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川=挺中?美國自由派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

● 作者/US Taiwan Watch: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14日宣布,將「暫停」(halt)給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經費,直到調查結果出爐。

美國每年大約編列4-5億美元,佔世衛預算的15%左右。注意,halt是「暫時凍結」的意思,主要意味是給予警告和施壓。halt並不是撤回,也不是取消。

依本站習性都會把文章寫太長,我們先簡單列幾點摘要:

1. 川普的大動作批判中國和世衛,當然是有「轉移焦點」的目的在。

因為美國疫情失控,而把責任歸在世衛(和中國)身上。

2. 世衛當然是必須要為全球疫情失控負責任,這也是毫無疑義。

世衛的失職主要是對中國的資訊照單全收,不過,世衛組織失去威望由來已久(而且又是跟中國有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3. 美國這幾年來對於中國觀點的辯論,以及政治意見的「兩極化」,也是造成這波疫情爆發、政府反應緩慢的主因之一。

▲ 美國總統川普4月13日出席疫情記者會,火氣很大。(圖/路透)

以下讓我們稍微多談一些。

1. 川普轉移焦點

美國聯邦政府雖然啟動防疫的時間不算晚,但是在決策上反覆,也無力解決聯邦和地方之間的矛盾,加上川普決策風格一向都不太尊重專家,所以好幾點因素加起來,導致美國疫情大爆發。(例如華郵這篇報導的整理→連結

從美國各地的確診數目和死亡人數來看,疫情是完全失控的,所以川普當然是需要做一些可以轉移焦點,或是將責任推給別人的事情。

世衛看起來是主要目標之一(也的確是因為世衛責任重大)。先前川普曾經主打中國為目標(主要是回應中國外交部把病毒起源講說是美國陰謀論),最近幾天比較少,但以他多變的個性來看,之後怎麼樣還很難說。

(台灣人們每天看著陳時中部長們的團隊,按著耐心解釋記者們大大小小的問題,然後還戴粉紅色口罩回應小朋友的性別偏見,應該很難想像川普每天開記者會然後跟記者吵架……)

2. 世衛失職

關於世衛如何失職,已經有很多篇優秀的專題報導,例如英國衛報的這篇文章(連結)。

這裡我們很簡單地摘要一下。

世衛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國際組織,疾病是無國界的,需要各國共同努力對抗。從成立以來,世衛最大的成就包括:消滅天花、黃熱病和對抗重大傳染病等等。然而,它常被批評太官僚、反應太慢。

1998年,前挪威總理布朗蘭(Dr Gro Harlem Brundtland)當選祕書長,她是位非常有影響力的祕書長,努力於建立建立廣泛的人脈,醫療支持和通報系統。

2002-2003年左右遇到SARS爆發,當時WHO的預警系統很快,而且祕書長一直叫中國公布資訊,旅行禁令很快頒布,即使很多國家認為這樣會影響經濟,但祕書長很堅持原則。

▲作者認為,WHO的行事風格到2007年發生轉變。圖為新冠肺炎北京機場人潮。(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WHO最大的缺陷就是對各國的約束力很低,就算各國不理會WHO建議,也不會怎麼樣。事實上,各國往往也會對於那些要關閉邊界、頒布旅行禁令等方式感到反感,因為會影響經濟。

先進國家尤其反對世衛的一些預防傳染病,而加強邊界管理的措施,所以祕書長的態度和手腕就非常重要。

布朗蘭是位以個性鮮明著稱的外交家和政治家,她面對傳染病的態度就是要「超前佈署」。在SARS危機中,她不斷呼籲中國「let us come in as quickly as possible !」也因為如此,各國也很快動起來。

然而,這個很有自信、很快速行動的WHO,到了陳馮富珍(中國香港籍)於2007年接任祕書長之後,就慢慢改變了。

一方面是因為經費不斷下降,一方面是她想要把WHO當成一個「非政治」(apolitical)的詢諮機構,所以面對危機往往反應很慢,不願意宣布成緊急事件和流行病。

她認為,各國應該要為自己國民的健康狀況,擔負更多的責任,而非由國際組織來進行。

▲作者認為,WHO沒有積極面對2014年伊波拉病毒危機。(圖/路透)

2014伊波拉病毒的爆發,完全曝露出世衛在這樣子領導風格下的大洞。WHO不再像以往那樣子積極面對危機,也不再堅持原則。

伊波拉病毒危機,後來是由美國和幾個國家佈署軍事人員進去幫忙。總共死亡人數超過一萬人,而且集中在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等國家。後續影響包括多國的醫療系統大崩潰,以及世界的恐慌。

從伊波拉病毒危機當中可以看到,世衛對自身的組織能力、威望、認知,幾乎已經完全失去了當年SARS事件當中的那個積極的世界公共衛生健康守護者的角色。

而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當中,中國在最初的兩週,明明已知新型病毒在傳播,世衛卻幾乎什麼都沒做。中國12月31日知道狀況,但一直到1月12日才公布訊息,而且從一開始的數目就完全錯誤。

