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面臨水電雙漲壓力,除了4月電價可能調漲,連凍漲31年的水價也醞釀調漲。(圖/記者劉亮亨攝)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水電是重要的民生資源,國內面臨水電雙漲壓力,除了4月電價可能調漲,連凍漲 31年的水價也醞釀調漲。據報導,這波調漲平均調幅估計約6%,主要鎖定民生及小商家330度以下基礎用電,以目前家庭平均每月用電338度的非夏月電價為例,估計每月電價將因此漲100多元。
不少輿論認為,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以及台水、台電經營不善,卻要全民買單,合理乎? 況且,水電雙漲,導致企業成本節節高漲,勢必轉嫁給消費者,連帶衝擊民生物價,消費者豈不是被剝兩層皮,合理?
與國際相較 電價確實偏低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2024發布的統計,2023年各國平均電價比較,台灣在32個受評國家中的住宅用電每度2.7351元(台幣,下同),排名第5低;而工業用電每度3.263元台幣,排名第8低。在亞洲國國家中排名如表1所列,台灣在住宅電排名第4低,電價介於泰國與南韓之間。馬來西亞的住宅用電最便宜,而新加坡最貴。台灣的工業用電價在亞洲國家中排名第4低,僅高於中國大陸、土耳其、馬來西。
▼2023年亞洲國家平均電價比較表。(圖/作者整理)
排名 | 國家 | 住宅用電價 (NTD/kWh) | 國家 | 工業用電價 (NTD/kWh) |
---|---|---|---|---|
1 | 馬來西亞 | 2.3051 | 馬來西亞 | 1.4952 |
2 | 中國 | 2.7911 | 土耳其 | 2.2613 |
3 | 泰國* | 3.2396 | 中國 | 2.4017 |
4 | 台灣 | 3.2630 | 台灣 | 2.7351 |
5 | 南韓 | 3.8029 | 泰國* | 3.9561 |
6 | 日本 | 6.6350 | 南韓 | 4.0623 |
7 | 新加坡 | 7.0711 | 日本 | 5.3890 |
8 | N/A | N/A | 菲律賓 | 5.8874 |
9 | N/A | N/A | 新加坡 | 6.4170 |
進一步分析,可看出台電的售電成本計算,包括1.燃料、2.稅捐及規費、3.利息及折舊、4.運維費、5.其他電業經營相關費用、6.其它。其中,購電燃料支出占比逾五成,還有配合政府能源政策購電(綠電),不僅導致成本上升,也一直備受爭議。其次,台電自2022年至2024年期間,為了穩定民生物價,每年分別吸收民生電價成本超過800億元,3年間總計吸收逾2,800億元,也是釀成近年巨額虧損主因。
以2025年為例,台電每度售電成本為3.9975元,而每度平均電價為3.3822元,每度售電虧損0.5953元,稅前虧損預算金額為97億元。台電係國營事業,但因電價偏低,再加上經營不善,截至2024年底,已累計虧損逾4,229億元。經濟部雖然在2025(民114)年度編列撥補台電1,000億元,但農曆年前立法院已三讀刪除這筆撥補預算,經部另編列的2024(民113)年度編列追加預算1,000億元則尚未審查。
▼近年台電售電成本與電價。(圖/台電公司資料)
項目 | 2025年單價 (元/度) | % | 2024年單價 (元/度) | % | 2023單價 (元/度) | % |
---|---|---|---|---|---|---|
每度售電成本 (A) | 3.9775 | 100 | 3.7113 | 100 | 4.1652 | 100 |
1. 燃料 | 2.0895 | 52 | 2.0889 | 56 | 2.6163 | 63 |
2. 稅捐及規費 | 0.0045 | 0 | 0.0290 | 1 | 0.0295 | 1 |
3. 利息及折舊 | 0.6006 | 16 | 0.5241 | 15 | 0.5473 | 13 |
4. 運維費 | 1.3174 | 33 | 1.1255 | 30 | 1.0220 | 25 |
5. 其他電業經營相關費用 | 0.0083 | 0 | 0.0058 | 0 | 0.0056 | 0 |
6. 其他收入(減項) | -0.0428 | -1 | -0.0620 | -2 | -0.0555 | -2 |
每度平均電價 (B) | 3.3822 | N/A | 3.4827 | N/A | 3.0727 | N/A |
每度售電盈虧 (B-A) | -0.5953 | N/A | -0.2286 | N/A | -1.0925 | N/A |
稅前盈虧 (億元) | -97 | N/A | -411 | N/A | -1,977 | N/A |
台灣水費全球第三低
