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的「家園經濟學」就是風水輪流轉,以前,貧窮國家喜歡把產業政策當作國家發展的重要工具,現在,則變成富裕國家把產業政策當作鞏固自身經濟實力的一個武器。(圖/路透)
● 丁學文/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
談到Homeland,你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在美國熱播八季的反恐及政治驚悚電視劇:《反恐危機》(又譯《國土安全》,Homeland)這部電視劇劇情鋪陳的就是國際政治的理想與現實落差。
有趣的是,現在的資本市場,越來越多人開始以「Homeland Economics家園經濟學」來闡述現在這個詭譎難測的全球經濟發展現實。
那,什麼是「Homeland Economics家園經濟學」?
很簡單,就是風水輪流轉,以前,貧窮國家喜歡把產業政策當作國家發展的重要工具,現在,則變成富裕國家把產業政策當作鞏固自身經濟實力的一個武器。也是這樣,保護主義的新經濟模式正在崛起,它到底是會減少國家經濟的風險,以應對市場波動、不可預測的震動和地緣政治對手的行動,還是會弄巧反拙,讓保護主義擴張,催化國際間的緊張局勢,現在根本沒人說得清楚。
但不能否認的是,這股風潮越吹越烈,搞得大家昏頭轉向窮於應付,此起彼落的小院高牆以及友岸外包正在催化越來越難以預測的全球政經情勢新發展。
保護主義蓬勃 自由貿易遭嫌棄
▲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全球版本封面故事聚焦國際最新現實。(圖/擷取自《經濟學人》封面)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全球版本封面故事聚焦國際最新現實。在封面設計上,編輯群讓我們看見的是在黃昏的背景前,一組一組由代表自由貿易的集裝箱堆疊出來的的詭異場景,講實話,有點像是一座墳場。上面兩排黑色字體,大字寫的是「 ARE FREE MARKETS HISTORY 自由市場已經成為了歷史嗎?」小字則是「The rise of homeland economics 家園經濟學的興起。」
《經濟學人》這次大手筆以緒論第一篇、Briefing專文、商業板塊第二篇以及由位在美國舊金山,負責政經和全球趨勢的資深編輯Callum Williams帶領團隊撰寫的《特別報導》七篇文章帶我們重新審視現在這個全球的最新現實「家園經濟學」。回顧歷史,某些時候,根本性的改變只有在戰爭和革命發生時,才會轟轟烈烈的到來。但更多時候,它會無聲無息的降臨在你我身邊。《經濟學人》認為那就是所謂的「家園經濟學」,它是一種由雄心勃勃的保護主義、高補貼和干預組成的意識形態。過去幾年,諸如脆弱的供應鏈、國家安全的威脅、能源轉型的壓力和生活成本的危機一樣一樣都必須靠政府出手才能處理的事情接踵而來。當「家園經濟學」成為現實之際,原本的開放市場和有限政府假設早就被拋在了九霄雲外。
▲ 當「家園經濟學」成為現實之際,原本的開放市場和有限政府假設就會被拋在了九霄雲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對經濟學人來說,這是令人充滿警惕的一個趨勢。《經濟學人》成立於 1843 年,創立的宗旨之一就是爭取自由貿易和讓政府發揮有限的作用。 如今,這些古典自由主義價值觀不僅不受歡迎,而且已經在政治辯論中被束諸高閣。八年前的歐巴馬總統信誓旦旦的讓美國簽署了一項龐大的太平洋貿易協定PTT。但今天,如果你在華盛頓繼續主張自由貿易,肯定會被笑太過天真。
《經濟學人》這個禮拜的《特別報導》也認為,「家園經濟學」的結局將令人失望。 因為它誤判了問題癥結,並讓國家承擔了無法承擔的責任,還破壞了社會和科技走向快速變革的機會。不過《經濟學人》相信它最終將走向消亡。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市場運作更能應對衝擊 國家主導的市場舉步維艱
全球新起政權的核心理念是:保護主義是應對市場開放衝擊的一個方法。中國的成功模式讓西方勞工階級相信,貨物跨境自由流動已經讓他們損失慘重。COVID-19更讓菁英們認為必須「杜絕全球供應鏈的風險」,它們的作法是將生產轉移到離本土更近的地方。
這種保護主義還伴隨著額外的政府補貼支出。全球工業界正在大舉的進行補貼,以促進能源轉型,並保證戰略物資的有效供應。疫情期間向家庭發放的大量救濟提高了人們對國家作為天災人禍最佳支柱的期待。自己都很窮的西班牙和義大利政府甚至已經開始出手救助那些無法負擔抵押貸款成本上升太快的借款人。
另外,國家施捨不可避免地必須伴隨著更多的的政府監管。反壟斷變得越來越積極主動。監管機構正在關注從雲端遊戲到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的變化。由於碳權價格仍然太低,政府最終肯定會透過法令對能源轉型進行實際管理。
