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博/兩岸關係「暫擱一旁」,無望的「蔡習會」

▲習近平。(圖/路透)

▲▼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黃奎博/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外交系副教授。

3年前(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的「馬習會」,馬英九和習近平兩人在尊嚴、對等、暫時擱置爭議的前提下,進行了台海兩岸1949年分治以來破天荒的領導人會面。蔡英文與習近平想不想或能不能會面呢?

當時馬英九和習近平不展示國旗、國號、國徽等具有高政治敏感度的符號,互稱「先生」以避開各自的官銜,公開握手見面、個別發表談話,然後各自率領決策官員閉門會談,會談中分別表述對於兩岸的政治與法律觀點。

閉門會談後,雙方沒有簽署任何協議或宣言,先由中共方面當時的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主持記者會,習近平已離開會場,然後由我方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主持記者會,馬英九親自花了75分鐘、回答了51個國內與國際媒體的提問。當晚,雙方進行了晚宴,為了顯示對等,大家各自分攤餐費。

馬英九在搭機離星前,還在未事先公開的情況下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晤談,星國總理辦公室在晤談後立即公布了兩人的照片。

▲馬習會,馬英九與習近平的世紀之握。(圖/記者張一中攝)

民共政治接觸一定要有前提

無論台灣和中國大陸最高領導人當時會談的基礎是「一中原則」、「九二共識」還是「一中各表」,兩岸之間的高層政治接觸,確實有某種政治前提或基礎,不管是清晰的還是模糊的。民進黨政府所謂願意在不設前提之下與對岸接觸、協商的不切實際說法,只能在政治動員時騙騙搞不清楚的人。

別忘了民進黨政府和中共政府並沒有什麼互信,所以除非台海兩岸政府被足夠強大的外力脅迫,或者因為某種原因放棄各自的政治堅持,否則沒有前提的兩岸接觸在當前是「不可能的任務」。

應該問問,民進黨政府究竟有沒有意願跟中共接觸、協商,甚至來個「蔡習會」呢?這個國家的這個政府就像民進黨一樣,內部有鷹派與鴿派。從最近民進黨政府嚴管兩岸交流,以及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最近常常使用「中國」而非「中國大陸」、「中共當局」等較符合我國法律的名稱看來,鷹派勢力已然抬頭,否認「九二共識」和兩岸過去的政治互動基礎,繼續跟中共當局僵持下去的作法,恐怕是主流了。

等這次地方選舉過去了,看來民進黨氣勢不會高只會低,屆時還奢望民進黨透過兩岸和解以爭取原先非屬民進黨的總統大選選票,不顧急獨勢力對自己人二次執政卻無法邁向台灣獨立的不耐,則更屬奇想。

所以,管他南韓總統文在寅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今年已經見了3次面(「文金會」),管他互罵小火箭人和怪老頭的美國總統川普和金正恩正在規劃今年第2次的會談(「川金會」),也不要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齟齬甚久的習近平,上(10)月在北京進行了2012年以來第一次的雙邊峰會(「安習會」),更不要管川普與習近平「鬥而不破」,「川習會」即將於月底登場,民進黨政府似已對兩岸政治接觸冷處理。中共政府則是不動如山,大概已判定蔡英文政府就是搞「去中國化」的台獨,因此逕自對台展開軟硬兩手的統戰與威逼策略。

蔡走向兩岸僵局傷及台灣底氣

有人說,前面提到的例子,都是在承認對方是主權國家的前提下才可能發生的,台海兩岸不適用。台海當然不能全部移植南北韓、北韓與美國、日本與中國大陸等和平談判、友好協商的經驗,因為台海這個一小一大、一弱一強、一方沒有超級大國明顯力挺卻可以僵持這麼久的案例,在國際間確實罕見。可是,仍然要從中學習的是,衝突各方如何打破僵局,至少在表面上願意透過協商解決棘手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馬習會」不是解決兩岸問題的萬靈丹,但它跟「文金會」、「川金會」、「安習會」一樣,都是在尊嚴、對等、暫時擱置爭議的前提,還有共同政治訴求或願景之上,和平協商、各取所需、緩解衝突的示範。這是明眼人都知道的事。

面對當前的兩岸僵局,中共對台軟硬兼施似乎略有效果,而民進黨政府不僅是傷到自己的執政基礎(許多民調顯示對其兩岸政策的不支持),更傷到了台灣的底氣(包括了對外政治、經濟空間的維持與拓展,以及國家認同與社會團結)。

這樣下去好不好?該怎麼辦?兩岸之間尊嚴、對等、暫時擱置爭議的協商有那麼難嗎?蔡英文應該不要再模糊以對,給個較明確的答案吧!

熱門文章》
►種族仇恨犯罪連環爆 不只是川普的錯
►中華民國「最小化」能避就避
►蘇啓誠走後的省思:國內因素已明顯羈絆了外交打拚
►蔡英文出訪背後的外交困境

►看更多【黃奎博】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責任編輯:蔡易軒)

黃奎博專欄

黃奎博專欄 黃奎博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外交系副教授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