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沒有因必修本土語言而不見 多元化更有競爭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人才並沒有因為教改不見,也沒有因為本土語言或其他人文素養擠壓自然科學而消失,而是在更加適性揚才的教育中被更加均勻的打散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

▲ 我國中小學生從 111 學年度開始必修閩南語、客語、族語、閩東語、台灣手語等「本土語言」。(圖/教育部提供)

● 林辰韋/國立東華大學學生

因應《國家語言發展法》第 18 條的規定,我國中小學生從 111 學年度開始必修「本土語言」,而所謂本土語言定義則寫在第 3 條:「本法所稱國家語言,指台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台灣手語。」,也就是說除了閩南語、閩東語、客語以及原住民族各族族語以外,就連我們獨具特色的台灣手語(TSL)也包含在內,對於各民族、各文化的語言保障提供了來自法律上的依據,照理來說今年可說是在保護本土文化上開啟了新篇章。

重理工輕人文 加速文化流失

然而值此變革之際,就難免有守舊人士跳出來踩上幾腳,前些日子,〈請放過孩子! 台灣需要的是產業競爭力 不是本土語言〉一文,內容以家長們對於不知道怎麼教小孩的崩潰切入,進而指出「從 12 年國民教育 108 課綱實施後,進入大學的第一批學生基礎學科能力表現弱化」,將矛頭直指過少的自然科目時數將會導致 7 至 10 年後人才優勢的喪失。先姑且不論我們的自然科目時數可能還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高,光就該篇社論的這一句話就可以看出來,該作者以及整個社會氛圍往往將自然科目方面的成就與「人才」畫上了等號,也的確,過去的經濟騰飛是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然而在這種理工掛帥的思維下,我們忽視的是正在流失的文化與不公的加劇。

過去的說國語運動與長期以來的華英雙語霸權下,我們幾乎流失了一代會講其他語言的人才,也掐住了他們向社會說出自身困境的可能,慢慢地,華英雙語成為這個社會的主流,也讓越來越多的家庭被迫選擇語言,同化於社會主流,而之所以在這個時候通過這樣的法案,正是為了推翻過去的歷史不正義。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文化 世界看見台灣的軟實力

▲ 台灣是南島語族的發源島,卻遲至近年才將各原住民族語言列為國家語言。(圖/記者崔至雲攝)

就算撇開歷史不正義不談,本土語言與其他人文社會科目的必修,也不盡然導致國家競爭力下降,舉目世界各國以其文化的保存聞名世界的大有人在,有些地方或國家也許不以科技先進做為主力發展,卻依舊是我們都耳熟能詳的地方,最典型的例子如宗教文化聞名於世的梵諦岡,或是以民族文化為人熟知的紐西蘭,以馬雅歷史文化引人入勝的墨西哥,可以說文化也是一種讓世界看見我們的軟實力。只是長期將族群、語言給單一化了的台灣,幾乎是忘記了我們這座島上曾經璀璨的文化,在這座南島語族的發源島上,我們竟然如此之晚才將各原住民族語言列為國家語言。

在韓國流行文化崛起以前,不曉得還有多少人記得台灣也曾是東亞地區的文化輸出國?台灣影視歌劇也曾經輝煌過,雖然往事已成追憶,但回望那個時期,便足以佐證在軍事經濟科技都不一定比人強的時代裡,們依舊對世界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和能見度,這些影視歌劇的出現更是有賴社會各種文化角度的碰撞,近年來《我們與惡的距離》、《斯卡羅》一反過去幾年台劇的頹勢,強勢輸出,紅到國外也風靡,前者需要社會對人文素養的充分討論,後者需要民族文化與歷史的記憶,這些都不是所謂「自然科目」、「理工科系」所能為我們帶來的,反之更是因為所謂人文素養、本土語言的人才逐漸投入,才有了今日再起輝煌的文化輸出。

▲ 《我們與惡的距離》、《斯卡羅》等台灣電視劇風靡國內外,而要製作出這樣成功的電視劇,需要有充分的人文素養。(圖/CatchPlay提供)

人才沒不見 得到更均勻分配

人才並沒有因為教改不見,也沒有因為本土語言或其他人文素養擠壓自然科學而消失,而是在更加適性揚才的教育中被更加均勻的打散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我們當然無比肯定這些年來在理工領域帶給我們科技優勢,為了讓我們的半導體等產業有著極強的競爭力而付出的人們,但是國家競爭力的重擔,我們不能也不該只讓單一產業扛起,因為唯有多元,才能更加韌性的面對我們所未知的未來。

熱門點閱》

►理科課太少讓學生能力退步?本土語言可與英語協力充實國力

►英語和國家競爭力不能畫等號?多學本土語言是救你還是救台灣?

►英語與國家競爭力不能畫等號 多學本土語言救台灣

►請放過孩子! 台灣需要的是產業競爭力 不是本土語言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