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正崙/副教授,任職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人類免疫與感染醫學實驗室
台灣的防疫目標
疫情持續控制。要思考的,台灣的防疫目標是什麼?各國正在摸索出路,很值得我們參考。
第一個就是嘗試「流感化生活」,就是把疫苗打滿打好,把新冠當成流感看待。像是美國,爆了就爆了,不死人或是不要死太多人就好,盡快回復正常生活。這其實也是蠻合理的,新加坡,以色列跟英國也是往這條路走,只是他們比較謹慎。可惜我們沒條件,所以想都不用想這條路。
第二就是學日本,或是去年的法國,與「病毒共生」。一邊防疫,一邊想辦法打疫苗,一方面想盡量維持正常生活,然後控制不住就封城。說實話,這樣最簡單,也是最辛苦的生活。
第三就是學澳洲,中國。嚴格執行清零,守住邊境。然後回到「防疫泡泡」,爭取泡泡內正常生活,犧牲國際交通。起碼撐過這個時期。我們過了一年防疫泡泡爽日子,大家應該還是蠻懷念的,但是要清零要付出的代價很高,也很不容易做到。
境管不易,台灣就是境管越來越隨便,所以才破掉的,這不能怪任何人,大家都會疲乏的;尤其現在對手是delta,更困難維持泡泡。
▲台灣疫情。(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重點是,不管第二種或是第三種,最後都要跟第一種接軌,打完疫苗,跟國際重新接軌。所以現在要選哪一種,真的很大取決,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打完疫苗。
如果我們現在手中有足夠的好疫苗,那可以選「病毒共生」。因為選「防疫泡泡」成本太高,而且最後還是要打開國門病毒還是會零星進來,何必在乎清零?而且還可以藉由病毒刺激疫苗施打,看看香港跟澳洲還有以情前的台灣,說不打就不打。
但是如果還要半年一年才有疫苗,那可能要認真考慮「防疫泡泡」,「病毒共生」這種生活一年不是人過的。
另外就是疫苗多有效,如果拿的是保護力強的疫苗,可以參考的對象是美國,如果拿的是低效的疫苗,可以看看智利。所以不是只要有疫苗,還希望是Novavax或是mRNA疫苗之類的。
關鍵在於全民共識
筆者認為這很重要,因為現在很多爭議,其實就是對這個核心問題的不同見解。很多民眾想,還有一些政治人物想要「防疫泡泡」,有些政治人物想要「病毒共生」,有些則兩個都想要(筆者個人覺得之前防疫中心態度就是,只是翻車了)。有些則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但是除了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以外,個人覺得沒有一個好的答案,我們本來就是摸石頭過河,重點不是在於那個答案好,而是我們全體國民的共識是什麼。而大家願意按這共識一起努力做好。這比選什麼更重要。
很多爭議是來自對疫情判斷的不同,沒有人不恨疫情,但是真的不用為了路線不同充滿仇恨,這些都對,也都不是最好,而且隨著時間不同,也會變化。世界不是只有黑白,事情也不是只有對錯,人也不是只有敵友。
但是拜託,不要再吵了。
▲全台單日新增確診人數降至兩位數。(圖/記者湯興漢攝)
千金難買早知道
最糟的,就是像現在這樣,各方人互相用網路與論傷害對方,撕裂我們一起生活的共識。這樣就算疫情過去了,我們面對的問題會更嚴重。
說實話,不中聽的話筆者也會說,如果「去年買了三千萬隻BNT」、「用生命阻止3+11」,現在也不用周末待在家裡當網軍,認知作戰,應該正在合歡山上避暑,看那漂亮的群山,但是講這些話有用嗎?
這種事後之明有用的話,筆者不會去買3000萬之BNT,而是早就壓身家買8塊錢陽明長榮。現在是應該拋開意氣之爭,好好想想下一步,不知道我們國民,還有防疫中心,有沒有一個好的共識。
熱門點閱》
► 張宇韶/習近平建構「崛起意識」 解決台灣問題是「洗刷百年恥辱」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顧正崙」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很多爭議是來自對疫情判斷的不同,沒有人不恨疫情,但是真的不用為了路線不同充滿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