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仲/共軍登陸作戰模式威嚇台海 國軍新「防衛作戰構想」又如何回應

我們想讓你知道…110年國防報告書,似乎看到了2035年前後共軍登陸作戰模式轉變所造成的威脅,並做出了回應。

國防報告書,國防部,軍事戰略,整體防衛構想,西太平洋,李喜明,邱國正,漢光演習

▲民國110年國防部報告書出爐,國防部在報告書中闡述當前國軍的「防衛作戰構想」。(圖/國防部)

● 揭仲/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中華鄭和學會理事

110年國防報告書已於11月9日發布,雖然在「軍事戰略」方面還是維持先前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不過,在實踐軍事戰略指導的「防衛作戰構想」部分,國防部首度以比較完整的文字,說明在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卸任後,相關的調整內容。

在此之前,國防部只有在8月底送交立法院的111年國防部預算書中,做出若干語焉不詳的陳述。

於111年預算書中,國防部是在「年度重要施政計畫」欄位,指出國軍的防衛作戰構想,已經由李前總長任內所主導之「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即「整體防衛構想」),修改為「戰力防護、聯合制海、聯合國土防衛」;但由於預算書未提供更多的說明,在文字邏輯上似乎也有些問題,不僅在國內引起若干批評,也在華府引發不少的質疑。

新版防衛作戰構想的主要內容

根據110年國防報告書,修改後的防衛作戰構想,主要內容包括下列四項。

國防報告書,國防部,軍事戰略,整體防衛構想,西太平洋,李喜明,邱國正,漢光演習

▲台灣當前的「軍事戰略」、「防衛作戰構想」。(圖/110年國防報告書)

第一,明確指出共軍的企圖為「快速奪取臺灣,避免外力介入」。

第二,相較於「整體防衛構想」對濱海與灘岸地帶的極度重視,修改後的防衛作戰構想則強調在「既有的濱海與灘岸防衛戰力基礎上」,還要追求「向外拓展防衛空間」,以便替國軍實施平戰轉換與人力、物力之動員,爭取更多的時間。

國防報告書,國防部,軍事戰略,整體防衛構想,西太平洋,李喜明,邱國正,漢光演習

▲台灣當前的「軍事戰略」、「防衛作戰構想」。(圖/110年國防報告書)

第三,為了「向外拓展防衛空間」,國軍主要依賴「遠距制敵」之手段,來延伸防衛縱深。換言之,相較於「整體防衛構想」擬將最大的火力集中投射於濱海至灘岸之間的地帶,修訂後的防衛作戰構想,對可跨海執行源頭打擊的火力賦予更重要的地位。

第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國軍「延伸防衛縱深」之方向,除了往西延伸至福建沿海地帶,包括廈門、惠安、龍田與義序等地,也往北面、東面與南面延伸,和原本的「整體防衛構想」,僅強調「海峽天塹」明顯不同(參閱110年國防報告書第56頁)。

新版防衛作戰構想的優點

而修改後的防衛作戰構想,有下列三項值得稱道之處。

第一,對共軍犯台企圖的評估符合實情。

110年國防報告書明確指出,共軍的企圖為「快速奪取臺灣,避免外力介入」,與近年共軍內部關於武力犯台作戰的相關論述,強調「首取要害、分區奪控、力爭速決」,以避免讓美國的軍事干預,或在中國大陸周邊所可能產生的連鎖效應(包括與中共存在主權爭議的國家可能故意挑起事端、新疆與西藏也可能在外力教唆下發生動亂)有足夠時間醞釀的指導思想,十分吻合。

第二,對共軍日後聯合登島作戰型態改變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因應。

國防報告書,國防部,軍事戰略,整體防衛構想,西太平洋,李喜明,邱國正,漢光演習

▲108年的台灣「整理防衛構想」。(圖/108年國防報告書)

修改前的「整體防衛構想」,力求對進入「濱海」到「灘岸」之間的共軍,盡可能地加以殺傷,來達成「迫敵奪臺任務失敗」之作戰目標 (參閱108年國防報告書第59頁附圖) 。

換言之,整個國軍防衛作戰構想的重心,就是利用共軍登陸部隊還在海上與空中時,以最大的火力進行重重打擊,讓共軍的登陸行動無法成功;而國軍對共軍攻擊部隊的主要擊殺區,則是從距台灣本島約70公里的共軍「換乘區」海、空域,延伸至台灣本島的灘頭與陸地。

