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義林/「提高基本工資增加失業率」是錯的 反而有利國內經濟增長

我們想讓你知道…為了啟動台灣經濟增長的引擎,有必要讓台灣的基本工資趕上,以使國內消費恢復到以前的水平,以便台灣更廣泛的企業的利潤進一步增長。

 

▲台灣基本工資成長飛快,今年創下新紀錄。圖為勞動部長許銘春。(圖/記者林敬旻攝)

● 作者鄞義林——公平薪資倡議者 Roy Ngerng Fair Wage Advocate

今年,台灣基本工資增速創15年來最快,同時失業率也降至21年來最低。

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一直恐嚇說提高基本工資會導致失業率上升。 然而,相反的情況發生了。 因此,他們的恐嚇毫無根據,也沒有數據支持。

與這小部分的工商團體所說的不同,提高基本工資實際上會為台灣帶來更好的就業結果。

事實上,提高基本工資其實對台灣經濟是有好處的。

我們在本文中通過分析台灣的數據來進一步探索。

今年1月,台灣失業率降至3.61%,成為自2001年1月以來台灣最低月度失業率,如下圖所示。

換言之,今年1月,台灣失業率降至21年來最低。

▲台灣失業率。(圖/作者提供/數據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台灣失業率的下降是在去年年中台灣爆發社區疫情之後發生的。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失業率下降非常迅速,從去年6月的4.80%下降到今年1月的3.61%,如下圖所示。

基本上,失業率回落到疫情爆發之前的水平,不僅如此,而且進一步下降。 去年4月疫情爆發前,台灣失業率為3.64%。 疫情得到控制後,到12月份失業率回落到同一水平,然後在今年1月份進一步下降至3.61%。

此外,去年10月宣布今年基本工資將提高至新台幣25,250元,但失業率並沒有像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威脅那樣上升,而是繼續進一步下降,降至二十一年來的最低水平。

▲台灣失業率。(圖/作者提供/數據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此外,同期台灣的勞動力參與率也在不斷上升,從去年6月的58.76%上升到今年1月的59.17%。

顯然,提高基本工資不僅沒有導致失業率上升,而且還導致台灣的勞動力參與率上升,因為它鼓勵更多的勞工出來找工作。

▲台灣勞動力參與率。(圖/作者提供/數據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在蔡英文總統的領導下,台灣基本工資在她六年的領導下增長速度快於兩位前總統八年的任期。 蔡英文總統迄今已將基本工資提高了26.20%,而陳水扁總統和馬英九總統的增幅分別僅為9.09%和15.79%。

▲台灣每任總統任內基本工資調漲(2000-2021)。(圖/作者提供/數據來源:勞動部

下圖更清楚地顯示了台灣基本工資是如何在蔡總統的領導下以更快的速度增長的。 蔡總統的基本工資增幅(綠線)比陳水扁(橙線)和馬英九(藍線)的增幅更高。 事實上,在陳水扁的大部分總統任期內,台灣的基本工資都沒有增長的。 在馬英九執政的幾年裡,基本工資也沒有增長。

▲台灣基本工資。(圖/作者提供)

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恐嚇說提高基本工資會導致更高的失業率。 然而,儘管蔡英文總統以比前兩任總統更快的速度提高基本工資,但台灣的失業率在她擔任總統期間大多保持在比前兩位總統任期更低的水平(見下表中的綠線)。

下面的圖表更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在比較六年移動平均線時,可以看到,從 1990 年代中期到 2000 年代後期,當基本工資增長開始放緩甚至停止增長時(綠線),失業率(紫線)也開始上升(失業率在倒軸上繪製以顯示反比關係)。 確實,只是在最近幾年,當基本工資漲幅更高時,失業率才終於開始再次下降。

▲台灣基本工資。(圖/作者提供)

只是在最近幾年基本工資漲幅更高時,失業率才開始再次下降。

顯然,提高基本工資不會導致更高的失業率。 事實上,過去幾年台灣基本工資的上漲反而伴隨著失業率的下降。

▲台灣基本工資調漲vs失業率。(圖/作者提供)

基本工資的上漲和隨之而來的失業率下降也對經濟增長產生了有益的影響。

在下面的圖表中,可以看到失業率最高的年份也與經濟增長最慢的年份相吻合(GDP 增長繪製在倒軸上以顯示反比關係)。

換言之,經濟往往在失業率下降的年份增長較快,而在失業率上升的年份增長較慢。 我們在上面也看到,失業率下降通常伴隨著基本工資的增加。

▲台灣失業率vs經濟增長率(圖/作者提供/數據來源:失業率GDP增長

因此,當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恐嚇說提高基本工資會導致更高的失業率時,這種說法是沒有事實依據的。 他們的說法與台灣的數據相反,與當前的情況不符。

台灣的數據顯示,提高基本工資有助於降低失業率,不僅如此,在失業率較低的年份,經濟增長也較高。

當這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恐嚇說提高基本工資會增加失業率時,他們也因此在破壞台灣的經濟增長潛力,阻礙台灣實現更高的經濟增長。

換言之,這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自欺欺人地認為基本工資增長會傷害他們,但現實是不提高基本工資實際上才是傷害台灣企業和經濟的原因。

顯然,提高基本工資對經濟有明顯的好處,因為它可以減少失業率並導致更高的經濟增長。

但這是如何運作的?

