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介白/為法院金字塔型組織結構改革喝采

▲兌現司法改革,蔡英文總統親任司改委員會召集人。

文/董介白

蔡總統的司法改革開出第一劑藥方,司法院公布將朝「金字塔型」的訴訟組織改革,換言之,包括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和公懲會等3個終審法院的法官人數,要大幅減少,把具經驗傳承的司法審判人力調往一、二審法院,充實事實審的基礎裁判品質,如此,可大大減低案源往終審法院跑的奇怪現象,更重要的是,代表國家行使公訴權的檢察官,在檢察階段,切莫為起訴而起訴,為上訴而上訴,而法官一切看據證說話,該怎麼判就該怎麼判,重拾人民對司法的信心。

目前全國三審各級法院法官總共有2061人,最高法院的法官有54人,但調最高法院辦事的法官卻有23人,實際在最高法院辦案的法官有77人,至於最高行政法院的法官人數則有17人,調辦事的法官只有4人,總人數超過百人的終審法院,與世界各先進國家相較,台灣的終審法院法官人數真的是不少。

攸關人民乃至公司財產等權益至鉅的行政訴訟,最高行政法院最近3 年的年收案數量,已經大大減少到千餘件左右,與過去動輒3、4千的年收案量相較,數字會說話,然而,最高行政法院法官的上訴駁回率卻高達九成,換言之,人民與政府打官司的失敗率高達九成。

這其中問題出在那裡,難道與政府打官司者,盡都是些刁民、訟棍嗎?答案絕對不是的,大部分不都是因求告無門而被迫走上法院嗎?但我們的行政訴訟,從一開始的訴願到行政訴訟,充斥著政治風向球,行政訴訟的法官全都由普通法官轉換跑道而來,簡單的在職訓練旋即走馬上任,從諸多的裁判個案可見,行政訴訟的法官極為欠缺憲法層次的思維,勇於挑戰政府的裁判個案更是少到可憐。

從駁回率九成的數字看,不禁讓人聯想到,難道行政訴訟的法官是在幫政府做打手嗎?不該捍衛人民的權利嗎?幫幫老百姓吧!

至於最高法院,過去被譏為發回法院,讓案件流浪在二、三審之間,徘徊不定,雖然這些年來,最高法院為除去罵名戮力改革,發回率頓時降到只剩一成左右,但有些因草率結案的案件,卻往最高檢察署的非常上訴或再審跑,從最高檢及高院的收案量可見一般。

人民會對司法沒有信心,原因很多,讓訴訟當事人感受深刻的個案,法官如果沒判好,後續在民間發酵的威力相當驚人,這也是在歷次民調中,民眾殷切期待司法改革的關鍵所在。

▲法務部長邱太三為檢察官出身,表達「挺司改」立場!(圖/記者季相儒攝)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董介白,東森新聞雲撰述副總編輯,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