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勝選》畢殿龍/川普不認輸 中俄領導不祝賀拜登讓大選繼續飛

我們想讓你知道…潛藏的因素是不想第一時間得罪政治癲狂川普,防止其利用最後的權力極度瘋狂一把

● 畢殿龍/兩岸時事評論員

美國大選川普不接受大選結果,真的是要法律訴訟期待能夠翻盤嗎?

在很多美國主流媒體報導拜登獲勝、數十個國家領導人提前祝賀拜登當選的情況下,川普不見得真的認為自己之後的一些動作能夠翻盤。

川普如此動作究竟是要幹什麼呢?

川普官司纏身 圖謀赦免令?

川普不承認敗選,除了真的認為選舉中有問題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有人分析說,他其實等的是拜登對自己發放赦免令的承諾。

川普卸任後,其家族企業不但到了十數億美元的還債高峰期,處理不當可能會面臨破產。

更重要的是,川普目前官司纏身「通俄門」等案件還沒有定案,如果不利用這個機會討價還價過期不候。

有些人不以為然,認為美國的民主不至於發生選後政治清算、拉高政黨對立的事情,但能夠利用在任優勢,為自己下野後多一些有利的鋪陳,也是人之常情。

▲ 川普雖然美大選落敗,但成為史上普選票最多的敗選人。(圖/路透社)

川普:美國史上選票最多敗選人

川普人為拉長總統選舉延長賽,除了面子上對自己之前的將話說滿,對家人和社會有交代之外,還在於繼續凝聚「川粉」,保留自己下野後影響政局的能量。

據美國媒體報導,川普即便敗選,也是歷史上獲得選票最多的敗選人,比當年被認為歷史最高票當選的歐巴馬的票數還多。

這說明,在美國,川普仍然有諸多的支持者,隨著拜登執政之後的執政風格和川普明顯不同,相信懷念川普的「川粉」會更加凝聚,這也是川普揚言要選2024的底氣所在。

 

 ▲ 學者指出,川普不願承認敗選,持續弱化拜登勝選正當性。圖為拜登與賀錦麗。(圖/取自buildbackbetter)

川普將打「台灣牌」?

特別提出的是,川普弱化拜登當選的正當性,至少盡可能長時間增加對拜登正式勝出的疑慮,可以讓自己避免過早陷入看守政府:離任之前的幾個月,盡可能利用手中的權力,多做一些生意。川普一旦正式承認自己敗選,按照美國的政治倫理,就只能作為看守政府,不能做出更多更大的決策。

但按照川普的個性,仍會利用最後的時間,由海外主動挑釁,進而帶動國內,為自己和背後的團隊爭得更多實際利益。「台灣牌」很可能是其首選

日前,台灣軍方透露,美國海軍陸戰隊到了台灣指導訓練,不能不說是在燃燒最後剩餘價值。

正是因為川普的個性,美國總統上任前後,被認為是台海最危險的時機之一。但相信中國大陸也不會配合川普的演出。

如果這個時候被川普激怒,耽誤了新總統上任就得不償失了。但美國新總統上任之後的幾個月內,大陸對台灣的施壓不會自動取消,除非美國新政府能夠做出讓步和承諾。

▲ 學者分析,拜登勝選習近平仍未祝賀,潛藏因素是不願第一時間得罪川普。(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川普不認輸 中俄領導不願得罪狂人

更有一個現象,川普不認輸。多國領導人祝賀拜登當選,卻有包括俄羅斯、中國大陸在內的一些政府領導人,也還沒有向拜登祝賀。

俄羅斯為何不在此時祝賀拜登當選 ?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尊重美國官方合法選舉機構正式公佈結果,潛藏的因素顯然既不想第一時間得罪政治癲狂川普,防止其利用最後的權力極度瘋狂一把;另外,也有讓美國的大選繼續飛一會兒,能夠有更多的戲看。

不看好拜登,對俄羅斯會更好,是另一個深層原因。畢竟拜登團隊將俄羅斯看作最大威脅。

名正言順,以美國大選沒有出台官方結果,不願意激怒川普的,還有中國大陸。

▲ 拜登勝選,但普丁(右)仍未祝賀表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川普法律戰 翻盤機會小

川普真的能利用選舉中可能有的瑕疵翻盤嗎?各國專家判斷,可能性很小。最壞、最大膽的猜測:即便川普在選舉中自導自演,以民主黨的身份製造一些選舉違規違法案例,如果不是大面積的,恐怕也會以個案處理。不能撼動整個選舉結果,除非民主黨真的大面積造假。

川普的總統選舉延長賽打多久,這要看各方勸說的人,能夠多大程度上能夠滿足上述因素。

川普的女婿、夫人黨內同仁已有人勸說他接受敗選結果。合適的時機,其大公主再一勸說,說不得就借坡下驢,宣佈接受敗選結果了,也不就是一條推特的事情嗎?

► 聽Podcast掌握美選及國際局勢
Apple:https://apple.co/3ibJl8F
Spotify:https://spoti.fi/34aNBAj

熱門點閱》

►  拜登勝選》劉寶東/川普法律戰 將開啟美國選舉法的新時代?

►  拜登勝選》沈有忠/美國將對中國重啟區域聯防?

►  美國大選》劉德海/拜登若勝選 中國取代美國的速度將減緩?

►  美國大選》陳秉逵/美國外交和台海安全 選後如何發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畢殿龍

畢殿龍 畢殿龍

兩岸著名時事評論員。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