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郭?選侯? 國民黨徵召廝殺激烈

我們想讓你知道…若郭台銘代表國民黨出征,主打科技經濟,可拉開與賴清德的差距。要如何破解民進黨的攻勢,就看國民黨是否能擺脫傳統舊思維。

▲ 國民黨若徵召郭台銘總統為候選人,或許會有不同的新氣象。(圖/記者湯興漢攝)

● 郭振鶴/東吳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

走出束縛的方法(Avoidance devices)是往一個不同的想法前進,不管這個想法背後的假設有沒有根據。它的目的就是要產生不同的想法,跳脫窠臼,而不是要去證明或是推翻那些舊想法。國民黨徵召郭台銘總統為候選人,有望擺脫束縛,重新出發。

郭台銘在年輕泛藍選民間有逾四成支持率

日前一份最新民調顯示,侯友宜和郭台銘在全體選民部分,各獲32%的支持度,暫時呈現勢均力敵的狀態;不過,在國民黨支持者方面,有40%的泛藍選民支持「侯郭配」搭配參選,比重遠高於郭侯配的33%。該民調交叉分析也發現,40歲以下泛藍選民,有超過四成支持國民黨徵召郭台銘,是郭占優勢的部分;50歲以上選民則較偏好侯友宜。該民調也調查,若最終藍綠白「三腳督」爭霸,藍營不論是徵召侯友宜或郭台銘,目前都以29%支持率小贏賴清德的27%,但雙方差距在誤差範圍內,顯示競爭激烈;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支持度雖居最後,但也超過二成民眾支持;反之,若柯不參選,藍營勝選機會大於綠營。民調也指出,國民黨和民眾黨支持者分別有76%和66%希望2024年能下架民進黨;民進黨支持者則分別有34%及37%不希望看到國民黨及民眾黨當選。至於中立選民,不希望看到民進黨勝選的比重(23%)也高於國民黨和民眾黨(都低於10%)。

▲ 日前一份最新民調顯示,若最終藍綠白「三腳督」爭霸,藍營不論是徵召侯友宜或郭台銘,目前都以29%支持率小贏賴清德的27%。(合成圖/賴清德臉書、記者湯興漢、許靖騏攝、民眾黨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民生問題處理不力 兩岸關係持續惡化 郭台銘可攻的優勢

一、賴清德在《聯合報》民調都輸郭台銘與侯友宜。郭台銘的經濟屬性,是賴清德無法匹敵的,這正是中間選民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二、侯友宜與郭台銘勢均力敵,賴清德民調下滑,中間選民的票流到郭台銘那邊。賴清德的支持度從38%掉到27%,選民認為民進黨在民生問題上處理不力,也找不到與中國大陸和平相處的方法。

至於郭台銘與侯友宜,誰當總統,誰當副總統?筆者認為可以郭台銘為主,侯友宜可在其執政的新北市鞏固地方的400萬票,讓郭台銘去選誰當副總統。

黑格爾「正反合」重新定位百年老店 提高層次才有機會勝選

黑格爾「正反合」為一種分析各種對立和矛盾(例如最傳統的「主體—客體」對立)的方法及概念性根據。因此,黑格爾的方法是找出這些「對立」。黑格爾提供的解決方案就是他的辯證邏輯,也就是通過內在的超越,而不僅是外在的反思,去突破思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這種超越則表現爲對自己的否定,通過不斷的自我揚棄,從有限去接近無限。這就是所謂的「正反合」的模式:先肯定,再否定,最後是否定之否定,達到一個更高的認識層次,在這個基礎之上發現解決的方案。

逾三成中間選民選人不選黨

▲ 郭台銘在科技及經濟方面的經驗,有望拉開與賴清德的差距。(圖/記者吳世龍攝)

中低收入及中間選民已看破民進黨執政下的衰敗,從這裡可看出若提名郭台銘,代表國民黨的行銷角度以定位為主,國民黨這間百年老店若選侯友宜跟民進黨賴清德競爭,還是傳統競爭思維,很容易被民進黨攻擊,這種競爭思維沒有全新視野;若郭台銘代表國民黨出征,主打科技經濟,可拉開與賴清德的差距。要如何破解民進黨的攻勢,就看國民黨是否能擺脫傳統舊思維。

郭台銘有望讓台灣從彈藥庫蛻變為科技島

筆者認為國民黨全力輔助郭台銘,才能拉開與民進黨賴清德的距離,用郭的態度去做,有一半中間選民會回歸國民黨,同時也能爭取到中間選民。從傳統重複空間中,找出一條路來。台灣正站在歷史轉捩點上,這是從彈藥庫走向科技島的最後機會,再不做出改變,不斷被孤立的台灣,最後還會剩下什麼?2024,台灣將再次迎來決定未來的機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郭振鶴

郭振鶴 郭振鶴

中油95/98差二元推動者、百年老店郭元益轉型顧問,著有三本行銷管理學教材。現任東吳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榮獲112年東吳大學教學全校前十名獎。

郭振鶴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