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涵/在五倍券討論中缺席的數位政策

我們想讓你知道…整個流程(預約、綁定、消費)的全民個人/消費資料的搜集、運用、辨識、儲存、刪除和安全保護不知是何光景?

● 徐子涵/開放知識基金會台灣代表

加碼多少我們關心沒什麼用,反正有加碼就對了。但有些事對於關心數位政策的朋友來說,卻是迷濛不已。

首先是26日當天有記者會,但有事,實在不能一直看著記者會。這些訊息和簡報內容的截圖,最後還是要從媒體的報導得知。所以這個五倍券的訊息一個push出去,媒體如雨均霑,知道這晚上會有人看,會有人討論,而且到發行日之前都是熱門話題。

但8月26日下午在各大官方網站上卻看不到詳細內容,這是第一個老問題。如此重大的振興政策,還是只能追著媒體跑,而且訊息還不完全。不過這已經是台灣政府目前釋出重大訊息的常態,這常態的發生點通常是事涉跨部會協調的重大施政。

以「五倍券」為例,各部會都有自己屬意在五倍券加碼的振興的手法。券名不一,作法也會稍有不同。

行政院本部當然是沒有力量從頭想到尾,因為各部分所主責的任務要自己想清楚,提報上來後,再透過程序核准後公佈。

第二個是,整個流程(預約、綁定、消費)的全民個人/消費資料的搜集、運用、辨識、儲存、刪除和安全保護不知是何光景?五倍券看來也是需要預約的,而且相較於去年的三倍券的發行經驗,「數位管道」會被強力推薦,提升使用率。

根據官方所釋出的圖,我們得知的現況是這樣的:

五倍券,數位政策,行政院,振興,個資,資訊系統,去識別化

▲行政院公布五倍券規劃。(圖/行政院提供)

五倍券,數位政策,行政院,振興,個資,資訊系統,去識別化

▲行政院公布五倍券規劃。(圖/行政院提供)

在數位個人綁定部分,有五倍券官網和數位支付業者的網頁或 App,這裡有幾個 parties 就算不太清楚了,但名單應該是可以確認的。

五倍券的預約領取和發放,數位支付業者可以搜集到什麼資料,這些資料的處理原則是什麼,這些資料的保護原則是什麼,目前看來也是消費者必須自行在所挑選的管道了解。

簡單來說就是不容易搞清楚,也沒有那個 cognitive capacity 可以搞懂。搞清楚的成本很高,乾脆就不要搞清楚好了。況且,我們的國民通常會這樣想:「既然是政府允許的管道,那麼在個資的保護上一定沒問題吧」。

根據經驗,可能也有一定比例的人口會選擇「五倍券官網」來預約。

但這和過去幾個臨時性的平台(口罩預約、三倍券、1922簡訊實聯制、1922疫苗預約等)應該會有一樣的問題,第一個是規格不明,第二個是委辦流程不明,第三個是開發團隊不明,第四個是驗收條件不明,第五個是滾動式修正總是在發生,第六個是隱私權政策還是不明,第七個是在服務條款裡說會提供信箱方式聯絡,基本上是沒有的。

五倍券,數位政策,行政院,振興,個資,資訊系統,去識別化

▲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圖/翻攝自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

以 1922 疫苗預約為例,從頭到尾就找不到意見信箱在哪裡,但條文還是寫的斬釘截鐵:

如果您有任何關於本公告、其他隱私權管理或本服務使用個人資料的問題,歡迎來信至意見信箱詢問。

台灣差不多快是公認的個資蒐集天堂了。有些國家數位化程度不高,因此在個資搜集上並不方便,台灣一來整體社會數位化程度比較高,但在個人資料保護和資訊安全保障的部分,卻又是屢見網路攻擊和資料外洩的重災區。

加上最近這些臨時性但普及化由政府發起的大平台動不動就能搜集到百萬到千萬之譜的個人資料 — 我們說政府單位是 facilitating 這些 PII (personal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廣泛搜集的主要動能,這點說法應該是站得住腳的。

數位化的好處是沒人與人比較沒有接觸,但數位化的代價是所有消費行為都可以追蹤。五倍券的預約,綁定和消費以及結算,整個過程都會產生資料。預期會超過兩千萬人領用五倍券,所產生的消費資料至少會有哪些?

1.個人身份資料(如身分證、姓名、手機號碼等)

2.生活區域資料(如預約超商的時間和地點、紙本領取點的時間和地點等)

3.消費資料(如商品品項、金額、消費時間和地點、所使用的金融卡等)

4.社交圖譜(綁定的 graph)

那麼,誰是 data controller?誰是 data processor?哪些資料會被留存?哪些資料會被用什麼樣的手法去識別化?哪些資料會以明碼的方式留存在什麼系統之內?這些系統的擁有者會是誰?這些資料是不是就永遠會在這些系統之內,直到擁有系統的單位消滅為止?

另外,由於各個部會即將加碼演出,這些部會對於個人資料保護的態度和能力,差異是非常大的。

各個部會將透過什麼管道拿到交換什麼資料,這些資料處理、保存和銷毀是不是有相關規定,這些我們目前一概不知。

這幾點就是目前沒有討論到的問題,但這可能還不是一般國民所關心的。相對來說,如果服務人口基數這麼龐大的緊急關鍵資訊系統沒有更多面向的討論,那我還真的不知道有什麼是更值得討論的。

熱門點閱》

► 李建璋/釐清疫苗嚴重不良反應 台灣亟須第四期臨床實驗

► 黃竣民/天價M109A6自走砲 真讓砲兵戰力升天?

► 高明見/台灣缺乏疫苗接種後安全監測機制

► 劉宏恩/高端疫苗注射後死亡的因果關係如何認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作者Blog,原標題為「五倍券沒討論到什麼」。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