我們進一步探索。

在下面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基本工資以更高的速度增加的年份,這通常會導致更高的消費者信心。 在基本工資增長較慢的年份,消費者信心往往隨之下降。

▲台灣基本工資調漲vs消費者信心指數。(圖/作者提供/資料來源: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由此可見,當消費者信心較高時,消費者支出較多,民間消費支出往往較高,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消費者信心的變化與民間消費的變化密切相關。

▲台灣消費者信心指數變動vs民間消費變動。(圖/作者提供/數據來源:消費者信心指數民間消費支出

更高的民間消費支出也意味著更高的經濟增長,如下圖所示,民間消費的變化與經濟增長有著密切的關係。

▲台灣民間消費變動vs經濟成長率。(圖/作者提供)

自然的,更高的民間消費也意味著更高的利潤或企業營業盈餘。 在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民間消費的變化和利潤的變化是密切相關的。 可以看到,近年來民間消費支出增長放緩也導致利潤增長放緩。

▲台灣消費者信心指數變動vs營業盈餘變化。(圖/作者提供/數據來源:民間消費支出營業盈餘總額

在以上兩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幾十年台灣民間消費支出的增長明顯放緩,經濟和利潤增長也相應放緩。

當我們將民間消費與基本工資進行比較時,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 在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民間消費增長放緩是隨著基本工資增長放緩而出現的。 這在 1980 年代中期至 2000 年代中期尤為明顯,當時基本工資增長放緩直至停止增長,民間消費緊隨其後。

在過去幾年中,隨著基本工資再次以相對較高的速度增長,民間消費增長的放緩似乎已經停止並趨於穩定(除了 2020 年由於 COVID-19 大流行而出現的下滑)。

因此,如果企業的目標是增加國內消費以增加利潤,那麼它們就有非常充分的理由支持提高基本工資。

顯然,提高基本工資是一個明智的商業決策。 隨著更高的工資刺激更多的勞工重返勞動力市場,他們對自己的消費能力更有信心,進而會增加支出,從而促進經濟增長並幫助企業獲得更高的利潤。

▲台灣基本工資調漲vs民間消費變動。(圖/作者提供)

隨著消費的增加,企業也將能夠增加產量,從而增加就業,推動經濟增長並提高利潤。

事實上,我們可以在下圖中看到消費者信心與失業率之間的密切關係。 當消費者信心增加時,失業率也會下降(失業率在倒軸上繪製以顯示反比關係)。

因此,提高基本工資對就業有兩個作用,因為更高的工資會增加勞工重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意願,從而降低失業率。 他們更高的消費能力也導致更高的消費和生產,這有助於為更多勞工創造就業機會。

▲台灣信心指數vs失業率。(圖/作者提供)

我們如何理解這個經濟邏輯?

根據歐洲中央銀行的分析,增加勞動者收入會推高家庭收入,進而推動民間消費支出。 重要的是,提高基本工資會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隨著收入的增長,勞工對自己的消費能力更有信心,從而推動消費和消費支出。

此外,正如我之前所解釋的,台灣的工資中位數和平均工資與基本工資增長密切相關,這意味著更高的基本工資增長將使工資全面上漲,並推動所有收入水平的消費支出。

勞動者收入增加 有助於經濟成長

台灣企業一直抱怨政府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來增加國內民間消費支出,但從本文可以看到,如果企業不支持加薪,政府也無能為力,因為消費者的購買力受到壓制。 當企業抑制工資增長時,就會阻礙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阻礙自身企業的發展。

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如果一個經濟體的勞動者收入持續增長,那麼民間消費也將穩定增長,從而帶動經濟增長和更高的利潤。

然而,在台灣,由於多年來人為壓低基本工資,導致民間消費失去動力,經濟和利潤也隨之放緩。 由於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阻礙基本工資增長,因此他們正在阻止台灣經濟發揮最大潛力,並剝奪台灣企業原本可以賺取的利潤。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工商團體通過阻止基本工資上漲,實際上是在傷害台灣企業和破壞自己。

換句話說,確保工資與增長保持同步有助於保持經濟在平衡狀態下增長。 正如我之前解釋的,台灣工資增長受阻,導致台灣經濟失衡,增長不平衡。 一小部分的工商團體的錯誤意識形態因此導致台灣的經濟功能崩潰。

因此,台灣企業支持工資增長具有良好的商業意義,因為這對其業務運營產生了有利的連鎖影響。

基本工資能帶來助益

為了啟動台灣經濟增長的引擎,有必要讓台灣的基本工資趕上,以使國內消費恢復到以前的水平,以便台灣更廣泛的企業的利潤進一步增長。

如果台灣在經濟上更強大,國家更強大,本文中的證據表明,基本工資的健康增長將帶來整個經濟和社會的利益。

顯然,台灣需要採取新的經濟思維來支持勞工,以便他們的消費可以成為支持企業和台灣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

熱門點閱》

►胡偉良/抓住經濟週期脈動 才能掌握財富人生

►黃麗玲/社會住宅是飆漲房價解藥? 銀行會是更關鍵角色

►殷乃平/刺激游資流出房市 開拓民間投資新出路

►謝博明/房市三高待解 為社會住宅定位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鄞義林——公平薪資倡議者 Roy Ngerng Fair Wage Advocate。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