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台海和平攸關未來 侯友宜要從治安轉型到國安

我們想讓你知道…到目前為止,侯友宜「暢談警政,少論國政」。主導涉及「國安」的國防、外交和兩岸政策,是總統必須扮演的角色。從「治安」到「國安」,是侯必須「轉型」的時候了!

▲ 美國兩岸事務專家葛來儀認為,曾透過雙城論壇與對岸往來過的柯文哲,是中方較為熟悉的總統候選人。(圖/記者林敬旻攝)

●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美國兩岸事務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日前在談及台灣的未來問題時說,北京對國民黨徵召的新北市長侯友宜不熟悉,把他與已故總統李登輝作聯想,傾向支持擔任台北市長期間,曾透過雙城論壇與對岸往來過的柯文哲。

對此,柯文哲把葛來儀的話解讀成,他是最能夠與中、美兩邊溝通的人。葛來儀認為柯曲解她的意思,她只表示中方對他較為熟悉。葛來儀強調:「我不是在為柯文哲背書,也沒有說他是唯一有能力與中國溝通的候選人。」

柯文哲對葛來儀的說法是選擇性的、朝對自己選情最有利的方向解讀;葛來儀義正辭嚴地加以澄清,恐怕擔心被認為有「干預」台灣選舉之嫌,損害了她學者的名號。

▲ 葛來儀在推特發文打臉柯文哲。(圖/Twitter/翻攝自@BonnieGlaser)

我在馬政府執政時期負責智庫工作,與包括葛來儀在內的外國專家學者,都有長期打交道的經驗。他(她)們許多具專業背景,與政府關係密切;雖有各自不同的政治立場,但都是為美國的國家利益服務。而美國為了本身的利益,避免不了會支持外國選舉中,那些美國所「屬意」的特定參選人。

中方對侯、賴、柯都不陌生

中共基於對台政策考量,當然關注台灣的總統大選;但北京一向聲稱「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事務」,標榜不介入台灣「地方的選舉」。對北京而言,選舉結果不會改變其對台政策的戰略目標,但會影響其戰術作為。在戰術層面上,北京對台灣選舉或許也有「屬意」的人選,但中共的影響力絕對不及美國。而且,以當前兩岸外弛內張的氣氛看,中共不可能不理解,台灣有人會把他的「支持」,當成是選舉的「票房毒藥」。

中國大陸不乏長期研究台灣問題的專家學者,對侯友宜、柯文哲和賴清德都不會陌生。葛來儀所謂的「熟悉」,不知有何客觀的標準。事實上,與柯文哲比較,侯友宜當初負責的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就長期累積了許多與對岸交往的經驗;何況,熟悉並不表示就能溝通。

▲ 對岸不乏長期研究台灣問題的專家學者,對侯友宜、柯文哲和賴清德都不會陌生。(圖/記者李毓康、陶本和、林敬旻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馬、侯在九二共識上無歧見

侯友宜代表國民黨參選,國民黨與對岸就擁有多層次的溝通管道,這非「雙城論壇」所能比擬。並且根據馬執政八年的經驗,兩岸溝通是有成果的,而且是對台灣有利的。

國共來往的「通關密語」就是九二共識,侯友宜可以不必掛在嘴上,但必須認識它是國民黨現行大陸政策的一個重要主張。根據國民黨第21次全國代表大會第1次會議,於2021年10月30日通過題為「革新 團結 重返執政」的政策綱領案,其中涉及大陸政策的部分,就有下列的表述:

推動海峽兩岸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務實基礎上,由『求同存異』進一步走向『求同尊異』,開展各項有利於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工作,促使兩岸重返和平繁榮的康莊大道。

侯友宜展開請益之旅,曾於日前拜訪馬前總統,就我所知,雙方確曾談到包括九二共識在內的重要政策議題。馬會後表達全力挺侯,顯示雙方對九二共識並無歧見。馬在其首次大陸之行的過程中,就已針對九二共識的精神與內涵,多次公開做出表述,對此,侯應有充分的了解。

以台灣當前面臨的內外形勢看,2024年的總統大選,對台灣民眾而言,確實是一場「戰爭或和平的選擇」。

▲ 侯友宜日前拜訪馬英九,雙方對九二共識並無歧見。(圖/侯友宜臉書)

美中溝通 台海和平重要元素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在本月27日屆滿百歲前,接受了《華爾街日報》的訪問。季以「失序」(disorder)形容當前的世界,認為世界因美中競爭一分為二;而「幾乎所有主要國家都在尋求自身基本定位,且大多數仍是內部意見分歧狀態,處於改變或適應新環境過程。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是季辛吉眼中,主張「戰略自主」的一個範例。馬克宏今年4月訪問北京後表示,歐洲不該捲入台海衝突、也不該當美國跟班;但不是所有國家都具備「戰略自主」的條件,日韓兩國即逐漸向美國的「抗中」立場傾斜。

「台灣問題」確有可能迫使中美走上衝突。季辛吉以「無解」(insoluble)形容「台灣問題」,他的如意算盤是:「歡迎一種能維持現狀多年,又能讓兩岸不會威脅對方、甚至不會限制住對方發展的方案。」

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本月25日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談到台灣局勢時表示,台海和平不能只靠美國與盟友,維持美中溝通是重要元素;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美國希望藉由確保真實且強大的威懾能力,來維持現狀。

▲ 法國總統馬克宏4月訪問北京後表示,歐洲不該捲入台海衝突、也不該當美國跟班。(圖/路透)

上述兩人都提到維持現狀,但讓兩岸目前的僵局持續下去,並不符合中共的發展目標。我曾多次提到,從2024年開始,中共對台政策會逐漸朝「促統」的方向進行戰略轉移。面對選後台海形勢的變化,台灣何去何從?這是擺在所有角逐總統大位者面前的一份答卷。

侯須提因應促統的和平方案

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副總統曾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如今他以「和平保台」取代「抗中保台」的主張,看起來相當「務實」,但言行仍未洗淨「台獨工作者」的標籤。因此,即便賴贏得大選,兩岸也沒有「化干戈為玉帛」的可能。

侯友宜反對「台獨」,這是國民黨的一貫立場;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使他一旦勝選,就能立刻和對岸重啟和平對話。侯反對「一國兩制」,這符合台灣的主流民意;但為了和競選對手有所區隔,他應該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提出因應對岸「促統」的和平方案。

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侯友宜予外界的一般印象是「暢談警政,少論國政」。主導涉及「國安」的國防、外交和兩岸政策,是總統必須扮演的角色。時不我與,從「治安」到「國安」,是侯必須「轉型」的時候了!

▲ 侯友宜予外界的一般印象是「暢談警政,少論國政」。(圖/記者李毓康攝)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美麗島電子報專欄

美麗島電子報專欄 美麗島電子報

二OO九年十二月,美麗島電子報在「引領兩岸問題討論」的簡單想法中誕生。創刊以來,美麗島電子報每天擴充政治、國際、兩岸、財經、生活專論以及新聞,鎖定重大議題,尋找各領域關心台海的專家投入專欄群。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