升儲備能力,並加強與盟友特別是美國的合作。(圖/路透)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蔡鎤銘

蔡鎤銘 蔡鎤銘

曾獲金融研訓院校園黑客松大學組金獎指導教授、第二屆行政院終身學習楷模。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國際事務召集人、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任委員。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