台灣水價31年未調整,目前台水水價分四段,第一段為10度以下,每度7.35元;第二段為11到30度,每度9.45元;第三段為31到50度,每度11.55元;第四段為51度以上,每度12.075。
根據台水資料,台水現在每賣1度水虧2.45元,去(2024)年稅後虧損達30.49億元,預估今年會再虧損59.34億元。據悉,為不影響民生用戶,降低調水價衝擊,台水公司傾向不調整10度以下用水,估計約有6成用戶不受影響,其餘級距則會採用水愈多調幅愈高的原則。
2024年國際水協會(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 IWA)於公布2023年調查245個城市(或地區)年用水量200度之水費資料,挑選出39個首都及主要城市,將其固定費用(基本費)與變動費用(用水費)加總後,計算出平均單位水價予以排名。依統計資料顯示,台北的平均水價(12.56元/度)排名第3低,僅高於斯科普里(10.20元/度)及孟買(1.93元/度),其他歐美地區及亞洲主要城市的單位水價均高於台北。亞洲城市水費比較,東京的水費最高,而孟買的水費最低;而台北的水費在亞洲城市中相對較低,僅高於孟買。
其實,除了水價偏低,台灣自來水漏水嚴重、水資源浪費及經營管理績效等也該檢討。據統計,2020年總漏水量高達4.56億噸,約2.3座石門水庫水量,真是令人嘖嘖稱奇。
▼亞洲主要城市水費比較。(圖/作者整理)
排名 | 城市 (國家/地區) | 年用水 200 度水費 (美元) | 平均單價 (台幣/度) |
---|---|---|---|
1 | 東京 (日本) | 181.52 | 27.90 |
2 | 首爾 (南韓) | 162.92 | 25.04 |
3 | 澳門 (澳門) | 126.97 | 19.51 |
4 | 香港 (香港) | 113.99 | 17.52 |
5 | 額爾登特 (蒙古) | 94.35 | 14.50 |
6 | 台北 (台灣) | 81.73 | 12.56 |
7 | 孟買(印度) | 12.55 | 1.93 |
改善經營管理 檢討訂價策略
首先,台電公司在改善經營管理方面,一、優化燃料採購策略:增加長約比例,降低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成本的影響。提高再生能源自發比例,降低外購綠電成本。
二、提升發電與輸配效率:優先投資高效率發電機組,降低燃料消耗。加強電網智慧化建設,減少輸配電損失。
三、財務透明化與改革:針對虧損項目提出細部檢討,增加財務資訊公開。強化內部成本控制,減少非必要支出。
四、用電管理與需求側管理:推動尖峰負載管理,鼓勵企業與民眾錯峰用電。擴大智慧電表應用,提升電力調度效率。
另在電價調整方面,一、合理調整電價:檢討售電成本,再依電價公式研議調整電費。針對高用電戶提高調整幅度,減少低收入戶影響。
二、優化差別電價機制:用電應根據高低尖峰時段,實施更精細的時間電價。針對高耗能產業,提供節能獎勵與用電優化建議。
其次,台水公司在改善經營管理方面,一、降低漏水率:增加管線更新預算,改善老舊管網。加強漏水監測與維修,減少水資源浪費。
二、強化水資源管理:推廣中水回收與雨水利用,提高水資源效率。提升水庫與地下水管理,確保供水穩定。
三、財務與經營優化:重新檢視成本結構,減少財務虧損。強化公私協力,引進民間資金與技術提升供水系統。
另在水價調整方面,一、根據合理水價公式,適度調整水費;二、推動用水效率提升:針對企業與高消耗用戶,提供節水獎勵與技術支援。鼓勵家戶安裝節水設備,減少不必要用水。
再者,民眾應配合節約用電、用水,包括安裝智慧電表,調整用電時段。使用高能效家電與LED燈泡,減少電力消耗及安裝節水設備。企業應優化設備能耗管理、請政府節能補助,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強化水循環利用,減少製程用水;申請政府節水補助,導入節水技術。
綜合而論,電價與水價調漲似乎已箭在弦上。「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企業與政府若不能穩固基礎管理,財務虧損與經營不善終將全民買單。
有鑑於此,台電及台水公司應透過改善經營管理,提升營運績效及服務品質,才能讓民眾及企業心服口服。而政府更要確保能源供應穩定,減少對民生與經濟的衝擊,並促進產業升級與資源有效利用才是治國之道,過度泛政治化終究解決不了問題。
▼政府要確保能源供應穩定,減少對民生與經濟的衝擊,並促進產業升級與資源有效利用才是治國之道。(圖/總統府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綜合而論,電價與水價調漲似乎已箭在弦上。「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企業與政府若不能穩固基礎管理,財務虧損與經營不善終將全民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