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淞山專欄

陳淞山

專欄作家、新興民族基金會董事。曾任考試院保訓會委員、立法院國會助理工會理事、卸任總統陳水扁辦公室主任、新世紀國會辦公室執行長、前立委陳水扁辦公室主任、正義連線辦公室主任、沈富雄、葉菊蘭立委辦公室特別助理。

防疫指揮官莫迷失選舉 新竹市長別落跑

讓短暫失格的指揮官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擺明就是要掩蓋掉防疫失控的種種亂象;而新竹市長林智堅的華麗轉身參選桃園市長,等於漠視桃園在地長期耕耘的卸任立委們。這將會讓民進黨陷入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強力徵召張善政參選一樣的獨霸作為,犯了「靠勢」、「傲慢」的居高臨下領導毛病。

2022-06-10

蔡蘇別再搞選舉 顧好防疫才是阿中的本業!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陳時中的中央防疫指揮官的政治角色還是他的價值所在,蔡英文的執政團隊與幕僚還是應該讓陳時中發揮所長做好防疫的本質工作,千萬不要總想讓他轉換跑道搞選舉,甚至參選直轄市長,這是在台灣疫情仍然嚴峻的情況下,該有的政治態度與思維。

2022-05-31

阿中已不適合選北市 蔡應當斷就斷調整北北桃市長布局

最近因為疫情大爆發,陳時中指揮官聲望直直落,成為民怨四起的反彈箭靶。在疫情大爆發當口,蔡英文應發揮當斷則斷的領導能力,既要評估考量新的中央防疫指揮官的可能人選,更要勇於改變,調整好北北桃的直轄市長徵召提名人選的布局。

2022-05-27

陳淞山/美不派兵至烏 軍力如何自立自強成國人焦點

俄烏戰爭美國不出兵並參戰的情況,導致台灣民意走向的完全翻轉局面,產生對美國的作為感到憂心或者失望的結果。大多數台灣人民寧願選擇兩岸相安無事的和平發展與互動交流,也不願意看到兩岸兵戎相見的生靈塗炭結果發生,但萬一兩岸真的爆發戰爭,也只能被迫上戰場來捍衛家園、守護國土。

2022-03-29

陳淞山/俄烏戰爭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啟示

俄烏戰爭已經打了約三周,烏克蘭人民的奮勇作戰抵抗及高昂士氣贏得國際社會的掌聲,相對地,俄羅斯因為錯估敵情及國際社會一面倒地力挺支持烏克蘭並對俄羅斯進行各種經濟制裁,讓這場原本戰力懸殊的俄烏大戰呈現異常詭譎的膠著狀態,到底誰會輸或贏,甚至到最後要付出如何地龐大代價?目前都還很難講!

2022-03-22

陳淞山/牽制賴清德的活棋? 陳建仁入黨攻守兼備

陳建仁的入黨絕對是蔡英文總統主導掌控下的政治測試,未必已經準備好決定下一步將如何擺正他的政治位置,但是蔡英文總統避免提前跛腳所做的「牽制」賴清德副總統繼續壯大的政治布局。

2022-03-02

陳淞山/「贏了面子輸了裡子」的民進黨公投大戰

在府院黨團結作戰下,打敗民團與國民黨合作的四大公投,民進黨的確好不容易僥倖贏得公投結果,這是僅有41%投票率的冷颼颼公投大戰,也只是原有政黨基本盤政治實力的基本呈現與發揮,國民黨雖敗猶榮,民進黨贏了面子卻又輸了裡子,將又如何牽動台灣未來的政局發展態勢?

2021-12-22

陳淞山/侯友宜的黨內風暴

最近新北市長侯友宜因為與公投案與國民黨保持距離的政治作為,引發國民黨內的政治爭議,有的人批他「藍皮綠骨」應予黨紀處分;有的人直接喊話,明年縣市長選舉不要提名侯友宜,就連媒體金童趙少康也參一腳表示,除了核四外,侯友宜可以針對其他 3 項公投案表示態度。

2021-12-14

陳淞山/兩岸深陷「敵意螺旋」 無限上綱的民粹對撞

最近,兩岸關係發展從嚴峻險惡開始逐漸步入了嚴重衝撞的危局,小打小鬧演變成無限上綱的相互對撞衝突,政治民粹劇烈的對立氛圍更直接挑戰兩岸的政治敏感神經,雙方的主政者已從隔海喊話互罵轉變成付諸行動的直接挑釁與制裁攻擊。

2021-11-29

陳淞山/六都選情劣勢 蔡英文「乾綱獨斷」力挽!

