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成功說服麥卡錫改在美會面 做波動棋局的棋手

我們想讓你知道…我們絕對有自己的能動性,也需要保持各種彈性,才能夠在美中競逐之下維持我們的主權完整。

● 作者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率先報導,蔡英文總統將於4月初出訪美國,除了過境紐約之外,也會在南加州的雷根總統圖書館發表演說。重點是,報導中指出,蔡英文「說服」眾院議長麥卡錫暫時不要訪問台灣,兩人改為在加州會面,以減緩中國方面的緊迫壓力。報導指出,中國方面持續在軍事上對台灣咄咄逼人,而美方接受了蔡英文的建議,讓議長與蔡總統在加州會面。

隔了一天,根據《彭博社》的報導,麥卡錫證實了這樣的安排,不過也說並沒有排除未來的訪台行程,只是原本希望4月訪台,確定改在美國與蔡總統見面。

台灣避免刺激中國 美國責任地降低風險

這則新聞實在是太過有趣。首先,台灣方面成功說服麥卡錫,在美國見面的風險比較低。大家有沒有聯想到1995年李登輝訪美的新聞?當時李總統在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說,中國可是氣得不得了,之後試射大量飛彈,引發了第三次台海飛彈危機。這一次是台灣說服美國接受蔡總統訪美,而且還要跟議長會晤。這個訊號就像在說:「你看,我們台灣方面主動釋出善意,不要這麼刺激中國,你們中國總不能再大動作抗議了吧!」美國方面接受這種安排也是釋出訊號,認為眾議院議長在美國與蔡總統見面、而且也讓蔡總統在雷根圖書館這個重大象徵意義的地方發表演說是更好的安排,同時降低了風險。這有點像是告訴中國:「我們已經很負責任地降低刺激到你們的風險了喔!

▲蔡英文「說服」眾院議長麥卡錫暫時不要訪問台灣,改為在加州會面,以減緩中國方面的緊迫壓力,而麥卡錫接受了蔡英文主動提出得更好選項。(圖/路透)

退一步進兩步 台灣說服美國而美國尊重台灣

有媒體認為這是「退一步進兩步」,蔡英文總統不但展現出主動減緩兩岸衝突的姿態,又能夠堅定地為台灣爭取舞台,甚至舖好台階讓各方在各退一步的同時,卻又有很大空間行動。對麥卡錫來說,他早就宣布了要造訪台灣,而中國也早就預告要強硬反擊,那現在是台灣方面主動提出更好的選項,麥卡錫是「接受台灣建議」而不是自己主動退卻,但是實際上的目的還是有達到:跟蔡總統見面、支持台灣民主。隨著麥卡錫議長正式確認4月份蔡總統的訪問與會晤行程,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台灣在此局當中推進了自己和美國的合作角色,對國際社會釋出的訊息是:台灣說服美國,美國尊重台灣,而且大家都努力避免衝突。現在就看中共怎麼接球。對中國來說這當然仍然是挑釁,但能夠攻擊的著力點就降低很多。

不做強國的棋子 但可當波動棋局的棋手

其實我們必須要瞭解,台灣的存在本身對中國而言就是一種挑釁,台灣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刺激到中國。台灣民主政治的蓬勃發展,就是對中國共產黨統治正當性的最大挑戰。我們預期中共的戰狼外交將會繼續正常發揮,只是這一次對他們來說著力點就變小了很多。

陳嘉宏主編的有一句話很有道理,他說:「很多人說台灣不要做『強國的棋子』,但其實台灣也可以是,『撥動棋局的棋手』」。身處美中強權下的台灣很不容易。我們絕對有自己的能動性,也需要保持各種彈性,才能夠在美中競逐之下維持我們的主權完整。

▲台灣絕對有自己的能動性,也需要保持各種彈性,才能夠維持我們的主權完整。(圖/路透)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美國台灣觀測站專欄

美國台灣觀測站專欄 美國台灣觀測站

國會是美國的立法單位,關係著美國內政外交的政策走向。秉持著開放資料、開放政府的精神,我們希望透過集結及整理美國國會台灣相關法案,讓更多人能了解、甚至參與美國的政策決策圈。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