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雋義/2020東京奧運充滿驚喜 全是媒體「戈培爾效應」惹的禍?

我們想讓你知道…而「謊話說一千次就會變成真理」這話,在行銷界又有個美化版的說法——「只要我相信,就一定能成真」。

● 作者/蘇雋義

在2021年舉辦的2020年東京奧運終於圓滿落幕。對許多人而言,這是屆充滿驚喜或驚嚇的奧運。而不管是驚喜或驚嚇,它們的共同點就是發生了許多超乎預期的事。而之所以超乎預期,多半是源自於過往印象及媒體報導所建立的心理標準。

這次東京奧運的開幕式上,壓軸歌曲用的是日本女婿約翰藍儂的名曲「Imagine」。這不是這首早在1971年就發行的名曲第一次登上奧運殿堂,早在1996亞特蘭大奧運及2012年藍儂母國的英國倫敦奧運閉幕式都出現過。

東京奧運,運動,國族,競賽,戈培爾效應,行銷,戴資穎,麟洋配,陳雨菲,潘政琮

▲東京奧運開幕。(圖/路透)

大家都知道,奧運舉辦的原意是以運動競賽取代戰爭,這點和以反戰立場著稱的藍儂立場一致。但這首鼓吹四海一家的名曲歌詞裡有句話,常常會令許多人感到尷尬。「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想像沒有國家)」,這句等同說國家制度是萬惡的根源的歌詞,尤其是每個人都從小都被教導要愛國並以國家為榮,等於連帶說各國派出的運動代表好像是罪惡的代理人一般,這會不會太失禮了一點?

但也就是有人注意到了沒有國家的人就不能參加奧運的不公平,因此自上一屆里約奧運起,開放了一個給沒有國家的難民來參賽的難民隊。

東京奧運,運動,國族,競賽,戈培爾效應,行銷,戴資穎,麟洋配,陳雨菲,潘政琮

▲東奧開幕式難民隊。(圖/路透)

在未來的一百年後,國家制度的觀念或許很難從人類社會根除,但若是奧運為了世界和平取消了以國家為單位的參賽制度,那麼現在慣於看國家隊對抗的人一定會大為驚訝甚至是從此不看奧運——因為這個趨勢挑戰了他的根本觀念,連帶挑戰了他的中心信仰。

其實不可諱言的,有絕大多數人平常從不看比賽,但因為奧運是「四年一次的國與國對抗平台」,因此,四年一次的奧運就一定要為國家榮耀瘋一次。

在媒體的大肆報導下,我們都覺得戴資穎奪金應該是天經地義。而這個「天經地義」變成思考前提的狀況下,人性自然會去找原因解釋這個天經地義沒有實現的原因,而不是反過頭來去探討這個「天經地義」到底合不合理牢不牢靠。

在行銷的領域中,有個行銷人耳熟能詳的操作策略——戈培爾效應。而這個精神後來被濃縮成連搞政治的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句話——「謊話說一千次就會變成真理」,雖然史料中找不到戈培爾本人真的講過這句話。

戈培爾效應簡而言之,就是你持續不斷的一直講一個訴求,人們(尤其是搞不清楚狀況不懂基本行情的人)聽多聽久了就會把它當成天經地義的行為準則。

東京奧運,運動,國族,競賽,戈培爾效應,行銷,戴資穎,麟洋配,陳雨菲,潘政琮

▲東奧羽球麟洋配摘金。(圖/路透)

同樣的,在這次奧運中,一開始不被看好的羽球男雙麟洋配奪金,對我們是意外的驚喜——因為一開始媒體並沒有太去報導他們,尤其又是首戰輸給了好像不是很強的印度。

而高爾夫球的潘政琮奪銅也是一樣,不要說認為潘政琮能奪牌,就連高爾夫球這個運動項目的曝光度都低得可憐。但也就是因為媒體沒關注,所以大家才會對奪牌感到是驚喜。

但戴資穎的狀況則剛好相反。因為媒體都說她能奪金,你也這麼說他也這麼說,說久聽久了之後,就變成了相信她「一定能奪金」。這種把可能講成一定,連帶讓受眾也把可能當成一定,這就是「謊話說一千次就會變成真理」的實現。

而「謊話說一千次就會變成真理」這話,在行銷界又有個美化版的說法——「只要我相信,就一定能成真」。

這次奧運堪稱是中國隊傳統強項的失金潮。桌球混雙、羽球男雙。羽球女雙。羽球男單,以及女子排球止步16強,這些項目都再再衝擊了中國民眾乃至賭客的心。但為何不被看好的陳雨菲逆勢苦戰戴資穎奪金仍會被對岸球迷謾罵呢?

根本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對岸的眾多賭客其實也是看好戴資穎贏的,輸了錢的氣沒處發,就只有跑到陳雨菲版上痛罵她靠防守奪勝勝之不武,卻忽視了陳雨菲能守死戴資穎逼她打險球是多麼的不簡單——因為他們的出發點是在相信戴資穎能贏球的本位來看事情,所以自然會把阻礙信仰成真的東西當罪人。

東京奧運,運動,國族,競賽,戈培爾效應,行銷,戴資穎,麟洋配,陳雨菲,潘政琮

▲戴資穎大戰陳雨菲。(圖/路透)

講了半篇的戈培爾效應,可能有的人不知道戈培爾是誰,在這大概介紹一下他。

戈培爾是希特勒的宣傳部長,二戰末期德國準備投降之前,他先是殺了全家人,然後和老闆希特勒一起自殺。

他的一生原本是「把群眾當白癡四處講瞎話」的後果寫照,但後世傳媒與政客卻只記得他的「謊話說一千次就會變成真理」希望以眾口鑠金人云亦云來操縱世界。

所謂做人要務實,如果單靠「我相信」就能夢想成真中獎賺大錢,那麼運動員們何苦把自己訓練得那麼累,光用想的就可以在奧運奪牌了。

熱門點閱》

► 邵宗海/美國挺台出席WHA 2022年是否如願?

► 王志鵬/英國伊莉莎白航空母艦群為何不穿越台灣海峽?

► 李沃牆/發行成本逾23億「振興五倍券」跟「普發現金」孰優?

► 黃竣民/軍、士官「退場機制」竟成政府的另類呆帳?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