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重口味」成會考作文題目 資本主義與民粹主宰社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在資訊如潮水洶湧、龐雜像萬花筒,變化又快如閃電的時代,任何文字要冒出頭來,被讀者看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此,標題,也就是文字的頭臉,就非常重要了。

▲ 今年的會考作文題目,提供廣告文案、社群平台與報章雜誌等六個文字標題,要考生論述「背後的心理」,「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象」,並結合生活經驗、社會現象,寫下自己的觀察與看法。(圖/擷取自國中教育會考官方網站)

● 沈政男/精神科醫師

我來講一下今年的國中會考國文作文題目。我是《國語日報》藝文版專欄作家,曾獲二十項文學獎,包括時報、林榮三、梁實秋三大文學獎的散文獎。

請問上述描述,後面的寫作與得獎經歷如果不寫出來,跟有寫出來,對於你決定閱讀接下來的文字,或者選擇滑過頁面,有無影響?

標題,或者開頭的一段文字,功用與用意之一就在這裡,也就是吸引讀者願意繼續閱讀下去。

在資訊如潮水洶湧、龐雜像萬花筒,變化又快如閃電的時代,任何文字要冒出頭來,被讀者看見,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此,標題,也就是文字的頭臉,就非常重要了。

今年的會考作文題目,出得還不錯,有結合考生的生活經驗,也觸及了社會現象,但出題者強調了「背後的心理」,「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象」,對國中生來說就不是一件容易分析的事情了。

▲社群媒體為了點閱率,往往採用「重鹹」標題,以吸引讀者目光。(圖/免費圖庫pixabay)

以題目提供的六則標題文字來說,出題者說來自廣告文案、社群平台與報章雜誌,其實也可以分類成新聞標題、商品廣告兩大類,剛好各三則。

商品廣告就只有一個目的,也就是讓讀者願意掏錢,而新聞則是為了吸引讀者閱讀,進而訂閱媒體或付費,某部分來說也是為了錢。

其實標題的功用與所屬的文類,在這個時代,還有更多更多,比如選舉的文宣、機關行號的公文與布告、電子郵件的主旨,甚至是社群媒體裡的貼文,標題的擬定都很重要,也很有用處。

大家看我寫的臉書文章,是不是經常會下標題?(有時是刻意不下)除了吸睛,也有提綱契領、傳達主旨的意思,而後者,在以宣傳為重點的文字裡,比重就會下降了。

看到「前車這樣做」,大家都會嘀咕,到底是哪樣做,為什麼不直接寫明?就為了吸引你點進去看啊!

誰誰誰不直接說,標題就寫「那個男人」,然後更誇張的是,寫成了「辣個男人」,好像講話的人重感冒,發不出鼻音。

▲ 作者認為諧音哏算是比較低階的手法,但通常會有一定的效果。在台灣街道上,不時就能見到以諧音哏命名的商家。(圖/翻攝自「台南式 Tainan Style」FB)

「辣個男人」是一種諧音哏,「包糕粽」也是。諧音哏以喜劇手法來說,算是比較低階的手法,但通常會有一定的效果。

文字標題要吸睛,就跟其他東西一樣,不能是稀鬆平常,而是新奇的說法,因為人都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熟悉的就會打瞌睡。創造新奇效果的最方便手法之一,就是誇大,而誇大的數學意義就是強調極端值,什麼「國中生打趴五星飯店」之類,萬中選一、骨骼精奇,當然大家愛看。或者「百年大旱」,一百年才一次,當然大家會看一下。

日本人最擅用,而且最誇張,什麼「千年一遇美少女」,不過是一張角度剛好的美照而已。什麼「一期一遇」,不遇其實也不會怎樣。又有「一生懸命」,其實每天都在懸命。日本人也愛用魂、鬼、神這類民俗字眼來誇張形容商品,以前看了覺得很有意思,久了也是令人厭煩,從什麼「一針入魂」到什麼「一球入魂」云云,好像你的靈魂隨便都能進出一樣。

消費者難免貪小便宜,在這時代的修辭是CP值、性價比,於是「銅板價買熱門門票」就會引發興趣了。當今消費者也沒什麼耐心,於是講求速效,「十四天減脂十趴」就容易打動胖哥胖妹。

▲「訴求讀者的政治需求」是台灣特殊的下標題心態。如國民黨在2014年曾推出以中韓FTA為題材的競選廣告,煽動台灣人「好想贏韓國」的心理。(圖/截自YouTube)

出題老師沒有的提到的是,在台灣,很特殊的一種下標題心態是:訴求讀者的政治需求。你看當今報章雜誌的政治新聞,幾乎看不到什麼客觀精準的標題了,都在迎合讀者的好惡,或者諂媚社會氛圍,不然,你的新聞或評論就沒人看了。

還好,在這樣被鈔票與選票弄得烏煙瘴氣的時代與社會,還是有人不為名也不為利,更不隨波逐流,或者被風向吹著走,而是甘願守著精準、流暢、優美的文字,讓標題維持它原本該有的提綱契領、傳達主旨與引發興趣的功能,不偏不倚、不卑不亢,因為,重口味吃多了容易膩,清清淡淡才能成為大家的家常便飯。

這就是一個被資本主義與民粹政治穿透的社會,只有極少數人有抵抗能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沈政男」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沈政男專欄

沈政男專欄 沈政男

1968年生,台中市人,台大醫學系畢業,精神科醫師,曾獲時報文學新詩首獎、梁實秋散文首獎等二十項文學獎。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