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嘉隆/總體經濟學家
RCEP的簽署沒有台灣,也沒有美國與加拿大,這麼一來,中共主導的這個國際貿易協定將把台灣進一步推向美國懷抱,與美國談成貿易協定。
RCEP是涉及東南亞10國,加上東北亞的中、日、韓,以及南太平洋的澳洲、紐西蘭,一共有15國。
現在來講重點:
1)美國是提供市場給其他國家,中共則是出口導向,主要是要進口原材料,再把製成品賣出去。在RCEP當中,中國市場能像美國那樣吸收多少其他國家的出口呢?這是第一個觀察重點。
2)同時,中國與東南亞其他國家之間,存在出口競爭關係。
別忘了,在中國經濟崛起的早期階段,1995~1997年,中國把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然後拼出口,結果擠壓到東南亞國家的出口,使泰國的貿易由順差轉成逆差,外來資金開始出逃,最後造成東南亞金融風暴。
所以,中國與東南亞是出口競爭關係,並不是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別人的出口市場,吸收別人的產出。
3)中國市場原本會大量進口中東的石油,澳洲的金屬與農產品,日本的機器設備,與德國汽車等等,確實有買別人的東西,但是,現在中共能掌握的美元儲備越來越不夠用,所以在努力控制外匯支出,不再能像以前那樣成為別人的出口市場了。
基於以上看法,我不看好RCEP的前途,正如我不看好一帶一路與亞投行。基本上,RCEP用處不大。
▲ 經濟學者指出,中國不是取代美國成為出口市場。(圖/翻攝新華社)
4)台灣要拓展國際空間,但是最好不要加入由中共主導的國際組織與協定,因為一定會被中共排擠與羞辱。
台灣要加入的,是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組織與協定,會比較透明與公正。
5)台灣有自己的產業優勢,從傳統產業到科技業,越來越依靠技術與人才,所以台灣不是只有台積電,而是一整串產業鍊,從上游的IC設計,到下游的封裝測試,再到半導體設備,是產業聚落所形成的競爭優勢與創造力,讓中國大陸的半導體業者追趕不上。台灣還在其他產業有競爭優勢。所以,殺價競爭對台灣已經沒那麼重要。
他們不來網羅台灣,其實是他們的損失。
結論:國際貿易協定沒有美國在,沒有台灣在,恐怕發展空間是有限的。
大家再想想,之前的「一帶一路」不是聲勢浩大嗎?後來有看到什麼具體的進展嗎?推動的所謂基礎建設缺乏足夠的運量,於是成為當地國的財政黑洞與債務陷阱,這種事其實是政治宣傳,而不是真正的經濟合作。
台灣的經濟策略,是前進新能源,醫療與生技、電動車的電池、人工智慧、設計、資訊安全與5G通訊的相關投資,來創造半導體產業的「延伸效應」或紅利,創造台灣的新優勢,讓別人來找上台灣。
► 聽Podcast掌握美選及國際局勢
Apple:https://apple.co/3ibJl8F
Spotify:https://spoti.fi/34aNBAj
熱門點閱》
► RCEP衝擊》單驥/川普影響力仍在 美國將只談沒有中國的TPP?
► RCEP衝擊》劉大年/台灣應製造優勢 切入供應鏈聯盟體系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吳嘉隆」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的經濟策略是來創造半導體產業的「延伸效應」或紅利,讓別人來找上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