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若無法掌握台灣海峽的「制空」和「制海」,要對中國沿岸佈雷有相當的困難。(圖/取自中華民國海軍)
●王志鵬/備役海軍上校、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
2020年9月15日個人曾經專文「台海戰略的關鍵『致命點』?談潛艦佈放的特種水雷」,分析說明中共解放軍可派遣部分潛艦,即可對我左營和蘇澳二大重要軍港,攜帶「智慧型自走式水雷」實施攻擊性滲透佈雷進行要港封鎖,觸雷率均可達95%的效益。
有細心的讀者回應,中共可對我方軍事港口佈雷,我軍方為何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身」,同樣對中國沿岸當面的軍港實施佈雷呢?答案是「無法做到!且作戰效益亦不足」,個人在此更進一步分析說明箇中原因。
對敵方的港口實施佈雷封鎖,可使用的雷型很多,方法和手段也各異,可採取空中、水面或水下,關鍵在與佈雷的載具必須「快速」、「精準」和「安全」;空中佈雷最為快速、水面艦艇其次、潛艦最緩慢,精準則有賴美國所提供的「GPS衛星定位」系統(中共則可使用最新以佈建完成的北斗衛星系列),當然也可以不管採去一陣亂佈的方式,但是這樣會造成各枚水雷和陣列之間的間格縫隙,降低了觸雷率,安全當然就是在佈雷的過程能夠不被發現遭到攻擊,而能完成任務安全撤離。
但現今的台灣海峽當面,若我方無法掌握「制空」和「制海」,是相當的困難;雖然也能夠採取「偽裝漁船」,利用夜暗偷偷佈雷,但是這種方式要接近到港口,並佈放出有效的雷陣而不被發現遭受攻擊,也非常的困難;此外,運用兩棲蛙人搭乘水下推進器,潛入實施偷襲佈放,或許能夠成功,惟難以產生重大效益。
因此,唯有潛艦能夠藉由其「隱密」的特性,能夠在無空優及海優之狀況下,所廣泛採用的戰術戰法,安全的執行任務,實施佈雷並安全的撤離;不過,針對採用潛艦對解放軍的重要港口基地實施佈雷,卻存在先天不利和無法成功的條件,其原因如下:
▲海軍潛艦存在先天和後天的困難,佈雷的可行性低。(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問題一、「大陸現行海峽當面多數軍港沿海水域水深過淺」:潛艦要能夠安全的隱匿地於水下潛航,靠的是掌握充分的水文資料和環境資料(其中包含海水水深、溫度、鹽分變化、和海底地形等),然自第一島鏈以內,包含台灣海峽以北的東海與黃海的重要軍港,平均水深約為60公尺,基於安全水深的顧慮,我潛艦根本難以發揮,且易衍生危及自身的風險。
問題二、「無適當的智慧型水雷和數量」:我中科院的萬象館為設計、研發和負責製造的主要機構,過去至今雖然已經成功研發出各式各型的水雷,惟適用於潛艦魚雷管潛射佈放的緊固定式無動力的沉雷,對於「先進的智慧型自走水雷」,雖有研究涉略,但尚未成形量產,海軍與潛艦部隊也未積極支持和採用過。
問題三、「解放軍當面港口眾多」:解放軍目前東海艦隊司令部設於浙江寧波,下轄上海基地(轄連雲港、吳淞水警區)、舟山基地(轄定海、溫州水警區)、福建基地(轄寧德、廈門水警區);南海艦隊司令部設在廣東湛江。下轄湛江基地(轄湛江、北海水警區)、廣州基地(轄黃埔、汕頭水警區)、榆林基地(轄海口、西沙水警區)、三亞基地(亞龍灣),共計至少14處;若排除水警區(暫時可轉換為海軍預備隊),則仍有8處大型軍港,若再排除水深過淺,不利於潛艦進出的港口則還是有3處,以我軍目前的能力,難以佈設有效的雷陣。
問題四、「我海軍能運用的潛艦數量嚴重不足」:依據我現行二艘劍龍型潛艦與未來的尚未成軍的8艘自製潛艦,首艘新型潛艦最快也要到2025年才能建造完成,8艘潛艦至少必須花費15年的時間始能成軍,即使未來順利建造、測試、成軍,10艘潛艦扣除例行維修最多僅能有7艘執行佈雷任務,可攜帶雷量約僅百枚上下,難以佈放有效的雷陣,若必須為之,也只能選擇有利條件的港口,如南海艦隊的「三亞、榆林、海口」。
問題五、「兩岸雙方潛艦行走的佈雷水域和航道差異」:潛艦最佳行動,即自深水良港駛出後立即下潛,隱匿行蹤選擇安全航道前往任務目標區,解放軍海軍東部戰區的港口水深雖然不利於潛艦潛航,故大多在制空制海的保護傘下浮航出港,抵達的100公尺等深線後下潛,穿越日本西南部第一島水域進入深海,隨即可抵達我蘇澳港外海;南部戰區海軍的港口則多為深水良港,一出港口即可以深潛,經由西沙、東沙和台灣西南海域或出巴士海峽,而抵達我左營港或蘇澳港外海;反之,我潛艦所經航道必須由深水區進入淺水區,困難與風險相對為高。
問題六、「水下聽音陣列與無人偵潛載具的威脅」:解放軍海軍近十年正積極針對第一島鏈內關鍵的水道部署水下聽音陣列,特別是軍購附近水域,此外對於水下無人偵潛載具設計、發展、測試和生產,整體發展也極為迅速,對於我潛艦的威脅將遽增。
此六大問題所形成的條件且環環相扣,試問我海軍潛艦如何進行佈雷,都存在先天和後天的困難;因此依據個人的分析研判,近10年我海軍運用潛艦對解放軍港口進行先期攻勢佈雷的可行性極低,即「水文還境情資掌握不足、可運用部屬的潛艦和雷種數量不足、相關的佈雷訓練和經驗不足」!要強行實施能夠達成的「嚇阻性與作戰效益」亦不足!
(作者為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著有《解析台灣發展潛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60-2020年)》。)
熱門推薦》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近十年我海軍運用潛艦對解放軍港口進行先期攻勢佈雷的可行性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