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看見什麼樣的中華民國?

我們想讓你知道…如果賴清德總統真正認同中華民國,並對民主體制有信心,在強調中華民國與中國大陸不同的同時,應據《憲法》,思考如何基於中華民國的認同替兩岸找到對話基礎。

● 翁履中/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在中華民國113年國慶晚會上,賴清德總統發表了關於國家認同的演說,言辭直白,似乎對當前台灣社會中的認同分歧感觸頗深。這番話既強調了中華民國在台灣「落地生根」75年的歷史,也試圖劃清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界限,讓人不禁思索:賴總統這樣的呼籲,究竟是對某些政治人物和民眾的不滿,還是他認為社會上存在對於中華民國意義的無知?

在總統的演說中,特別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非中華民國的「祖國」,而是有些大陸七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可能仍對中華民國懷有祖國的情感。這一言論表面看來是在重申台灣的獨立性,但背後透露出的卻是他對於國家認同問題的深刻焦慮。賴總統似乎懷疑,揮舞中華民國國旗、參加國慶活動的臺灣民眾,是否真的認同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現況,不理解當前政府所推動的台灣本土化議程。對於積極希望建立「台灣共和國」的政治人物,看到立法院韓國瑜院長等藍營政治人物,大聲強調要愛中華民國,參與國慶晚會的民眾也手搖旗幟表達愛國之情,內心或許感到矛盾。尤其在今年國慶圖騰以國旗為主的設計出爐後,批評聲浪四起,甚至有人嘲諷這是「華國美學」的復辟。然而,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顏色,本就是國家認同的重要元素,將其批評為「過時」或「復辟」,無疑反映了台灣內部對於認同的巨大分歧。

▲ 部分人士嘲諷今年國慶主視覺是「華國美學」的復辟。(圖/中華民國讚國慶粉專)

民進黨長期以來推動台灣本土化與台灣獨立,但面對現實,並未修改《憲法》、更改國號,這並非不想,而是「不敢」。兩岸局勢的敏感性,使得民進黨政府只能在模糊的「現狀維持」下小心行事,透過教育和傳播管道,逐步削弱中華民國的歷史元素,試圖將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聯繫徹底斷開。然而,這樣的策略究竟是出於對台灣未來的願景,還是為了區分支持的群體來穩固政權?追求台獨的政治人物,試圖在中華民國的保護傘下動搖台灣社會的國家認同,這樣的操作可以確保支持者因為意識形態或歷史仇恨,絕對不會將選票投給對方。但是,這也導致上任之後,綠營的政治人物必須繼續強勢處理兩岸問題,強調北京對台灣的威脅與壓力,以此來維持抗中印象,然而,這種訴諸恐懼與敵對情緒的做法,真的符合台灣利益嗎?

最近,政府支持拍攝的影集《零日攻擊》,因為《華爾街日報》報導而引起西方社會對台灣防衛問題的討論。透過對影片的報導,傳遞給西方一個訊息:台灣民眾已逐漸意識到兩岸戰爭的威脅,並開始準備應對。然而,這樣的國際宣傳,是否真實反映了台灣內部的情緒?根據多項民調,在沒有戰爭發生的情況下,台灣民眾過半願意支持獨立,但如果這會引發戰爭,支持率便驟降到三成或是更低。這說明,台灣民眾追求和平的願望遠遠超過獨立的理想。

執政黨的外宣策略或許成功地塑造了台灣「抗中保台」的形象,贏得了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支持,讓台灣看起來像是民主陣營中的先鋒。然而,國際支持的背後,台灣真的做好了成為「先鋒」的準備?根據國防部的最新數據,志願役士官兵人數持續下降,基層軍事人員的巨大壓力與不滿難道不應該被重視?台灣要承擔起西方期待對抗北京的重任,難道只取決於人民夠不夠愛台灣?

事實上,政治人物不應懷疑不同立場的民眾是否一樣愛台灣,反而應該理解民眾對戰爭與兩岸關係緊張的不安。政治人物的責任不僅是推動意識形態,更是確保國家穩定、兩岸和平。這需要一種更務實的態度,而非單純依賴宣傳與煽動情緒。如果賴清德總統真正認同中華民國,並對民主體制有信心,在強調中華民國與中國大陸不同的同時,應該根據《憲法》,思考如何基於中華民國的認同替兩岸找到對話基礎,而不僅是想從《憲法》中尋找對抗的依據。 

過去的113年,中華民國在台灣經歷了無數風雨,無論是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還是國際社會的孤立,全台上下總是團結一致,共度難關。如今,台灣仍然面臨巨大的外部壓力,賴清德總統打算在壓力下,帶領國家走出一條和平穩定的道路,還是訴諸民意、強化意識形態的對立,台灣是否會更接近兩岸攤牌時刻,就看賴清德總統心中的中華民國跟台灣之間的關係如何定義了!

▲ 台灣是否會更接近兩岸攤牌時刻,就看賴清德總統心中的中華民國跟台灣之間的關係如何定義。(圖/記者林敬旻攝)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奔騰思潮」。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

►台灣飲食文化豐富 「省」是拍不出《黑白大廚》的關鍵

►空軍上兵打靶身亡! 外界勿胡亂臆測

►選舉暴力讓美式民主蒙羞 近半美國人憂爆發二次內戰

►大陸祭出QE救市確保經濟達標 復甦力道表現仍待觀察

奔騰思潮專欄

奔騰思潮專欄 奔騰思潮

《奔騰天下》以奔騰思潮對公共事務的關心為基石,期待在百家爭鳴的網路世代中觸及更多年齡層、價值觀甚至不同世代的閱聽人,提供理性對話且能容納紛呈意見的交流平台。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