▲ 全球工業界正在大舉的進行補貼,以促進能源轉型。(圖/經濟部)
這種保護、支出和監管的結合會讓這個世界付出沉重的代價。首先,這是一個錯誤判斷。風險分擔確實是政府的重要職能。但不應該是所有的風險:要讓市場也能發揮作用,政府全部一手抓禍福難料。
事實上,新冠疫情和烏克蘭戰爭已經明確告訴我們,市場運作比透過規劃推動可以更好地應對衝擊。全球化貿易成功應對了消費者需求的巨大波動:2021年美國港口的吞吐量已經比2019年增長了11%。2022年,德國經濟重演了這一招,在迅速從俄羅斯天然氣轉向其他能源時沒有遭受太大的災難。相較之下,國家主導的市場,例如烏克蘭的砲彈供應,現在看起來舉步維艱。
「家園經濟學」的另一個缺陷是國家的負擔過重。當政府應該開始抑制財政支出時,整個政府行為卻失去了該有的克制。人口老化已經導致了預算增加,退休金和醫療保健費用增加。利率上升更讓一切變得更糟。在 2022 年債券市場危機之後,英國右翼政府正在提高稅收(佔 GDP 的比例),增幅超過該國歷史上任何一個議會任期。隨著長期債券殖利率的上升,負債累累的義大利看起來開始搖搖欲墜。美國不斷上漲的償債費用可能會在本世紀末達到歷史的最高水平,並進一步證明新時代財政的脆弱性。
▲ 2022年債券市場危機之後,英國右翼政府正在提高稅收。(圖/路透)
最不明顯但可能代價最高的一個缺陷就是,「家園經濟學」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是一個粗糙的工具。 能源和人工智慧的轉型規模太大,任何政府都無法一手全抓。 沒有人知道最便宜的脫碳方法或新科技的最佳用途。 好的創意需要由市場來檢驗和引導,而不是由官僚監管的清單來運作管理。 過度監管會抑制創新,並會提高成本,最後讓所有的改變變得更慢、更痛苦。
保護主義伴隨政府補貼 恐拖垮國家經濟
但「家園經濟學」已經難以阻擋。拿政府的錢最是愉快。隨著政府預算的增加,賴以生存的特殊利益團體的規模和影響力也會不斷擴大。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尤其是對於更多老年選民來說,他們在經濟成長中接受的利益較小。任何關注歷史弧線、走向進步的人都應該記住,一個世紀前的阿根廷富裕程度其實與今天的瑞士差不多。
幻想最終總會破滅。這可能是因為負債累累的政府將出現財政浪費。尋租者的貪婪也將變得難以掩飾。或者,一個停滯不前、繼續專制的中國可能沒有辦法兌現現在這種由國家主導的繁榮繼續。
當變革到來時,它的速度可能快得驚人——至少在民主國家是如此。1970 年代,往自由市場潮流轉向的速度幾乎與今天摧毀自由市場的速度一樣快,最終導致了柴契爾夫人和雷根的意外當選。古典自由主義者的任務是透過定義新的共識來為隨時的變化做好準備,面對美國和中國之間現在這樣的劍拔弩張,想要駕馭現在這麼一個更危險、相互連結卻難以看清楚的新世界並不容易。但我們不應該放棄,能夠成功跨越才有機會帶來繁榮興盛。
▲ 一個世紀前,阿根廷的富裕程度與今天的瑞士差不多,如今的阿根廷卻飽受通貨膨脹所苦,沒有人敢存錢。圖為阿根廷民間團體幫勞工的薪水舉辦喪禮,抗議高通膨與基本薪資不足的問題。(圖/路透)
美國會把自己從「大得不能倒」變成「大得必須倒」?
現在的中年人,都經歷過全球化在1990年代的起飛,但金融危機後接踵而來的一系列地緣政治已經讓今天的世界局勢大不相同,而疫情過後,由美國帶頭展開的大規模補貼更是讓整個事情一發不可收拾,所謂的「戰略產業」控制權,讓西方陣營在半導體晶片、電動汽車和人工智慧方面寸步不讓。現在,已經不只是美國,各國政府競相投入大量的資金,企圖誘使企業在自家門前築起小院高牆發展產業。
一篇出自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牛津大學以及波士頓大學四位教授合著的一篇論文提及,過去一段時間,不同國家的產業干預次數在 2021 年和 2022 年一下子激增。也許有人會說,政治從不講求理智,因為理智的就不是政治。但現實的情況是,美國正大刀闊斧利用貨幣和財政手段逼迫資本 De Risking去風險,美國的金融霸主地位真的可以藉由全球最大的「美匯」泡沫再次轉身成功?還是搞得自己從「大得不能倒」變成「大得必須倒」?我們,現在,除了害怕,只能拭目以待。
▲ 美國掌握「戰略產業」控制權,讓西方陣營在半導體晶片、電動汽車和人工智慧方面寸步不讓。(圖/CFP)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經濟日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現在,已經不只是美國,各國政府競相投入大量的資金,企圖誘使企業在自家門前築起小院高牆發展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