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桃群聚感染持續擴大 這項神物「超前部署」疫情聲量

我們想讓你知道…指揮中心24日晚間才宣布部桃出現不明感染源,並緊急匡列多達5,000人的居家隔離者,提高不少民眾心中的憂慮,但防疫保單的聲量提前在22日反應並達到高峰,顯示出事前就有不少網友認為本土疫情會持續擴大。

●葛緯詩/網路溫度計

台灣部桃醫院群聚感染持續擴大,指揮中心24日因應低風險綠區也出現本土確診案例,緊急宣布擴大採檢1月6日至19日期間出院病患及同住者,同時將部桃全院升級為高風險紅區警示,估計居家隔離人數將多達5,000餘人,為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至今影響範圍最大的一次,透過網路聲量來看,被網友稱為「防疫神單」的防疫保單,討論度也因此快速急漲。

匡列5000人居家隔離 群聚感染事件聲量衝新高

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這次部桃醫院群聚感染網路上的關注度,18日陳時中鬆口北部醫院就是部桃醫院後,連日陸續傳出本土確診案例,但國內疫情持續升溫之下,部桃群聚感染事件的聲量沒有跟著快速攀升,反倒在確定是部立桃園醫院的隔日19日高點後,逐漸下滑

24日晚間指揮中心緊急加開記者會,宣布原先劃分為低風險的綠區也出現確診案例,且感染源不明的情況下,緊急匡列1月6日至9日全部出院病患與同住者,列為居家隔離與擴大採檢對象,大動作的防疫措施成為此次群聚感染的聲量高峰。

【延伸閱讀:記者提問成關注焦點!「記者會實名制」上線2日超過6000人附議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聲量趨勢(分析區間:2021/01/18~2021/01/24)

擴大匡列5000人居家隔離前 防疫保單聲量提前急漲

除了部桃醫院本身的網路聲量急漲,實際上這次的群聚感染不斷擴大,防疫保單的聲量也被帶動。

從聲量趨勢來看,22日指揮中心宣布再添2例本土確診病例,為染疫護理師照顧的病患,與該名病患同住家人,當天防疫保單的相關討論同步創下新高。

該款由臺灣產物保險推出的防疫保單,保費只要500元,只要因為法定傳染病需要接受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等情況,即可獲得10萬元的補償金,高CP值的設計被不少網友封為「防疫神單」,不過也因為瞬間湧入過多要保案件,台灣產物保險公司緊急宣布25日下午5點後停售,引發一波停售前搶購潮。

從時序來看,指揮中心24日晚間才宣布部桃出現不明感染源,並緊急匡列多達5,000人的居家隔離者,提高不少民眾心中的憂慮,但防疫保單的聲量提前在22日反應並達到高峰,顯示出事前就有不少網友認為本土疫情會持續擴大。

【延伸閱讀:魏德聖《臺灣三部曲》募資新招惹議!「付36萬參與拍攝過程」網友戰翻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聲量趨勢(分析區間:2021/01/18~2021/01/24)

擔憂群聚感染擴大 封院、封城網路聲量比一比

除了防疫保單的話題快速升溫,有關桃園要不要封城、部桃應不應該封院的相關議題也持續發燒。

21日累積部桃群聚感染達10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民眾應盡量避免前往桃園後,也引發外界對後續是否有可能進一步封城的猜想,不過陳時中表示,如果有封城需要會宣布,目前仍以部桃染疫為院內傳染,社區只需要積極注意的方式定調。但國防部此時開第一槍,下達「避桃令」並且有澎湖、雲林及苗栗等縣市陸續跟進,導致封城的爭議遲遲不休。

至於是否封院,SARS期間決定和平醫院封院措施的策劃人之一邱淑媞,22日在臉書批評指揮中心嚴重缺乏防疫邏輯,並列舉出包括接觸者一人一戶隔離、醫院只進不出、預防院內病人染疫、擴大社區採檢等四大措施,不過該文一出卻引發多數網友抨擊,甚至有不少人認為當初和平醫院封院因為造成大量人員死亡,大舉出征臉書「又讓我們再回顧一次你們當年犯下的錯」、「要不要臉啊」、「害死和平醫院醫師」,幾乎一面倒不認同封院的做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聲量趨勢(分析區間:2021/01/18~2021/01/24)

熱門點閱》

► 黃竣民/備役教召要男不要女 國軍「花木蘭」竟無用武之地

► 林建甫/川普「浩劫過後」 要使美國「重生」拜登還有得忙

► 盧信昌/氣候、能源開發、移民等政策分歧 美國兩黨將正式開戰

► 梅復興/為人正直、敢冒險犯難 戈登將軍殉難136週年給台灣的啟示

► 亓樂義/美中進入新戰略平衡階段 避免陷於修昔底德陷阱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網路溫度計」,原始標題為〈部桃群聚感染不斷擴大!網友「超前佈署」一神物聲量提前爆衝〉,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網路溫度計專欄

網路溫度計專欄 網路溫度計

網路溫度計以網路爬文技術取得巨量資料庫,涵蓋全台超過九成的網路新聞頻道、社群平台、FB、PTT、各大討論區及部落格等超過一萬個網站資料。透過語意情緒分析、獨家關鍵字詞庫,解析熱門議題。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