1月中,中國拒絕WHO派人到武漢。1月28日,譚德塞和習近平見面,然後稱讚中國做得很好。

1月30日,世衛拒絕宣布緊急事件。2月8日,中國才同意WHO派人去看。2月底,世衛專家團去中國考察完,說中國做得非常好,專家團(就是接受專訪聽到台灣就斷線的那位)說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英國衛報下了一個小結:「譚德塞從來沒有做過任何一件,可以等同於當年布朗蘭敦促中國做的事」(Tedros has never come close to doing what Brundtland did and calling China out.),而這造成了全球疫情大爆發。

接下來衛報的報導花了一段篇幅談譚德塞過去從政的紀錄。簡單來說,就是爭議不斷,受到衣索比亞人民的抗議不斷。這邊我們就先省略。

然後談到的是,國際政治、各國的國內考量,本身也是造成危機的原因。世界各主要大國其實已經對國際組織失去信任、且不用心經營許久。

大家愈來愈不理會WHO,也愈來愈不捐錢讓WHO做事,然後又不理會WHO的意見。例如在這次,即使譚德塞在拖延許久之後,好不容易宣布了全球緊急狀態(emergency),然後後來又宣布全球大流行(pandemic),目的是要叫各國趕快行動,但很多國家置之不理。

所以說,現在這樣的狀態就是一個長久以來的累積。世界各國對國際組織不太用心,而國際組織本身又有許多失職之處,兩者就互相影響並加深原有的洞,洞就愈來愈大。

▲ 英國衛報指出,WHO秘書長譚德塞(左)沒有做過任何一件,可等同當年布朗蘭敦促中國做的事。(圖/路透)

3. 美國政治環境的兩極化

川普上台後大力改變美國對中政策,傳統上比較親中派、國際建制派的人們,多半傾向大力反對太「激烈」的改變。但因為川普本人風格鮮明,且言行太多爭議之處,也讓美國政治氣氛愈來愈極化。

到底要不要相信世衛、到底要不要相信中國?這樣的議題往往就變成「挺川」與「反川」之間的口水戰,而失去了認真討論的空間,一切就變成大混戰。

對台灣來說,這其實是很傷腦筋的事。台灣議題固然有獲得許多跨黨派人士的支援和聲援,但在輿論反應方面,幫台灣講話的立場最堅定、最頻繁的人們,卻也是美國一般認為最保守、最鷹派,也往往不乏爭議的人物(例如Fox電視台的主持人)。

不過,在立場鮮明的自由派媒體上(例:The Atlantic),近來也已經有愈來愈多篇文章跟大家說,不要因為反川而站到中國的一方,不要因人廢言而否定川普對中國的攻擊等等。

但是,主流的、多數的自由派媒體和重要政策圈菁英們的看法,似乎是有點因為川普的激化而更加極化。對自由派來說也是有些進退維谷,因為批評川普之餘,很容易就變成站在中國那一方。

川普剛宣布的暫停經費原因是:世衛給予全世界錯誤的資訊。這本身應是事實無誤,但因為是川普講的,接下來大概也會有不少的反作用力。

這就是當今疫情爆發之下的美國政情奇特之處。

▲ 林書豪轟川普改講稿硬說中國病毒。(圖/翻攝自IG/jlin7)

自由派反歧視 反對稱「中國病毒」

承上,最後再講一點跟「庶民」們比較相關的。許多美國保守派人士對少數族裔相對比較不友善,而自由派/進步派陣營們,為了減少歧視的現象,往往會比較要求「政治正確」,避免歧視用詞,當然也要避免攻擊中國,他們的目的是要減少對「亞洲人」的歧視。

在加州這樣子自由派大本營長大的林書豪,他在這波疫情當中發表的觀點就是這類的代表。

在台灣的人們必須要了解,為什麼在美國的台裔、華裔人士會把焦點放在「反歧視」,這也是美國政治和社會的特別脈絡。他們反對攻擊中國,不是出於國安和地緣政治上的理由,而是出自自身成長經驗。

不過大家也是要很小心解讀各種言論,因為「中共」的論述方式,往往是把「攻擊中共」直接等同於「攻擊中國人、亞洲人」,然後叫大家不要歧視。

這種辯解方式最新力作就是像譚德塞那樣,把人們對他的失職上綱到「種族主義攻擊」。

再講白一點,呼籲「反歧視」是應該的,但在人們指責中國做錯事時,講說這叫做「歧視」或「反中」,是完全錯誤的。 

熱門點閱》

►  蕭徐行/川普炮打WHO 藉「反中」反轉連任頹勢

►  趙曉音/蒸口罩有用?台灣正上演國王的新衣

►  吳崑玉/譚德塞引眾怒 預示大外宣終將失敗

►  遼寧艦繞台》梅復興/誰最有資格「勿謂言之不預」通牒台灣?

►  為何蝗災的蝗蟲,連鳥都不敢吃?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 US Taiwan Watch: 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點此投稿或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