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自2019年改訂閱制。(圖/資料照)
● 李柏鋒/台灣ETF投資學院創辦人
在軟體產業有一個名詞叫做「技術債」,其實我覺得很適合用來談「企業轉型」的一個現象。
損益表有賺錢卻倒閉?關鍵在「資產負債表」!
負債的相對,就是資產。資產減掉負債,就是股東權益,這是「資產負債表」基本概念。
在創業的過程中,為了活下去,也為了快速擴張,大量累積負債算是常態。接下來我這裡開始談的,已經不是貨幣資產,而是其他的無形資產,像是知識產權、品牌、人力資源、企業文化等。
一家公司要活下去,不能只看損益表,但是創業者最常看的是損益表。
假設有一家雞排攤,每天賺進來的營收都多於花出去的成本,損益表都是正的、都賺錢,沒想到卻倒了,為什麼?因為「資產負債表」裡面有應付帳款, 可能是在未來的某一天必須要付一大筆錢,結果沒有足夠現金,這家公司就破產了。
應付帳款就是一種負債,但如果今天我們談的是「無形資產」,自然也會有相對應的「無形負債」。像是你覺得客服是成本,每個月在損益表上很難看,你就不在乎,於是你損益表好看了,但是你欠下的是越來越多的應付帳款,等到有一天緊急事件發生,你可能在企業形象或市場口碑上會突然間破產。
談回到「技術債」這件事,很多人打造自己的公司的時候,建立的是營收系統,資金有進有出,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實現損益兩平,最後還達成了淨利逐年成長,真的是好棒棒。
但是如果看這次新冠肺炎,就會發現那都是假象。一家公司如果沒有建立資產,就會死得很快。
▲ 黎智英日前被港警逮捕,於法院應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即時新聞」流量再高 明天就沒價值
讓我舉兩個例子:
黎智英為什麼會突然出來說經營非常困難,請大家支持訂閱?其實就是因為過去有亮眼的營收,卻沒意識到自己的技術債已經高漲,等到營收一下降,馬上就撐不下去。而那個「技術債」到底是什麼?
這樣說吧!一家媒體如果一直做的是,明天就沒價值的「即時新聞」,流量再高、營收再大,這家媒體的明天一樣跟著沒價值。
可是一家媒體如果做的是可以累積、可以掌握的事情,例如利用流量和資本,去聚集一群獨家的專欄作者,這個叫做「資產」,當流量帶來的營收消失,你可以善用這些過去累積的資產去做「獨一無二」且「有品質、有價值」的訂閱,順利轉型。
所以很多人在想數位轉型,只看損益表,只看top line和bottom line,結果都失敗。要轉型,先看自己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你欠下多少債?
過去是不是做太多即時新聞,而讓公司的形象變成是「你手腳很快,但我不會付費,反正還有其他也許慢一點,但免費的選擇」?很多人以為新聞業「速度就是資產」,但其實是「負債」,你欠債的時候不知不覺,但總有一天會有人催你還掉這些「應付帳款」。
創業的時候,千萬記得,每天開始累積公司的資產。做教育的,你公司累積了多少「知識資產」?做軟體的,你公司累積了多少「技術資產」?做媒體的,你公司累積了多少「信賴資產」?
搞清楚你這個產業,最關鍵、最重要的資產,你就會去每天累積一點,而不是每天忙碌的過程中,卻是逐漸增加公司的負債。危機一來直接被打掛,或是危機沒有來,但是卻因為沒有任何資產而無法轉型,只能整個打掉重練。
想要轉型,要有資產,但是大多數公司只有負債。
▲ 《蘋果日報》新屋印刷廠。(圖/記者湯興漢攝)
資產要善用 以免坐吃山空
剛剛講完第一個例子,接下來講第二個例子。
《商業周刊》其實是有資產的,但是不會用,《商業周刊》過去累積了幾項很珍貴的資產,包括高資產讀者、優秀的內部和外部作者,還有完整的出版產業鏈。這就像一家公司,不但有土地、有廠房、還有設備,比起《蘋果日報》當然安全很多,維持現狀大概十年都還不會有危機,這就是資產的優點。但問題是,資產再多卻不懂怎麼用,也會坐吃山空。
如果說《蘋果日報》的問題,是沒有累積資產;那麼《商業周刊》的問題,就是沒有善用資產。
你可能會覺得,《商周》是另一個故事,但其實是同樣的故事,就算你有資產,但是你看的還是損益表,忽略掉手中最有價值的資產,那會比可惜還要更可惜。
熱門點閱》
► 沒有對的生涯規劃 就沒有好的理財規劃 投資達人李柏鋒給社會新鮮人的三點建議
► 李牮斯/疫情給世界的恐慌只是序曲 幾十年積累的槓桿經濟壓力準備反撲
● 本文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