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治邦/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
截至8月13日為止,全國共有1,353萬人完成疫苗意願登記,其中19.9萬人(1.47 %)僅願打高端疫苗,而113萬人(8.35%)則願接受高端或其他疫苗。為何僅有少數民眾青睞國產疫苗?未來國產疫苗如何發展才能重振旗鼓?由經濟理論與現實疫苗供給與需求狀況可以回答上述問題。
民眾傾向低估以計劃經濟推動的國產疫苗品質
政府以計劃經濟的思維取代由廠商與消費者進行自願交易的市場機制,是國產疫苗吸引力不足的主因。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二位得主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美國現任財政部長葉倫的先生)以及麥克・史彭斯(Michael Spence)的理論可以解釋此結果。喬治・阿克洛夫提出二手車買方會低估二手車品質的所謂「檸檬車問題」。
以國產疫苗為例,在近四千餘人進行第二期試驗的過程中,廠商遠比消費者清楚疫苗的潛在副作用以及對抗變種病毒的有效性。然而,因第二期解盲的結果到十月份以後才能公佈,因此,多數心態保守的消費者傾向低估疫苗的品質。
另一方面,在疫苗廠商擁有比消費者更多資訊的情況下,根據麥克・史彭斯的看法,這些廠商可以釋放具有可信度的訊號(signal)以吸引消費者。而進行第三期試驗,並公佈保護力以及潛在副作用的相關資訊便是這類訊號。上述兩位學者的理論,解釋了為何多數國人會選擇已完成第三期試驗的國際疫苗。
▲莫德納、嬌生、輝瑞等國外疫苗受民眾青睞。(圖/路透)
政府須面對AZ以及國產疫苗可能過剩的問題
國人自主選擇疫苗的結果,導致政府採購的AZ(AstraZeneca)疫苗以及國產疫苗未來可能出現大量存貨。國內目前有下列三類疫苗:腺病毒疫苗如AZ、mRNA疫苗如莫德納(Moderna)與輝瑞-BNT(Pfizer-BioNTech)以及重組棘蛋白疫苗如高端。國人對此三類疫苗的需求比例可以預估如下:第六輪符合預約高端資格者共60.5萬人,其中69.3 %(41.9萬人)完成預約程序。
將此比例再乘上表達有意願打高端疫苗比例的8.35%,可以得到高端疫苗的需求佔比為5.8%。 再根據8月13日對民眾的意願調查,所得到單選AZ的110萬人以及單選莫德納的402萬人的數據,對其餘的94.2%進行分配,可以得到對AZ及mRNA疫苗的需求比例分別為20.2%以及74%。
將這些比例轉換為人數時,要考慮到12至17歲之間的120萬名學生只能施打mRNA疫苗,因此,就全國12歲以上有疫苗需求的2,110萬人中,每人以兩劑需求計算,則對AZ、mRNA與國產疫苗的需求劑量分別為804萬、3,185.2萬與230.8萬。
而若國內所有訂購疫苗都如期到達,則預期供給為AZ疫苗1,816萬劑(政府自訂1,000萬劑 + Covax系統分配476萬劑 + 外國贈送340萬劑)、mRNA疫苗2,355萬劑(莫德納政府自訂605萬劑 + 美國贈送250萬劑 + 民間購買輝瑞-BNT 1,500萬劑)以及國產疫苗500萬劑(高端)。
如此一來,AZ疫苗呈現超額供給1,012萬劑,mRNA疫苗呈現超額需求830.2萬劑,而國產疫苗則呈現超額供給269.2萬劑。整體而言,以AZ及國產疫苗彌補mRNA疫苗之不足後,國內會產生451萬劑的疫苗超額供給。
▲政府自購AZ疫苗抵台示意圖。(圖/記者沈繼昌翻攝)
然而,上述數值實屬低估。這是因為全世界疫苗施打率最高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平均每人只施打1.68劑。若按此數據調整,則我國疫苗超額供給會達到1,126.2萬劑((2 - 1.68)劑/人 x 2,110萬人 + 451萬劑)。
國產疫苗進行第三期試驗困難重重
