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冠宇/長新冠後遺症 年輕人睡眠縮為2-3小時

我們想讓你知道…美國有些官方說明看起來就沒有在管3個月前或3個月後定義,這份刊登於《BMJ》的英國Delphi也沒有提及這件事,只有強調持續時間。

▲長新冠的定義有很大的歧異,WHO則指出,確診後有症狀干擾日常生活、持續12週(3個月),即是「兒少長新冠」。(圖/達志影像)

●姜冠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內科專任主治醫師

兒童青少年的「長新冠」研究定義:

WHO收集兒童青少年發生率、病程和治療後續資料後指出,確診後有症狀干擾日常生活、持續12週(3個月),即是「兒少長新冠」。在此之前,長新冠的定義有很大的歧異,各項論文都有1%~51%不等的數字。

我們來看這定義被決策的過程。120名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分為三組,根據過去的文獻,共提出49條相關陳述,並進行下列三個步驟,完成⼀階段後,於4月刊登於《BMJ》(英國醫學雜誌),相關資料如下:

在第⼀階段,參與者根據⾃⼰的觀點,對每個陳述進行評分。 根據參與者認為的重要性,從1到9,對它們進行評分。 1-3 分為不重要,4-6 分為重要,7-9 分為⾮常重要。 如果他們認為⾃⼰沒有⾜夠的專業知識,可以選擇「不知道」。

在第⼆階段,參與者看到組內總得分和中位數,並給予機會修改,表⽰參與者可以參考其他人如何對每個陳述進行評分,如果他們願意,他們有機會根據這些信息修改原本的分數。

在第三階段,最後的修改及發表評論,參與者被展⽰了所有三個⼩組對各項總得分和中位數,他們再次有機會修改他們的分數。 參與者有機會對陳述發表評論 在此階段,共有10項聲明在共識會議上進行討論。 最後再交由有客觀上,有體驗過長新冠的11~17歲青少年審查通過。

兒少長新冠症狀

這被稱為「Delphi」決策模式,透過三次專家共識會議,我們得到了高度共識的定義。兒童或青少年出現以下症狀(其中⾄少有⼀種是⾝體症狀)的情況:

1.確診後,症狀持續或發展,不能用另一種診斷來解釋。

2.影響他們的⾝體、⼼理或社會福祉。

3.已達到⼲擾⽇常⽣活功能(例如,學校、⼯作、家庭或⼈際關係)。

4.確診後⾄少持續 12 週(即使症狀在此期間有增有減)。

▲什麼是「長新冠」? 症狀會持續多久? 專家曝「4種人」受影響最大。(圖/潮健康授權提供)

歐美長新冠研究著重在「持續時間」 台灣首波族群8月才會出現

不過這一篇,是去年11月底送件,今年2月審核通過,4月刊登 所以應該還沒看到Omicron相關後遺症/長新冠會帶來的改變。至於成人長新冠,目前依照WHO和我們疾管署所列的定義,是3個月後、持續至少2個月的症狀,不能由其他病因解釋者。而美國有些官方說明看起來就沒有在管3個月前或3個月後定義,這份刊登於《BMJ》的英國Delphi也沒有提及這件事,只有強調持續時間,但是這是研究定義,應該跟臨床定義有一些區別,所以台灣目前出現在追蹤門診的成人,至少都是後遺症,真正要達到長新冠定義的首波族群,至少是在今年8月之後才會出現。但是在新冠追蹤門診中,就有不少青年、青少年來掛診,其實新冠追蹤門診若不是近期納入出院長者,絕大半都是年輕人與青少年。之前有分享過,已經重干擾他們的睡眠和生活表現,而且每個來掛診的年輕朋友都有回報睡眠縮為2~3小時,但是也有少數很快就恢復的案例,說是4月確診,不到兩個月就復原了,這應該僅是後遺症,也許未來在年輕族群之間,會適用修改後的定義。長新冠的研究非常複雜,台灣是首當其衝,接受共存後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不過在去年就有新冠整合門診的概念。

我認為如果預期族群多起來,不要傻傻的都以「紙本問卷」做評估,應該要更有效率的電子化評估,調查這些複雜症狀,因為要注意力受損的後遺症/長新冠的病人們完成這些紙本問卷,也真的很難為他們,長新冠/後遺症,還需要我們更多綜合跨專業的研究。

熱門點閱》

►帶領勇士重返榮耀 Curry全票獲FMVP當之無愧

►左余謙/恩恩案陷僵局 恩恩爸訴諸司法才是正辦

►藍調》我們是為幸福而生 東昔幫玉冬圓夢弄哭韓網 

►姚孟昌/紀念謝緯 一起甘願做憨人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姜冠宇醫師 Pro'spect。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姜冠宇

姜冠宇 姜冠宇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主治醫師。從醫學院畢業後,經過兩年的外科專業訓練,為了探究更多醫學治療的難題,決定再接受內科專業訓練,現今為整合醫學照護科的主治醫師。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