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財/選戰淪為扒黑歷史現場 欠缺地方政策討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當公共政策及市政建設辯論讓位於娛樂性及庸俗化八卦新聞,公眾胃口也被餵養成為「嗜血」、「眼中只有藍綠白」及對市政建設興趣缺缺。

▲▼台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會-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圖/台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主辦方提供)

▲選舉新聞報導呈現著重特定候選人及特定城市,地方選舉新聞報導不均衡態勢,仍然沒有改變。(圖/台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主辦方提供)

●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無線熱有線冷現象已改善 集中報導特定候選人的不均衡態勢未改變

隨著電視台選舉播報頻率及時間增加,可以瞭解九合一選情已由原先低迷逐漸攀升。然而無庸置疑的,媒體報導呈現「重北輕南」現象、獨厚台北市長及新竹市長候選人選情報導,尤其報導高度「集中化」偏重陳時中、高虹安、蔣萬安及黃珊珊等人,幾乎「邊緣化」較少報導台南市長選舉候選人黃偉哲、謝龍介、許忠信及桃園市長選舉鄭寶清、賴香伶。

儘管無線電台報導冷及有線報導熱現象,已經有所改善,無線電台隨選舉日期逼近報導漸多,滿足公眾對參與選舉事務的「知情權」。問題是,從連續已進行五波選舉新聞報導監測,此並不符合公職候選人應享有公平合理,及符合比例原則接近使用媒體機會。各電視台或因為市場化競爭,往往在兼顧編輯自由及候選人公平接近媒體間,確實產生諸多衝突之處。選舉新聞報導呈現「重北輕南」、著重特定候選人、特定區域及特定城市,基本上,地方選舉新聞報導不均衡態勢,仍然沒有改變。

選戰新聞媚俗化 地方選舉應回歸政見辯論

進一步分析,這些媒體報導選舉新聞的高聲量,陳時中有四次是聲量王,高虹安有一次是聲量王,但這些聲量卻是集中在個人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絡、肢體接觸是否涉及性平事件、疫情防控及疫苗購買爭論、男女朋友關係、碩博士論文抄襲、助理費不當領取及八卦消息;甚至在地方選舉中提出「抗中保台」、「務實台獨」、「台灣不是中國一部份」及影射候選人「親中賣台」行為。

▲徐巧芯發文影射陳時中。(圖/翻攝自 Facebook/徐巧芯)

如此地方選舉及地方治理便流於高度「娛樂性」、「媚俗化」及「政治化」的口水戰,難以窺探候選人的政見內容及討論其可行性,欠缺關注如何形塑一個城市風貌、提升治理品質及競爭力的公共政策討論。選舉市場成為口水戰、挖人隱私的個人形象毀滅戰,只在證明哪一位候選人較具高聲量、高人氣,選舉策略考量重於公共政策辯論。而當公共政策及市政建設辯論讓位於娛樂性及庸俗化八卦新聞,公眾胃口也被餵養成為「嗜血」、「眼中只有藍綠白」及對市政建設興趣缺缺。

這樣的選舉文化不是健康成熟公民社會的特質,媚俗化及庸俗化只追求速度、感官刺激,未經確認事件爭議充斥瀰漫整個言論市場,耗盡多少媒體資源及力量在報導屬於「低階價值」的候選人言語及交相指責的口水戰,本應理性公民卻淪為追求感官刺激、毫無過濾新聞資訊能力的「工具人」,這樣低落公民社會及公民素養,實在無法扮演監督政府機器及政治菁英的堡壘。

媒體從黨國體制中獲得解放 卻逐漸失去社會公器角色

台灣社會致力於公民人權、社會民主,從威權統治時期黨國控制媒體,致媒體缺乏第四權的中立性、自主性及獨立性。然而歷經威權體制民主化轉型,媒體自主性逐漸從黨國體制宰制釋放出來,威權時期政治力控制凌駕於市場化機制。但在民主轉型的社會中,媒體從黨國體制控制中獲得解放,經營管理更偏重市場化、多元化,甚至庸俗化、媚俗化。甚至為取得更高能見度搏版面,各電視台無不渾身解數或無所不用其極、各有所偏重創造話題王,媒體報導的嗜血、譁眾取寵過度「娛樂化」,導致媒體報導失去社會公器角色。

台灣地方選舉應回歸理性公共政策辯論

地方選舉目的本來是要選賢與能,完成政治人才甄補,選出一位關心市民權益及福祉的市政治理長才,具有宏觀視野、關懷弱勢、關注城市各種社會福利、交通基礎設施、環境治理及文化建設,善於行銷城市及提升城市競爭力,因此市長候選人本身不僅需要有「在地關懷」心中有市民;同時也需要「全球視野」,為城市治理及發展擘劃長遠規劃。如此重要的公共政策議題規劃及執行等辯論,其重要性遠遠高於選舉八卦新聞之「娛樂性」,電視台作為媒體公器又怎能忽視自己神聖職責及角色呢?

▲市長候選人本身不僅需要有「在地關懷」心中有市民,同時也需要「全球視野」,為城市治理及發展擘劃長遠規劃。(圖/高雄市選委會提供)

熱門點閱》

►青少年自殺因高樓多 國際質疑台灣對人權沒興趣

►成功路上不擁擠 查無輕鬆追夢人

►高虹安是面照妖鏡 國家機器傾全力拉下?

►林忠正/小賭怡情乃人之天性 娛樂性麻將應合法化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柳金財

柳金財 柳金財

畢業於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班。現任職於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並兼任學生事務長一職。在研究領域方面,主要為政治學、國際關係;跨及中國研究與兩岸關係領域。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