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耀元/核武戰爭一觸即發? 俄若發動將成世界公敵

我們想讓你知道…這場核子大戰應該不會發生,但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失去對俄羅斯最低程度的信任與可以互相溝通的外交途徑,且普丁也主觀的願意去按下這個按鈕,那就難說了。

● 葉耀元/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的副教授兼系主任

核子武器是嚇阻工具,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理論上會讓核子國家放棄使用核子武器,但其關鍵在於彼此主觀認知對方的可信度(Credibility)是否足夠。

普丁日前下令俄羅斯的核子嚇阻部隊進入高緊戒狀態。這代表其他核子國家,尤其是那些跟這次烏克蘭危機連動且擁有核子武器的北約組織國家(美國、法國、英國),也勢必要擺出相對應的態度,來進行核武備戰。正因如此,現在全世界的人心惶惶,擔心我們是不是要面臨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且甚至是一個核子戰爭。

長話短說,這場核子大戰大抵上來說應該不會發生,但如果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國家失去了對俄羅斯(講白了就是普丁)最低程度的信任與可以互相溝通的外交途徑(反之亦然),而且普丁也主觀的願意去按下這個按鈕,那就很難說了(不過這種狀況發生的機率不大)。

▲ 核子武器是嚇阻工具,但其關鍵在於彼此主觀認知對方的可信度是否足夠。(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核武具相互牽制的功能

為什麼我會這麼有自信的認為核子戰爭應該不會發生呢?理由有二。首先,核子武器最好的用途,是在於透過其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的機制來嚇阻其他核子國家不要輕舉妄動,不要來侵犯我的領土。因為這個機制,美國與北約國家都希望用外交的手段來避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窘境,而不是透過大幅度的升級俄羅斯邊境(也就是波羅的海國家與波蘭等)的軍事佈署,用武力的方式來恫嚇俄羅斯。就算戰爭爆發到現在,西方國家最核心的策略仍然是透過經濟制裁俄羅斯與軍事援助烏克蘭的方式,來搞垮俄羅斯的後勤,讓普丁知難而退。

但當普丁把使用核子武器掛在嘴邊之後,北約國家就必須作出對應,無論是德國透過國會的特別會議來大幅度增加自己的軍事預算與送軍備進烏克蘭(作為兩次世界大戰戰敗國的德國,以前是絕對不幹這件事的),或是連歷史上最中立的中立國瑞士,也要來對俄羅斯的資產進行凍結。簡單來說,普丁的核武威脅,造成歐洲戰略佈局大幅度的轉彎,對俄羅斯採取更具敵意,也更具有威嚇性的方式來制衡俄羅斯。就其結果而言,這會大幅度增加俄羅斯升級這場戰事的成本,也就是讓普丁在使用核子武器這件事上更進一步三思而後行。

▲ 對於普丁來說,打這場仗,或許背後有國內壓力與經濟萎靡的考量點,並想要透過轉移力戰爭的方式來拯救自己的政權。(圖/路透)

誰發動核子戰爭 誰就會成世界公敵

再者,核子武器所造成的傷亡,不是任何其他形式的當代武器可以比擬的。換言之,使用核子武器所產生的代價,會讓俄羅斯被全世界都當成頭號公敵(不知道那時中國跟巴西的態度會怎麼改變),如同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在這種情況之下,俄羅斯很可能會被這個世界完全孤立、封鎖,進而造成俄羅斯有油也沒地方賣的慘狀,並因此破壞整體俄羅斯的經濟。

對於普丁來說,或許他打這場仗,背後有國內壓力與經濟萎靡的考量點,並想要透過轉移力戰爭的方式來拯救自己的政權。但使用核武後對俄羅斯的代價,跟現在的經濟制裁相比較起來,根本是小巫見大巫,完全不同的等級。

因為這樣的考量,理論上普丁除非有「非用核子武器不可」的理由,否則應該只是嘴巴說說,單純是為了要在跟烏克蘭談判上面取得更多的籌碼,或是以此去要脅西方國家來壓著烏克蘭投降(但他沒想到沒人要示弱)。而且就算他真的有在考慮使用核子武器,國內其他政治菁英也不見得會認同普丁的行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想跟他一起玉石俱焚。而這個時候,這些政治菁英就會被迫需要採取行動,來挽救自身的利益(以及俄羅斯整體國家的利益)。

依循上述的論點,普丁把核子武器搬上檯面,很大的可能性只是在進行更強烈的恐嚇,而不是真的想要使用核子武器來毀滅烏克蘭,甚至是人類文明。但在一個特定的條件之下,普丁可能真的會跟你豁出去。

那個條件就是:普丁主觀的認為西方國家可能直接介入這場戰爭,甚至是擺明了要強制透過任何方式來讓俄羅斯政權轉移。西方國家已經表態了很多次,他們不會直接介入這場戰爭,因為師出無名,而且也不想跟俄羅斯硬碰硬,擦槍走火搞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但如果普丁認為西方國家完全不可信,主觀的認為這些國家說的話一點可信度(Credibility)都沒有,那普丁可能就會因為誤判情勢,把自己內心的不安用升級衝突的方式展現,將膽小鬼博弈(賽局理論中的Chicken Game)玩到底,用核子武器來看看到底誰才是懦夫/膽小鬼。

▲ 西方國家已經表態了很多次,他們不會直接介入這場戰爭,因為師出無名,而且也不想跟俄羅斯硬碰硬,擦槍走火搞成第三次世界大戰。(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核武戰爭可能性低 仍須保持外交溝通管道

美國與西方國家自然不希望這樣的誤判發生,所以彼此之間的溝通管道都還是繼續維持,例如法國總統馬克隆在俄羅斯與烏克蘭會談前就跟雙方單獨的通過電話,更別提所有西方國家的外交團隊也在莫斯科繼續正常運作。是此,雖然誤判的可能性一直都存在,但保持外交溝通的管道,確保彼此之間都知道這場戰爭的底線在哪裡這件事,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所以,即便我們不能排除普丁可能會誤判情勢,把西方國家當作完全不可信的對手,獨斷的把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退回到1953年韓戰結束後的冷戰局勢。但至少目前看起來,這件事情應該還不會發生。

在美國把外交人員全部從俄羅斯/莫斯科撤離之前,我認為我們都不需要太擔心這件事。普丁或許瘋狂,但所有的政治決策者都有屬於他自己的理性,重點只在於我們有沒有理解他的理性計算的原則是什麼。

熱門點閱》

►翁履中/俄進入烏東「維和」 「擋住普丁」民主陣營需要更大決心

►趙春山/烏克蘭危機凸顯「新冷戰」的常態化

►張宇韶/俄羅斯反「北約東擴」 大國博弈將改變烏克蘭戰略劣勢

►黃竣民/冷戰時期莫斯科「紅場事件」在東引重演?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葉教授的國際事務學院」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葉教授的國際事務學院

葉教授的國際事務學院 葉耀元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以及政治學系系主任。於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取得政治學博士學位。專注於國際關係、安全研究、台灣、中國與東亞的民意調查、兩岸關係、美中台關係與東亞安全與經貿問題。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