民進黨中執會日前通過了2022縣市長提名特別條例草案,六都及爭取連任縣市長人選提名,由黨主席徵召,經中執會通過;執政的基隆市、新竹市以及屏東縣縣市長任期屆滿則辦理初選;非執政縣市經徵詢、協調後產生單一人選,由主席提名經中執會通過後徵召,將在民進黨的全代會中加以通過確定。

2021-11-08

陳淞山/朱立倫如何翻轉國民黨的「末日現象」?

百年老店國民黨在驚濤駭浪中完成黨主席選舉,在「亡黨感」與「棄江保朱」操作下,朱立倫在50.71%投票率當中獲8萬5千多票,以45.78%得票率當選國民黨主席,異軍突起的張亞中以6萬餘票、32.59%得票率屈居在後,現任黨主席江啟臣則在「朱張對決」的政治夾殺下僅獲3萬5千餘票、18.87%得票率排名第三。

2021-09-28

陳淞山/朱立倫與張亞中的「亡黨」對決?

原本毫無疑問的國民黨主席選舉,在張亞中勇敢挑動「黨怨」與「民怨」的敏感政治神經下,朱立倫的篤定當選氣勢與局勢開始產生明顯的變化。

2021-09-23

陳淞山/五倍券原案遭推翻 「蔡蘇體制」倒數計時中?

台灣疫情日漸穩定,行政院提出的「五倍券」政策卻在政壇惹議,甚至連民進黨立委都不太買單,雖說該爭議終在政院承諾吸收原要民眾自付的一千元後暫時化解,但外界多將此事視為「蔡蘇體制」的倒數計時。

2021-08-17

陳淞山/郭董買疫苗成全島英雄 更創兩岸新發展關鍵

郭台銘的「人道救援」或許還有其可能的商業或政治目的,這原本就是無可厚非的人性本能,但卻無法抹殺掉他所展現的人道關懷義舉或善舉。

2021-06-18

陳淞山/疫苗政策頻錯誤 反中情緒凌駕科學專業

台灣的防疫工作出現嚴重的破口,政府與人民的危機意識薄弱是主因。防疫指揮中心「超前部署」的防疫口號吹的太過響亮,蔡英文政府團隊「防疫模範生」的自我感覺良好政治心態,讓大家放鬆懈怠而造成疫情的擴散爆發則是難辭其咎的重要原因。

2021-05-28

陳淞山/國民黨主席決勝點?三強對決 馬英九&連戰是關鍵

國民黨現任黨主席江啟臣,正式宣布尋求連任,他原本是該黨「救亡圖存」的本土派改革路線政治菁英,然而,由於領導威望不足及政治戰力尚缺火候與經驗,導致黨內各大政治派系與諸侯大都不滿意他的領導能力,紛紛打算出馬角逐下屆黨主席的競技,

2021-02-24

少康中興》陳淞山/趙少康語不驚人死不休 韓國瑜做何感想?

從趙少康與韓國瑜結盟並重返國民黨,有意參選黨主席的態勢形成,台灣的政局發展就開始產生一定程度的化學變化。國民黨「三足鼎立」的政治局勢初步確立,弱勢領導的江啟臣黨主席竟成為最關鍵的左右平衡變數所在。而民進黨「後蔡英文時代」的新變局

2021-02-09

少康中興》陳淞山/選黨主席是煙霧彈 為「韓國瑜復出」鋪路?