前述作戰構想在2027年前,大致都還適用。

但隨著共軍在大型運輸機、新型運兵直升機、氣墊登陸船、地效飛行器等新式載具數量的成長,與共軍遂行聯合火力打擊作戰在準確度的提升;當時間越接近2035年,共軍的首波突擊上陸可能逐漸演變為「全方位、全時域、全空域」的「岸對岸」攻擊模式。

國防報告書,國防部,軍事戰略,整體防衛構想,西太平洋,李喜明,邱國正,漢光演習

▲解放軍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圖/翻攝央視)

即共軍首波登島部隊,是從東南沿海各戰略投送基地與戰略投送點,搭乘各式高速載具快速越過台灣海峽與台灣本島海岸線的設防地帶,從海上與空中多點、同時進入,力求在本島國軍防衛體系內實施全縱深的登陸攻擊,直撲本島國軍的重要指揮中樞與關鍵節點。

而共軍此種新型態登陸作戰模式,對國軍防衛作戰計畫所造成的主要影響之一,就在首波共軍突擊上陸時,不再有大規模集結的船團,也無所謂的「換乘區」;使國軍原本「整體防衛構想」所布置的擊殺區,可能就此落空。

110年國防報告書,似乎看到了2035年前後共軍登陸作戰模式轉變所造成的威脅,並做出了回應。

雖然在軍事戰略部分,110年國防報告書還是強調「阻敵登島進犯、迫使敵犯臺失敗」,但是在防衛作戰構想與建軍規畫部分,則明顯比先前的「整體防衛構想」更重視「遠距制敵」的重要性。

即強調國軍不應「只侷限於等著敵人船團渡過海峽」,而是要強化對大陸東南沿海重要軍事目標的源頭打擊作戰能力,來「攻擊敵人之關鍵節點,以阻滯其戰爭計畫、破壞其作戰節奏、癱瘓其作戰能力」,迫使「敵人只能在遠離當面的機場與港口集結」,使共軍「無法快速結束戰爭」,讓共軍無法達成「快速奪取臺灣,避免外力介入」的企圖。

國防報告書,國防部,軍事戰略,整體防衛構想,西太平洋,李喜明,邱國正,漢光演習

▲軍事戰略及防衛作戰構想示意圖。(圖/110年國防報告書)

第三,能正視西太平洋在日後國軍台澎防衛作戰中的重要性。

為阻止或遲滯共軍海空部隊在武力犯台作戰初期,即迅速突破第一島鏈進入台灣東面之西太平洋深水區,威脅國軍實施戰力保存的海空軍主力,並搶占重要戰術位置準備應付美軍可能的干預,110年國防報告書不僅強調要向台灣西面,也同時宣示要向台灣的北面、東面與南面「延伸防衛縱深」,來「拓展防衛空間」。

尚待克服的問題

然而,110年國防報告書雖然對共軍犯台企圖,與2030年後共軍犯台作戰模式調整所帶來的挑戰,有比較正確的認識,並對防衛作戰構想進行調整來因應。

但「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國軍光是對威脅型態的改變有足夠的認識還不夠,也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採取必要的行動。但國軍有無充分的執行力,卻還是相當令人擔心。

首先,國軍於106年至111年短短五年內,二度大幅調整防衛作戰構想;在國軍重大軍事投資從建案到執行完畢往往費時好幾年的情況下,此種作法已導致未來數年的國軍軍事投資預算大幅膨脹,甚至超過國家年度稅收所能支撐的範圍,但是在真正的關鍵項目上,卻還是無法投入足夠的資源。

此外,對2035年前後共軍的新威脅型態,國軍的調整步調也還是不夠快。

國防報告書,國防部,軍事戰略,整體防衛構想,西太平洋,李喜明,邱國正,漢光演習

▲「漢光37號」實兵演習「灘岸守備」。(圖/記者呂佳賢攝)

要知道台澎防衛作戰計畫的修訂,從討論、修改內容、實施驗證到再調整,需花上好幾年;但從近年國軍漢光演習實兵演練的場景規畫,顯示國軍似乎還沒下定決心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令人憂心。

熱門點閱》

► 拜習會》王高成/台海議題恐惹衝突 避戰成美中台關係變數

► 拜習會》顏建發/台灣議題是美中「龐氏騙局」牌具

► 拜習會》賴怡忠/「美中競爭」核心位置在「台海」

► 1218公投》李淳/萊豬公投教訓民進黨?參與國際障礙無需再“Made in Taiwan”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揭仲專欄

揭仲專欄 揭仲

揭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現任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中華民國國防政策、中華民國南海政策、中共軍事改革與中共強制外交專題等。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