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瑋/《和杜維明對話》5之1:我們誤判了全球化

 ▲杜維明教授認為目前的世界局勢主要來自於早先對全球化的誤判。(圖/pixabay)

▲▼雲論作者周天瑋(律師)。●周天瑋/專欄作家,美國金融與國際投資律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博士,曾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復旦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著作有《法治理想國: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在中西哲學與東西方比較課題別有心得。

杜維明教授是當代著名儒學家,在世界舞台上,被認為是當今最有影響力及創造力的思想家之一。 5月27日下午,我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左近杜府登門就教,與他做了三個半小時的一共五個方面的對話。在座的有他的老朋友朱寶雍女士、林文月教授、陳鼓應教授的夫人姍姍女士以及許珏方先生等。

杜先生祖籍廣東南海,在1940年生於雲南昆明,9歲從上海赴台,1961年畢業於台灣東海大學,1968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哈佛大學。他曾經擔任哈佛東亞系主任和宗教委員會主席,1996年至2008年,出任哈佛燕京學社社長。他並且榮任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和在台北的中央研究院院士。 2010年,他創辦並出任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

在他出任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之後,杜先生的主要時間都在北京,目前在柏克萊休假。

▲▼杜維明教授。(圖/作者提供)

▲杜維明在柏克萊和作者對話三個半小時,精神奕奕。(圖/朱寶雍攝影)

周天瑋:杜先生一生構建了「21世紀儒學創造性轉化」、 「啟蒙反思」、「文化中國」、「文明對話」和「精神人文主義」五大學術實踐與論域,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明對話」論域,或許有人不知道構建此論域者是誰,但是它已經是學者們所廣為採納,公認為緩解文明衝突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文明衝突愈來愈凸顯的當下,請您就「文明對話」的實踐這個代表作,說一說當初提出的背景和涵義?

杜維明:首先我應當說,文明的對話自古以來就有,軸心文明彼此之間、儒學與其他學派之間、世界各國之間,都出現過。文明的主要成因是交流,交流便產生碰撞、矛盾和衝突,交流、傳播自然產生對話,通過了傳教士、貿易、武力,對話是人與人之間點點滴滴所積累的、經過理論與實踐完成的工作。嚴格來說,「文明對話」在近30年做為一個新的提法,是因為冷戰結束和全球化而來。1989年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歷史終結論,1992年出版成書。他認為以美國為代表的民主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無人可以挑戰。他的老師亨廷頓隨後提出不同的看法,在《外交事務》學報提出「文明衝突論」,文明與文明之間因為宗教、價值和信仰的不同會繼續存在衝突。回溯到1893年世界宗教大會在美國芝加哥首次召開,嘗試去建立全球性的信仰對話,當時有印度學者提出了不同的宇宙觀,清朝政府也派了儒家代表參加。100週年的時候,世界宗教議會在1993年再到芝加哥舉行,這個時候,沒有儒學代表了,當時有漢斯•昆(孔漢思)提出一個全球倫理的觀念,得到數百位世界宗教和思想界領袖簽署。隨後,前伊朗總理哈塔米回應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主張世界應該做文明對話,聯合國全體通過將2001年定為「文明對話年」,孔漢思於是提出文明對話的基礎是黃金律:「己所欲,施於人」。我參加了討論小組,提出了我的看法,特別強調儒家哲學所主張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觀點所表現的容忍價值。我認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表現出尊重對方的最低要求,更可以促進相互交流、相互傾聽和相互理解。當然,《論語》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就是「己所欲,施於人」的意思。我的建議得到了同意。從此,國際社會形成了共識,「對話」已經成為國際之間的一個重要的主張,用來避免衝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後來在巴黎舉行關於文明對話的策略討論,請我撰寫了文明對話的章節。

周天瑋:這真是一段精彩的故事並且是十分具體的貢獻,將「恕道」推廣到文明對話的平台。您對當前世界所呈現的文明衝突有什麼評價?世界的衝突是不是正在導致文明之間彼此拒絕學習和了解對方?從全球化開展以來世界局勢的最新變化來看,整個地球的科技系統幾乎有一種預備一分為二的態勢。

杜維明:目前的世界局勢主要來自於早先對全球化的誤判,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最初的看法是樂觀的,認為富者愈富,但貧者不一定愈貧。但經過40年的考驗,貧富不均更嚴重了,所以出現了反全球化。區域化、國家化和地方化同時進行。當初誤以為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民族主義會式微,外加科學技術的手段和信息的傳播,矛盾與衝突會降低。但是不幸恰好相反,矛盾因為全球化而頻繁化,由於差異所造成的矛盾更惡化了。大家都沒有料到,孔漢思也沒有。

▲▼杜維明教授。(圖/作者提供)

▲作者在1999年和杜維明結緣,作者送給他一本自己1998年的作品《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建構法治理想國》,杜維明回贈1997年的新作《一陽來復》,並且簽書留念。(圖/作者提供)

熱門文章》

►《和杜維明對話》5之2:面對民粹 建立群體的批判的自我意識

►《和杜維明對話》5之3:中美當下兩個民族主義的碰撞

►《和杜維明對話》5之4:不論AI如何發展,人不能切斷過去

►《和杜維明對話》5之5:提出精神人文主義打破框架

►看更多【周天瑋】專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周天瑋專欄

周天瑋專欄 周天瑋

專欄作家,美國金融與國際投資律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博士,曾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復旦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著作有《法治理想國: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在中西哲學與東西方比較課題別有心得。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