趙少康重返國民黨,不排除參選黨主席,激起千層浪,就如同當年郭台銘宣布要參加國民黨總統初選一樣,讓國民黨內亂成一團,不管黨內的遊戲規則如何詮釋或演變,總是外界所聚焦的政治新聞熱點,既能抬高自己的政治身價與地位,也能夠讓外界的政治猜測滿天飛

2021-02-03

陳淞山/江啟臣未制止「避桃令」 黨主席失格不適合連任

部立桃園醫院發生群聚感染新冠肺炎,已有逾10人確診,部分藍營縣市長紛紛大動作發出「避桃令」加以反應,而台北市、新北市與台中市等縣市則宣布不跟進。新北市長侯友宜則表示,新北、桃園是共同生活圈,桃園染疫新北不可能置身事外

2021-01-28

陳淞山/吳怡農競選北市黨部主委 箭指蔣萬安的刺客奇兵

蔡英文總統欽定力挺的新境界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同額競選」民進黨的台北市黨部主委。這是民進黨新生代政治明星的政治歷練培養布局,意味著年輕人在民進黨內竄起的機會優於其他的政黨,突顯民進黨重視與重用年輕人發展的政治氛圍與形象。

2021-01-16

陳淞山/誰能帶領國民黨打贏民進黨?韓國瑜選黨主席如何佈局?

從去年1月總統與立委大選國民黨慘敗之後,國內政局發展就是民進黨完全執政且「一黨獨大」的常態局面,「蔡蘇體制」穩如泰山,諸多重大施政從防疫措施到開放進口美國萊豬問題,不論政治爭議有多麼大,也不管與台灣多數民意有多大的落差,民進黨政府總能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帶領台灣往前昂首邁進。

2021-01-07

陳淞山/「宣傳戰」緊縮兩岸交流 如何避免三十年努力白忙一場?

今年大家渡過了相當難熬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侵擾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的政治衝擊與變數,可以說是,兩岸關係的發展變化也來到了相當嚴峻險惡的驚濤駭浪黑暗時期的紛紛擾擾,既曾掀起了兵凶戰危的緊張對立情勢,也因為美、中對抗的波及效應而難以避免地讓台灣方面捲入其中難解且微妙的政治風暴

2020-12-17

陳淞山/蘇貞昌為蔡英文「擋子彈」 避免萊豬重傷蔡

一場才發生三個多月的萊豬風暴,讓民進黨的政治聲勢從漫步在雲端跌入平盤,「蔡蘇體制」的民意支持信任度與滿意度也同步下挫,來到了疫情期間的相對低點。按照這樣的政治態勢發展演變,開始逐漸呈現了2018年民進黨當時政治低迷不振的政治氛圍

2020-12-04

陳淞山/北京誤判台灣政治局勢 蘇貞昌院長位子更穩固

行政院長蘇貞昌下台傳聞不斷,不管藍綠陣營確實有很多人都很想看到他趕快下台,雖然他們的政治理由與動機原本就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說是南轅北轍、各異其趣,但卻殊途同歸、有志一同,眼看著蘇貞昌好像就快完成「階段性任務」準備在明年初打包下台了。

2020-11-26

長榮女大生命案》陳淞山/黃偉哲執政破口 2022連任危機?

長榮大學馬來西亞籍女性大學生遇害,由於市長黃偉哲的危機處理能力不足,被外界批評的「滿頭包」。黃偉哲市長「軟弱無能」的政治形象與執政破口,則可能已經衝擊到他未來連任市長的拚搏機會了。

2020-11-13

國慶演說》陳淞山/蔡英文演說講給台灣內部和美國聽

在明知大陸國台辦必然老調重談回應蔡英文總統的國慶演說的情況下,蔡英文總統的國慶演說內容,在第四個議題「積極作為參與區域合作」當中,談到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想法,她以「對岸領導人最近在對聯合國的視訊演說中,公開表示:

2020-10-13

陳淞山/台美建交是假議題 台灣不要成為美國政治操弄工具

蔡英文總統在官邸宴請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次卿柯拉克代表團,除了期許台美之間能夠有更多面向的交流,為雙方進一步的合作,增進更多的信賴關係,也奠定更堅實的基礎之外,更表達台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透過彼此面對面的意見交換,將會為台美更深化的合作開啓新的里程碑。

2020-09-24

陳淞山/高調炒作鄭文燦接班 不利蔡英文領導

蔡英文總統眼中的「胖周瑜」鄭文燦,第二任桃園市長任期即將到年底過半,他是民進黨內青壯代最耀眼的接班梯隊首選人物,也是下一屆總統大選競技浮出檯面相當熱門的可能人選,以他長袖善舞的政治人脈與圓融處世的政治手腕,「某種程度而言」,理當順勢成為接替蘇貞昌閣揆職位的最佳人物。

2020-09-18

渣男發言人》陳淞山/陳菊愛將丁允恭「辦公室當砲房」成政黨輪替關鍵?

