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錫勳/東京奧運「無觀眾」 日本如何「逆轉勝」?

我們想讓你知道…因為「無觀眾」措施,導致許多客人取消預約住宿。「第4次緊急事態宣言」加上「無觀眾」措施,東京都內的住宿、餐飲服務業蒙受巨大的雙重打擊。

● 蔡錫勳 / 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所所長

政治猶如開花結果一般,民心即是充分灌溉後累積而成的果實。東京奧運一波三折。史上首次大會延期,訪日奧運選手被檢驗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主辦方決定「無觀眾」的措施,已變成熱門議題。日本是否能實現「安全安心的東京奧運」的承諾,勢必影響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以及是否能成為「做滿任期」的衆議院大選。

根據7月12日更新的《NHK輿論調查》,菅內閣的支持率跌入新谷底的33%,接近危險邊緣。支持的最大理由是「比其他內閣好」41%,不支持的最大理由是「沒有執行力」40%。評價政府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項目:「高度評價」4%,「有些程度的評價」36%,「不太評價」38%,「完全不評價」19%。

東京奧運,無觀眾,緊急事態宣言,菅義偉,眾議院,自民黨

東京都進入「第4次緊急事態宣言」,菅政權帶領日本打一場「逆轉勝」的競賽。特別是2013年9月7日獲得奧運主辦權後,東京奧運為此「特需」(特別需要)準備多年的住宿、餐飲服務等相關産業面臨更嚴峻的生存戰。

東京奧運,無觀眾,緊急事態宣言,菅義偉,眾議院,自民黨

▲東京都「緊急事態宣言」和「重點措施」的實施日期分佈圖。(圖/翻攝自《NHK新聞》)

戰後日本復興是「逆轉勝」的典範。「日本」的日文又稱「日の本」(ひのもと),如同國旗樣式,和太陽有相當大的關係。

「日本」美稱為「日出ずる国」,直譯為「日出之國」―亦即「太陽升起的地方」。然而以宇宙真理觀之,「日出」自然會有「日落」,綜観史上所有強盛的帝國終將走向「日落」,無論是羅馬帝國、西班牙或大英帝國。問題是經過黑夜之後,帝國的光芒依然會重新綻放嗎?

第1次東京奧運1964年10月10至10月24日。原定於去年舉行的第2次東京奧運受到疫情的影響,延期至今年7月23日至8月8日。日本能藉由東京奧運帶來的「內需」創造第3次奇蹟嗎?

日本的第1次奇蹟是1853年「黑船來航」後,明治維新創造出的繁榮。正在播映的《NHK大河劇》「青天を衝け」(直衝青天)便是描寫這段歷史。主角澀澤榮一(渋沢栄一)被尊稱「近代日本經濟之父」、「日本資本主義之父」,也是新1萬日圓紙幣的肖像。

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無條件投降便是「日落」,1964年舉辦第1次東京奧運再度證明「日出」。1968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便是第2次奇蹟。

1991年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走向「失落的二十年」,再度步入「日落」,進入黑夜。日本企圖再度突破極限,創造新日本未來,提升國家威信,向全世界證明其重返「日出」的決心。

里約奧運閉幕式―安倍瑪利歐

時間軸拉回2005年9月,時任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曾表示:「為了打破日本的封閉感,東京務必要成功獲得奧運主辦權」。

2013年9月7日,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召開的第125屆國際奧委會(IOC) 總會上,東京都在第二輪投票打敗勁敵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獲得2020年夏季奧運主辦權城市。也達成了石原慎太郎自1999年當選日本首都首長以來的一大政見。

此外,當時掌旗手是2012年12月26日二度回鍋執政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而現任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之妻(當時未婚)、法日混血的滝川クリステル(日本名滝川雅美)當時也擔任申辦大使,演説中渠以手勢與流利的法語闡述「お.も.て.な.し」(日式款待),亦被視為是2020東奧重要功臣之一。

東京奧運,無觀眾,緊急事態宣言,菅義偉,眾議院,自民黨

▲迎接主辦東京奧運的掌旗手。(圖/翻攝自《東京電視台》)

而2016年里約奧運閉幕式上,身為下屆奧運東道主的日本,亦由安倍化身成「安倍瑪利歐」,呈現「MA『RIO』」的概念。瑪利歐的發音為Mario,取其與里約同音的諧音梗。

東京奧運,無觀眾,緊急事態宣言,菅義偉,眾議院,自民黨

▲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現身里約奧運。(圖/CFP)

短片中,安倍首相從國會議事堂出發,右手拿著一顆紅球,由於時間緊迫所以化身成「安倍瑪利歐」,哆啦A夢拿出綠色管子連結東京澀谷十字路口到里約奧運閉幕式現場,「安倍瑪利歐」跳進管子後,安倍首相本人從里約現場登場,與甫成為東京都首位女知事小池百合子等人一同接下2020奧運的大旗。現場播放介紹東京的影片,並以紅球為中心傳遞日本獨有文化,除了安倍首相和運動選手之外,還有瑪利歐、哆啦A夢、Hello Kitty等動漫主角。筆者解讀這顆紅球象徵日本國旗。

最後的「緊急事態宣言」?