為增進利潤,各疫苗廠商希望民眾在打完第二劑之後,再加打第三劑。然而,若國內八成四人口都打完第二劑後,而明年每人只需要打一劑,則明年總需求為1,772.4萬劑。因應目前疫苗供不應求的狀態,各疫苗廠商大肆擴廠,卻可能導致明年疫苗市場出現超額供給。
上述可能性對國產疫苗是否進行第三期試驗的決策造成更大壓力。目前高端提出在巴拉圭免疫橋接1,000人的第三期試驗,看起來只是因應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的要求。這是因一般國際疫苗的第三期試驗人數為3萬人左右,因而需要接近百億元新台幣的經費。然而,試驗即使成功,若得到保護力數據低於現有廠商,未來也難以獲利。
這就延伸出政府對第三期試驗是否應伸出援手的問題。先前在國產疫苗廠商進行第一、二期試驗時,政府既分攤半數資金,又幫忙募集自願測試者。雖然各國政府也會進行類似支援,然而,在第三期試驗後,疫苗進入商品化階段,所有獲利會盡歸廠商,因而政府不宜再過度補貼。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對自家疫苗充滿信心。(圖/記者高兆麟攝)
在市場經濟體系下,二十世紀的著名經濟學家法蘭克・奈特(Frank Knight)曾指出:「利潤是給予企業家冒險的報酬。」此因承擔風險,並以卓越的技術或經營能力致富是促使企業奮發向上的原動力。企業若僅靠政府保護而獲利,會讓其他兢兢業業的企業產生相對剝奪感。而若政府不再補貼第三期試驗所需的資金,則高端可以考慮透過上櫃增資的方式,以試探資本市場的接受度。
高端前景不明 打入國際困難重重
然而,若高端放棄國際標準的第三期試驗也不會令人訝異。這是因在目前的國際疫苗市場中,每種疫苗技術平台生存下來的廠商不超過二家。而人們對保護力達九成以上之mRNA平台的莫德納以及輝瑞-BNT的偏好,又明顯超過保護力為七成左右之腺病毒平台的AZ及嬌生(Johnson & Johnson)。
而和國內疫苗廠商使用相同的棘蛋白疫苗平台,目前已有Novavax疫苗廠商完成第三期試驗,並取得90.4 %保護力,但卻因產量不穩定,還未能取得美國食藥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的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Novavax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Geometric Mean Titers, GMT)為3,906,是高端662數據的6倍以上。
再加上Novavax使用昆蟲細胞、特殊奈米顆粒技術以及採用皂素與三萜類佐劑等強項,都使高端難以在短期間超越,因而高端不易追隨Novavax進入國際疫苗市場。
目前國際疫苗的廠商分屬美、中、德、英、俄五大強權,其中除俄羅斯外,其餘四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皆居全球前五名。連GDP居全球第三名的日本都無法打入國際疫苗市場,更遑論排名為第二十一名的我國。因此,即使國產疫苗廠商放棄第三期試驗也非戰之罪。
這只是和其他一百多個國家的數以百計廠商一樣,在繳出一、二期試驗的學費後,卻眼睜睜看者少數登上龍門的廠商收割最後成果。
為Novavax疫苗廠商代工不失為解決之道
在今年九月美國食藥局發給莫德納以及輝瑞藥證後,隨著民間也能自由購買疫苗,會弱化政府以控制國際疫苗數量來保護國產疫苗的可能性。由於棘蛋白技術的安全性可能優於其他種疫苗,因此,就國產疫苗廠商而言,若Novavax疫苗也能上市,則爭取為Novavax疫苗廠商代工,或許是有效利用閒置設備的可行方向。
熱門點閱》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政府以計劃經濟推行,是國產疫苗吸引力不足的主因,國產疫苗前景亦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