「恃才就可以傲物嗎?」這是我個人對前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的註解與質疑!一個政壇上的明日之星就此隕落,卻留下了很多的問號與後遺症。為什麼丁允恭這號人物可以竄起,從高雄市新聞局長到行政院副發言人,到擔任「國家門面」的總統府發言人?

2020-09-11

陳淞山/蔡英文越來越像當年的李登輝 準備走出「跌破眼鏡」路線

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是蔡英文總統展現「領導魄力」的新政治領導風格的開始,也是她統領已經漸漸走入「國民黨化」的民進黨,一個展現「強人政治」新風貌的領導模式,再也難以捉摸她會把台灣帶往何處去?更不用說她將會如何領導「派系政治化」的民進黨走向何方?

2020-09-10

陳淞山/侯友宜信任度近九成 開放美豬牛將重傷民進黨選情?

在美麗島電子報7月6日到7日所做成的新北市民調結果,侯友宜市長在新北市市民的民調當中以87.4%信任度與89.4%滿意度「橫掃千軍」。另依據民調,即使可簽署台美FTA,高達73.7%民眾仍不贊成開放瘦肉精。這對民進黨2022年地方選舉與2024年總統與立委選舉也勢必將構成嚴重性的「政治傷害」

2020-09-02

陳淞山/蘇起過度強調「被戰爭」 習近平「有必要為自己找麻煩」?

「兩岸會不會發生戰爭」?這是最近台灣內部重大爭議的政治話題與新聞熱點,在馬英九基金會日前舉辦的「國家不安全研討會:台灣如何轉危為安?」上,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表示,台灣深陷3大「不安全根源」,包括美國對台灣心有餘而力不足、中共蓄勢待發、台灣外鬥內也鬥

2020-08-26

陳淞山/高市勝選勿沾沾自喜 蔡英文「振興經濟」成績單 2022大選首當其衝

陳其邁以70%的得票率壓倒性地擊敗對手李眉蓁的近26%得票率,因為是補選投票,全高雄市的投票率才41.83%,比兩個多月前的罷韓投票率42.14%還低,也比2018年高雄市長選戰陳其邁自己敗選的得票數少了有7萬票左右。

2020-08-19

標案家天下》評委未利益迴避 民進黨國民黨化、利益集團化?

6月中旬媒體的頭版頭條新聞報導,「綠營大內高手、神秘公司藏鏡人、4年搶8千萬政府標」,而涉及的相關當事人則是疑似「門神」的中華文化總會祕書長林錦昌與副祕書長李厚慶,分別與得標廠商「幫推」與「投石」公關公司關係相當曖昧,而他們又曾分屬蔡英文總統與蘇貞昌院長的重要親信與文宣幕僚

2020-08-12

陳淞山/立委涉賄衝擊閣揆備位人選 蔡英文如何避免政治跛腳?

李登輝前總統過世隔天,檢調單位發動搜索立委辦公室及其相關連服務處與住家,牽涉的現任與卸任立委共有不分藍綠黨派的6位立委,主要相關連的事件是李恆隆SOGO案的公司經營權之爭及殯葬業土地開發行賄案,檢調單位共聲押禁見5位立委與相關當事人,正移送台北地方法院做成最後的裁處決定。

2020-08-04

陳淞山/蔡英文民調顯疲態 弊病不克服恐開啟「政治災難」

6月分隨著罷韓過關,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而境內防疫解封鬆綁,「陳時中效應」逐漸遞減之後,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公布的6月國政民調(6月22到23日民調),蔡英文總統的施政滿意度也比上個月下滑5.2%,來到了63.1%,不滿意度則上升了6.9%,來到了34.6%。

2020-07-01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