日本政府7月8日正式決定宣布東京都將從「蔓延防止等重點措施」進入「第4次緊急事態宣言」,期間7月12日至8月22日, 沖繩縣的「緊急事態宣言」延長至8月22日。關於「蔓延防止等重點措施」,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大阪府延長至8月22日。

東京奧運,無觀眾,緊急事態宣言,菅義偉,眾議院,自民黨

東京都於6月20日才解除「第3次緊急事態宣言」,改降為「蔓延防止等重點措施」,期間至7月11日。但是確診人數「不減反增」(反彈),東京都7月8日的確診人數是896人,比上星期四增加223人。

人流居高不下是主要原因之一。

7月15日確診人數是1,308人,連續兩天破千人。東京都醫師會呼籲「Stay Home奧運」。

東京奧運,無觀眾,緊急事態宣言,菅義偉,眾議院,自民黨

▲東京都的確診人數。(圖/翻攝自《NHK新聞》)

菅首相於7月8日的記者會表示:「東京的感染擴大有可能擴散到全國。暑假期間,預想許多人會移動到地方。絕對要避免再次以東京為起點,引起感染擴大。所以事先採取預防措施,再一次對東京都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奧運成功舉辦 菅義偉選舉「逆轉勝」?

東奧組委會、日本政府、東京都、國際奧委會(IOC)和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IPC)於7月8日舉行5方會談決定首都圈的東京都、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1都3縣所有奧運會場「無觀眾」。

「無觀眾」是極為異常的。距離7月23日開幕只剩下15天,這也是無奈的決定。東京都的奧運場地「無觀眾」,對經濟的打擊相當大。原本想看奧運的觀眾取消飯店預約,夏季旅遊行程也將取消。

北海道鈴木直道知事要求「緊急事態宣言」和「蔓延防止等重點措施」適用地區不要來北海道觀賽。東奧組委會於7月9日原定北海道札幌巨蛋所舉行的足球賽事,可以「有觀眾」,上限以會場額定人數50%以內、最多1萬人,晚上11點多改採「無觀眾」措施。

福島縣也於7月10日宣布改採「無觀眾」措施。「無觀眾」舉行競技變成東京都、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北海道、福島縣。6都道縣皆採「無觀眾」措施,不僅對運動選手,就連已經買到入場卷的觀眾也感到失望。

東京奧運,無觀眾,緊急事態宣言,菅義偉,眾議院,自民黨

▲東京奧運將採「無觀眾」措施。(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從去年開始日本的確診人數一進一退,東京都現在面臨「第5波」疫情。問題是日本政府每次都說抑制疫情,「第4次緊急事態宣言」是終結疫情的最後一次嗎?民眾已經習慣一再重複的「宣言」和「重點措施」,這次會有多少效果?何時才能重回疫情前的生活?話雖如此,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實行比日本更嚴格的封城措施,也反覆實施禁止外出、罰款等措施。

停止提供酒類一直是抗疫政策焦點。其中發生的插曲是西村康稔經濟再生擔當大臣於7月8日記者會的問題發言:「對於不遵守的店家之情報將分享給金融機構,讓這些店家遵守」。

西村大臣的發言非常嚴重,容易導致國民誤解。加藤官房長官於7月9日下午的記者會一開始便回答記者提問:「我轉達西村大臣請小心發言。金融機構的監督局沒有要求金融機關合作」,並且解釋沒有要求限制餐飲店的融資。

東京奧運,無觀眾,緊急事態宣言,菅義偉,眾議院,自民黨

▲要不要如期舉行東京奧運,日本政府也非常為難。(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西村大臣於7月13日記者會表示:「自己的發言造成混亂,特別是帶給餐飲店的不安,正在反省」。日本政府也撤回對酒類批發商的要求,也就是不要和不配合停止賣酒的餐飲店做交易。日本政府反而強調加速撥放「協力金」給配合的餐飲店。

根據《朝日電視台》7月10日的節目資料,2013年爭奪奧運主辦權時公布的會場建設等的預算是7,340億日圓,2020年膨脹至1兆6,440億日圓。「無觀眾」將無入場收入。而且東京都內的旅館飯店業者,當初期待許多外國觀光客將會前來觀賞奧運,而帶來巨大的商機,2013年度末的營業設施數共1,884,2019年度末增加至3,308的營業設施數目。因為「無觀眾」措施,導致許多客人取消預約住宿。「第4次緊急事態宣言」加上「無觀眾」措施,東京都內的住宿、餐飲服務業蒙受巨大的雙重打擊。

根據7月12日更新的《NHK輿論調查》,評價東京奧運「無觀眾」的項目:「適切」39%,「應該限制觀眾入場人數」22%,「不應該限制觀眾入場」4%,「大會應該中止」30%。

科學數字顯示,日本政府面臨左右為難的局面。美國第一夫人將出席開幕式,拜登政權以具體行動強力支持同盟國日本。菅內閣若能實現「安全安心的東京奧運」,並於奧運閉幕之後達成「逆轉勝」,將有助於贏得自民黨總裁的寶座和眾議院選舉。

熱門點閱》

► 作家H/不到一天除去小三污名 鄭家純呈現世代愛情觀「位移」

► 張宇韶/將台灣納入防衛 鑲嵌自己於印太戰略 日本正下一盤好大的棋

► 邵宗海/買疫苗救百姓 「台灣地區」不是問題

► 邱慕天/家長崩潰「乾脆小孩全送健身房」 微解封標準出了什麼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蔡錫勳專欄

蔡錫勳專欄 蔡錫勳

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所所長

蔡錫勳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